<p class="ql-block">5月9日早晨我们从马德里车站乘坐高铁去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 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两个多小时车程 到达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地区的语言和文字是加泰罗尼亚语。它和西班牙语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在车站内先购买和充值三个人的乘车卡。</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这座城市作为旅游胜地,全世界人对他的向往,至少对于中国游客的吸引力应该说是大于马德里的。所以他不是因为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而恰恰相反,他就是他自己,不想依托于马德里的加泰罗尼亚的巴塞罗那。</p><p class="ql-block">现在 几乎每天有两个航班从中国飞巴塞罗那,北京和上海。所以在巴塞罗那看到的中国人比马德里多,尤其是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的老城设计者塞达。1859年城市扩建,他提出了著名的网状布局设计方案。每个街区为八边形,看上去整整齐齐就像棋盘格子,旨在改善城市通风采光交通等,这种设计尽可能地体现了社会的平等以及对公共福祉的关注。体现不分阶层不分权利和身份,共享阳光和绿地甚至医疗教育商业等资源的美好愿望。至于现在是否达到当初设计者塞达的初衷,那就只有政府和人民心里最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张图片,感觉有强迫症吗?</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预约好的“桂尔公园”。</p><p class="ql-block">从侧门(西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桂尔公园是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伟大的建筑艺术天才安东尼•高迪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在巴塞罗那这座旅游城市,高迪的建筑作品可以说是巴塞罗那的灵魂,这座城市有九座世界文化遗产建筑,而高迪的作品独占七项。除了那个“不知何时才能竣工”的高端烂尾楼——圣家族大教堂、我们约好要去看的桂尔公园巴特罗之家以及米拉之家文森特之家等,高迪用他特有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天才的视角打造出了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向全世界游人推出的旅游宣传是“高迪之旅”。</p><p class="ql-block">高迪(1852~1926)在高迪去世将近一百年的今天,我来到巴塞罗那,循着高迪的创作之路追游过去。</p> <p class="ql-block">观景平台。看到对面的大海那是地中海,看到对面的“圣家大教堂”,是高迪毕生心血之作,至今尚未完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桂尔公园曾是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的社区旧址,最初是规划为高级住宅区,但最终只完成了门房、中央公园、高架走廊和几个附属用房等“公共设施”部分。1922年,巴塞罗那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喷泉:公园中共有三座造型独特的喷泉,表面均采用马赛克瓷片拼成,色泽艳丽而造型生动。其中最著名的是“高迪龙”,它是桂尔公园最著名的地标,兼具排水功能。</p><p class="ql-block">• 百柱厅:由86根多立克柱式柱子支撑,原本是一个市场,具有导水泄洪的功能。立柱支撑起的波浪型屋檐覆有马赛克瓷砖装饰,屋顶上还有精彩的马赛克圆盘装饰。</p><p class="ql-block">• 观景天台:有堪称世界第一长度的座椅,用石砌成,形似波浪蜿蜒曲折。表面用马赛克碎片随意拼贴,图形各异且隐含寓意。长椅根据人体力学设计,让人坐在上面感到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 斜柱高架廊:公园中有很多路段会出现如同自然洞穴似的斜柱高架廊,有的分为上下两层。其廊柱多为斜立,看似随时将会倾覆却已坚固屹立了近一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桂尔公园著名的“大蜥蜴”</p> <p class="ql-block">门卫楼和礼宾楼是当初第一期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先生大约十年前来过桂尔公园,这次再留下一张相同位置的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桂尔公园那绵延的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长椅,那倾斜生长的森林大树,那趴在水池上顽皮的大蜥蜴,就像是高迪引领我们游玩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逛了一圈桂尔公园,刚好从正门走出来。</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预约好的巴特罗之家,继续欣赏高迪设计之魔幻。</p> <p class="ql-block">建筑外观宛如一幅抽象的海洋生物画卷,墙面由蓝色和绿色的陶瓷碎片拼贴而成,形似波光粼粼的海面,阳台则像一个个面具,突出的装饰构件犹如动物的骨骼,整体呈现出独特的仿生形态。</p><p class="ql-block">设计不同于传统建筑的方正结构,而是运用了大量不规则的曲线和有机形态,使建筑外观充满动感与活力,仿佛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家的周边邻居建筑都不好意思“不好看”🤭</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家门票不菲,向高迪致敬是需要真金白银表诚意的。进门给你所需要语种的讲解器。其实这东西有利有弊,听讲解与拍照欣赏总是不容易兼顾。</p> <p class="ql-block">在巴特罗家会客厅每人赠送一杯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不同楼层的不同采光效果</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之家的建筑风格属于新艺术运动流派。强调自然主义,主张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运用有机形态和曲线来塑造建筑与物品,反对传统装饰艺术中的直线和几何形状。巴特罗之家在设计上大量运用了曲线,其装饰细节有马赛克镶嵌、铁艺装饰等,都具有新艺术运动典型的精致、自然且富有动感的特点,展现出自然主义与装饰性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采光天井,空间色彩形状和光线有机地融合为一体。</p><p class="ql-block">达利曾经说过“高迪依照大海的形状建造了这座宫殿,展现了暴风雨中的波涛汹涌的景象,生动刻画了日暮时分云彩在水中的倒影,以及各种形状的大海:波涛舒展的大海,潮汐涌起的大海,水波不兴的大海,波光粼粼的大海,水面被风吹皱的大海”。</p><p class="ql-block">总之 巴特罗家就是一个海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 这建筑每一处细节的精致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p> <p class="ql-block">这把椅子是高迪设计的。不过放在这里可以让游客坐,可能就是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几D的影片呢,看起来挺魔幻的。</p><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高迪作品元素的大融合吧,我在这里还看到了有圣家堂有巴特罗家还有米拉家……</p> <p class="ql-block">室外可以上到楼顶参观,我们没去。</p> <p class="ql-block">走出巴特罗家时候已经暮色降临。想等一等天色完全暗下来,巴特罗家的建筑外面有没有灯光秀,但是一来不确定二来要等天色完全黑下来恐怕还要再等较长时间,我们没等。</p><p class="ql-block">路的对面走不远,就到了米拉家。这里是高迪的另一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照片,大致可以看出巴特罗家的外景灯光秀的样子。但不知道今天晚上会不会有如此漂亮的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此时为闭馆休息时间,我在外面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米拉家此时也没有合适的中文讲解参观时间段了,我们没进去。</p> <p class="ql-block">米拉家也是西班牙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这又是一尊波浪型的曲线石头艺术品,外面也是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有动感。而且还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屋顶上有一些奇奇怪怪充满动感的大大小小精灵雕像,高迪的这些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奇思妙想,他们兼具烟囱和通风管道的实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建筑立面的铁艺阳台,那一条条扭动的曲线如同一串串铁花的绽放,精致柔美且又耀眼张扬。</p> <p class="ql-block">告别米拉之家,期待着第三天去看约好票的“圣家族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街头看个热闹,不知道他们这是什么活动。🤭</p> <p class="ql-block">晚餐</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城市不是太大,旅游观光主要集中在哥特区。在这个老城区 一条“兰布拉大道”以及周边就是最主要的集中打卡观光景点。兰布拉大道的一头是加泰罗尼亚公园,另一头是站立着哥伦布雕像的海边,这里是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加泰罗尼亚广场</p> <p class="ql-block">鸽子 有时很喜欢站在广场的雕塑头顶上。</p><p class="ql-block">那么请问现在站在我的头顶上是什么意思?我看起来像雕塑吗?🤔看来这鸽子也和西班牙人一样只是热情好客呢。</p> <p class="ql-block">兰布拉大道街景</p> <p class="ql-block">T熟悉的音乐唱片曲谱和书籍的品牌店,这是找到它的故乡了,于是购书以外又和店主攀谈些许。</p> <p class="ql-block">它家又是一个“百年老店”。👍</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波盖利亚市场</p> <p class="ql-block">街边 某演出剧院</p> <p class="ql-block">网红糕点店(百年老店),每一家百年老店都是巴塞罗那的骄傲。</p><p class="ql-block">正在装修门面。</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巴萨运动品牌店</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是做什么专题泥塑的,自己看。</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主教座堂,是巴塞罗那市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主教堂始建于1298年,由加泰罗尼亚国王雅克二世奠基。整个建筑的建造过程持续了数个世纪,直到19世纪才基本完成。这座教堂见证了巴塞罗那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主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具有高耸的尖塔、飞扶壁、彩色玻璃窗和精美的雕刻装饰。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对宗教建筑的追求,强调垂直感和光线的运用。</p><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有五条走廊,中央走廊的穹顶高度达到44米,显得格外宏伟。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色彩斑斓,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教堂内部,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主教堂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的一个网红打卡点——吻墙。</p> <p class="ql-block">吻墙是为纪念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加泰罗尼亚的战败300周年而创作。它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提醒人们加泰罗尼亚曾经经历的苦难,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吻墙由4800张全国征集来的照片烧成瓷砖拼接组成的图案,代表着“自由的瞬间”。它象征着爱、和平与自由,体现了加泰罗尼亚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与情感的崇尚。</p><p class="ql-block">吻墙作为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加泰罗尼亚文化认同和自由精神的象征,鼓励人们在个体与集体记忆中寻求归属感,也展现了巴塞罗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浪漫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吻墙成为巴塞罗那情侣们表达爱意的浪漫地标,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它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和冰激凌比起来,其他甜品都黯然失色。</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是要把欧洲各色冰激凌吃个遍的节奏吗!它没有辜负我们的热情与信任。🍨🍧🍦</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市政厅和加泰罗尼亚政府宫面对面。</p> <p class="ql-block">加泰罗尼亚政府宫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410年左右,最初是为了加泰罗尼亚议会而建,是欧洲最早的议会大楼之一。大门上方装饰有圣乔治屠龙雕像。</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建于14世纪晚期,圣若梅广场面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朝向市政街的立面为哥特风格。</p><p class="ql-block">市政厅不仅承担着政府办公职能,还定期向公众开放参观,让游客在这里了解巴塞罗那的历史和文化,真是很亲民的。</p><p class="ql-block">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更亲民了。我们看到这么多人围在市政厅门前,个个穿着端庄典雅 显得整洁高贵,我还以为是政府机关搞什么活动呢。观看了一会儿才发现,这里正举行一场婚礼。感觉是不是很亲民呢。</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的叹息桥</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由高迪的弟子设计,建于1928年,是一座新哥特式桥梁,连接加泰罗尼亚政府宫和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网红店 蜡烛🕯️</p><p class="ql-block">百年老店</p> <p class="ql-block">网红店 刀具✂️</p><p class="ql-block">百年老店</p> <p class="ql-block">这也算是街头的行为艺术吧。</p> <p class="ql-block">路边,巴塞罗那某诗社,成了几个小孩的临时足球场。几个孩子踢得有模有样,个子最小的是个女孩子,动作娴熟,仿佛在提醒着我们,这里就是西班牙就是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巴塞罗那的凯旋门。</p><p class="ql-block">在欧洲在西班牙凯旋门很多,几乎都是为了某一场战争胜利而建的纪念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的这座凯旋门不是,它是为1888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而建,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入口。它象征着进步、文化和经济发展,被西班牙政府视为19世纪贫穷的结束,迈进20世纪小康和富裕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拱门主体用红砖砌筑,造型华丽,装饰丰富。门楣上刻有“巴塞罗那欢迎各国”。</p><p class="ql-block">拱门两侧有象征艺术、贸易和农业的雕塑。两根雕刻着蝙蝠形象的柱子是国王豪梅一世的徽章,顶端有西班牙49个省的徽章和巴塞罗那市的徽章,塔顶12尊女性雕像代表荣誉与声望。</p><p class="ql-block">凯旋门是巴塞罗那热门打卡地和文化活动聚集地,也是通往城堡公园的主要通道。它见证了巴塞罗那的发展,是城市开放精神的象征,周边常有市集、节日庆典和街头表演。</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前有很多人围在一起像是演唱联欢活动,我们被歌声吸引过去,分享他们的欢乐。渐渐发现他们的活动主题可能是和保护小动物相关。这里小狗🐶应该是主角。</p> <p class="ql-block">隐藏在小巷深处的毕加索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博物馆位于巴塞罗那老城区的蒙卡达街,由五座中世纪宫殿组成,这些宫殿始建于13至14世纪,整体呈现加泰罗尼亚地区哥特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毕加索与巴塞罗那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他在这里度过了青年时期,并完成了艺术生涯的重要转变。博物馆的建立源于毕加索的好友的提议,并按照毕加索的意愿选址。博物馆于1963年正式开放,最初馆址位于蒙卡达街15号的“Aguilar宫殿”,后来随着藏品的增加,逐步扩展到相邻的四座建筑。</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收藏了超过4200件毕加索的作品,包括绘画、素描、版画、陶器等。馆内展品按时间顺序分为早年时期(1890-1897)、求学时期(1897-1901)、蓝色时期(1901-1904)、粉红色时期(1904-1906)等。其中,毕加索的《第一次圣餐》(1896年)和《科学与慈善》(1897年)是馆内的早期代表作。</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毕加索对西班牙画家委拉斯盖兹的《宫中侍女》进行的再创作,他共绘制了58幅油画,这些作品完整保存在馆内三间展厅中。</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经过多次整修,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博物馆内部的庭院、华丽的墙壁和窗棂,都展现了巴塞罗那丰富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10月25日,逝世于1973年4月8日。他是现代艺术的开创者,对20世纪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科学与慈善》(1897年)早期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委拉斯贵兹的《宫娥》画作,毕加索居然二度创作画了58张作品,也是太佩服太佩服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天才的天赋与极致的勤奋相遇,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毕加索给了我们答案。</p><p class="ql-block">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而毕加索用疯狂的勤奋努力把这碗饭做成了“法国大餐”。</p><p class="ql-block">如果和穷困潦倒的梵高相比,毕加索是幸运的,除了时代的进步,还有就是毕加索用他生命的长度和永不停歇的耕作汗水让他活成了20世纪现代艺术最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博物馆附近的一家餐厅,内部装饰既像书店又像酒吧,氛围感拉满。</p> <p class="ql-block">这天刚好有球赛,欧洲杯皇马和巴萨的决赛。</p><p class="ql-block">无论赛事多重要,西班牙球迷都不能坐在家里看球赛,因为他们的电视不转播,大概是不想买转播权吧。球迷们都习惯地集中在酒吧里边喝酒边看球赛。这个可比我们差太远啦,我们央视场场不落都转播的。央视是怕我们球迷太多酒吧不够用从而耽误我们学习欧洲球技呀。</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到了约好票的时间可以看圣家堂了。</p><p class="ql-block">参观圣家堂应该是每一位来巴塞罗那旅游者的第一打卡地吧。它是高迪之旅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圣家族大教堂是安东尼·高迪的杰作,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202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虽尚未完工,但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被广泛认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立面 耶稣诞生面(进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慈善之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 生命之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3. 童贞圣母玛利亚的加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4. 天使报喜 星座和伯利恒之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5. 天使报佳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6. 耶稣诞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7. 耶稣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8. 前来朝拜的东方三博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9. 前来朝拜的牧羊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0. 约瑟柱 玛丽亚和海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1. 希望之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2. 蒙塞拉特山和圣约瑟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3. 玛丽亚和约瑟的婚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4. 约瑟和耶稣一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5. 希律王屠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6. 埃及避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7. 信仰之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8. 麦穗 上帝之眼 圣母无原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9. 献给上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 玛丽亚拜访伊丽莎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1. 耶稣讲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立面 耶稣受难面(出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 青铜大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 最后的晚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3. 犹大之吻与幻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4. 受鞭笞的耶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5. 耶稣受难现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6. 耶稣的葬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7. 耶稣升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8. 十字架耶稣之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9. 命运之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0. 彼拉多审判耶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1. 想要洗手的彼拉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2. 维罗妮卡的面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3. 耶稣衣服的归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4. 彼得不认主</b></p> <p class="ql-block">南立面(未完工) 荣耀立面</p><p class="ql-block">2002年开始修建,是大教堂三个立面中的主里面,从这里可以直接进入重点。这一面展现耶稣成神升天的经历:死亡 最后的审判和耶稣在世界末日时的荣耀降临,而地狱则是留给那些违背上帝旨意的人的。</p><p class="ql-block">高迪制作了教堂模型,该模型在1936年被摧毁,但模型的碎片为立面的建造提供了基础。完工后 教堂入口前方会有两排15根立柱支撑,外侧7根其下方底部是七宗罪,上方是对应的七美德,在立柱的遮掩下隐约可见七扇青铜大门,分别敬献给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以及天主经祷词的七个诉求,这些天主祷词一共用了50种语言,其中尺寸最大的是加泰罗尼亚大区的本土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哥伦布雕像纪念碑位于兰布卡大道终点,是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886年,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他与巴塞罗那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纪念哥伦布的航海成就:哥伦布的航海开辟了欧洲与美洲的持续性接触,开启了欧洲探险和殖民的时代,对西班牙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座雕像象征着航海时代的辉煌,也体现了西班牙对哥伦布的敬意。</p><p class="ql-block">象征巴塞罗那的航海历史:巴塞罗那在历史上一直是地中海重要的航海港口,哥伦布的雕像也反映了这座城市与海洋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体现西班牙的民族自豪感:哥伦布虽然不是西班牙人,但他的航海成就与西班牙的支持密切相关。西班牙人将他视为改变了国家命运的英雄。</p><p class="ql-block">哥伦布雕像指的方向是地中海彼岸的非洲大陆而不是美洲。广场的北部是港口参观区域的起点,哥伦布正是从这个港口出发的。象征着哥伦布的航海梦想和冒险精神。大海是他扬帆出发的地方,也是他一生梦想的起点和归宿。</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塞维利亚大教堂看到为哥伦布举行葬礼的雕塑。塞维利亚虽然不是海港但是有河,也说是哥伦布航海的起点。</p><p class="ql-block">好吧,是不是西班牙只要有海有河的地方都是哥伦布航海的起点呢。怎么说都有理。</p> <p class="ql-block">这家海边的餐馆老板是中国人,浙江来的,在巴塞罗那二十年了。餐馆经营得很不错,和我们聊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沙滩</p> <p class="ql-block">三天巴塞罗那之旅结束,晚上乘高铁回马德里。</p><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巴萨引领的足球以及运动,让这座城市流动着新鲜的血液;老城区斑驳的城墙承载了历史的厚重;狭窄的石板小巷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高迪美仑美奂的童话世界展现着大自然的多彩和生命的蓬勃;巴塞罗那可口的海鲜美食让人记住那也是地中海的浪漫……</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毕加索再次让我知道艺术的力量与无穷,高迪让我懂得对大自然敬畏和师法以及对信仰的虔诚,哥伦布让我记住未知的世界未知的风险又能怎样,你只要把信念交给手脚,你只要行走在路上。</p><p class="ql-block">感谢巴塞罗那,这座“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与“万里挑一”甚至与“独一无二”相互碰撞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