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碑文”的由来(4)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宋代云胜隶书《新译三藏圣教序》,端拱元年(988)十月七日建碑,款署“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制“端拱元年岁次戊子十月甲寅朔七日庚申建,永兴军太壹山开利寺沙门臣云胜书并篆额”。序文并题署隶书凡16行,满行43字;碑尾隶书加刻立石人结衔姓名凡4行,字形略小,满行45字。</p> <p class="ql-block">所谓《圣教序》,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为佛经《瑜伽师地论》撰写的序文,全称《大唐皇帝圣教序》。而《圣教序碑》,则是指为这篇序言及当时身为太子的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刻立的碑石。</p> <p class="ql-block">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结束了18年的西行取经之旅,风尘仆仆回到了长安。玄奘起初西行时,并没有获得唐太宗的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但在他归来之时,太宗不计其过,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唐太宗对玄奘说:“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运。</p> <p class="ql-block">”随后,玄奘便在长安弘福寺开始翻译佛经。贞观二十二年(648),《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翻译完成,太宗皇帝在玉华宫召见玄奘时,他不失时机地请皇帝为这部佛经赐序,太宗欣然同意。这篇序言就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皇太子李治又作了《述三藏圣教记》。这便是“圣教序碑文”的由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