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护航教育未来,以“德”铸就师魂本色——广东省集团学校校长办学能力提升

华仔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年广东省集团学校校长办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进入第二天议程。今天的培训活动聚焦教师心理健康与师德师风建设两大核心议题,通过专题讲座与教育论坛的形式,为参训校长们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p> 上  午  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从"心"出发,赋能教育管理</b></p><p class="ql-block">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品超以《教师的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维护》为题,展开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关怀的讲座。罗教授指出,在信息爆炸与教育变革的双重压力下,人类正面临“认知超载、情感耗竭、价值困惑”的挑战。她通过生动的“压力信号识别图谱”,剖析了情绪波动、躯体化症状等心理预警信号,并强调“压力认知重构”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罗教授提出“压力思维三部曲”:接受压力的普遍性、转变对压力的看法、将压力能量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她结合“小白鼠实验”等案例,阐释了长期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给出实用建议:培养积极情绪(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强化社会支持(如维护亲密关系)、注重性别差异化的沟通策略。</p> 下  午  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以"德"为基,探讨教育本真</b></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部师德国培专家、《中小学德育》杂志副主编徐向阳的精彩主持下,《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追求》主题论坛正式开启。论坛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刘华杰博士担任学术指导,与中山市溪角初级中学李松龄校长、汕头市华侨试验区金湾学校谢少玲校长、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苏静校长等一线教育管理者,就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规则的边界在哪?</b></p><p class="ql-block"> 论坛以"学生染发冲突"这一典型教育案例切入,引发对教育规则本质的思考。“规则基于原则,为了孩子的成长,在特殊的时空规则可以让位于原则。”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教师是人还是神?</b></p><p class="ql-block"> 通过“引产的女教师”案例,大家讨论了“教师是否应被神化”的问题,诚然,教师职业确实具有神圣性,但首先必须承认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基本权利。我们追求教育的神圣,但不能以牺牲教师的基本人性为代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师德与师能孰重?</b></p><p class="ql-block"> 在"四有好老师"评选标准的讨论中,大家得出的共识是:师德与师能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真正的师德必然外化为教育能力,而卓越的师能也需要高尚师德的引领。</p><p class="ql-block"> 论坛采用"案例剖析+观点交锋+专家引领"的创新形式,充分激发了与会者的思维碰撞。</p> 结  语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通过心理学理论与师德实践的跨界对话,为校长们提供了“护心”与“铸魂”的双重指引。罗品超教授的心理调适策略与徐向阳主编的师德建设智慧,共同勾勒出“以心育德、以德润心”的教育管理新图景。参训校长纷纷表示,将把今日所学转化为校本实践,为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