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润心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支融合‘学科导师+技能达人’的跨界团队,他们教会孩子播种希望,他们带学生烹制成长的滋味,他们用沾满粉笔灰的手,托起千万双沾满泥土的小手——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有汗水、有笑声、有生命力的人生课堂!</p> <p class="ql-block"> 小学部劳动教研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生活+学科+创新’三维劳动课程体系,通过教研赋能、项目实践、家校协同,助力学生形成劳动素养。为深入贯彻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我校积极开展"五育和合"劳动教育实践,<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学期聚焦</span>"植物种植+烹饪体验"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孩子们既能在"一米菜园"中学习播种收割,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生命教育;又能在手作工坊开展编织创作,提升审美素养;更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这种融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创造、个体实践与团队协作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出力流汗中强健体魄,在问题解决中锻炼思维,在成果分享中陶冶情操,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目标。</p> 教师行动以研促教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集体备课,都反复推敲教学环节,每一次课例研讨,都力求融合学科知识。课堂上,他们大胆创新——从《家务劳动》到《节气厨房》,把劳动课变成“生活实验室”;从《植物种植》到《非遗传承》,让劳动教育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一份份详实的教学设计,是智慧的结晶;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例,是实践的升华;一件件学生的手工作品,是成长的见证。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深化劳动教育的实践道路上,我校劳动教研组的教师们始终以专业为底色,以创新为笔墨,在省市各级教学舞台上绽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刘佳妮老师参加太原市小学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与“精致课堂”大赛。所执教的《环保袋制作》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实践课。孩子们的巧手改造,变身成为一件件实用又时尚的环保手提袋孩子们运用裁剪、缝制、装饰等劳动技能,将废旧布料重新赋予生命,每个作品都独一无二,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目标。我们看到了劳动教育与环保理念的完美融合,更看到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的成长与快乐。</p> 学生实践收获成长 <p class="ql-block"> 班会课上,各班创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模精神进课堂"主题活动。让劳模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场特别的班会,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内涵,更通过亲身实践将这份精神转化为成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我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种植技能》中,孩子们亲身参与了一场充满生机的劳动实践之旅。从松土播种到浇水施肥,从观察记录到收获分享,孩子们在校园种植园里全程参与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他们用文字记录植物日记,真正实现了跨学科融合学习。当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小苗结出累累果实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劳动最美的诠释。这门课程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基础的种植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观察能力和感恩之心。这片充满希望的种植园,正是我校劳动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理念的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生活实践能力,我校精心打造了”烹饪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美食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与美食的魅力。低年级的小厨师们从基础面食制作入手,学习揉面、擀皮、切条等技能,亲手制作趣味十足的“猫耳朵”面食。通过揉搓、捏塑,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部协调能力,更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劳动意义。中段学生进阶学习醋泡凉菜、凉拌时蔬等夏日清爽美食,掌握食材处理、调味搭配的技巧。从切丝摆盘到调制酸辣汁,孩子们在实践中领悟“酸甜调和”的饮食智慧,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深入探索山西特色美食文化,通过制作与展示刀削面、莜面栲栳栳、过油肉等经典晋菜,了解地方饮食背后的历史与工艺。从和面、削面到烹炒,学生们化身“非遗小传人”,在烟火气中传承家乡味道。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以"知行合一"为旨归,带领学生在躬耕实践中体悟劳动之美,收获成长之乐。“一畦一世界”,学生在翻土、播种、浇灌间见证生命萌蘖,用观察日记记录植物生长的诗意,更在协作中懂得"力耕不欺"的深意。揉面团的专注、炒时蔬的烟火、包饺子时的笑语,不仅锤炼了生活技能,更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化为真切体会。</p> <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劳动为砚,以生活为纸,带领学生书写更多"手中有活,眼里有光"的成长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