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p><p class="ql-block">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扬州国宾馆:位于静谧的瘦西湖畔,紧邻市中心文昌商圈,园内有百亩草坪,六栋古典别墅建筑,301间套客房、16个各色主题餐厅更有兰圃茶楼、卡拉OK厅、健身房、SPA馆、温泉游泳馆、足浴、迎宾画舫。扬州迎宾馆旺中带静,交通便利,是扬州最受欢迎的豪华酒店之一。宾馆虹桥坊会议中心拥有11个风格迥异、设施齐备的大小会议室,可容纳15-1000人不等的会议摆台,会议区域桌形、间隔灵活,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扬州迎宾馆拥有16个各色主题餐厅,餐座3000余个。14个精致的包厢,以“趣”为名,坐落于美丽的瘦西湖畔。我们在此餐厅品尝了淮扬特色美食“扬州狮子头、扬州炒饭、红烧和清炖河豚鱼”等,享受了一下王公贵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具有重要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扬州市城西北郊,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瘦西湖游览面积2.5平方公里,是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湖上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钓鱼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风韵独具而蜚声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 徐园:1915年建于原“桃花坞”旧址,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的祠园。园门如望日的满月,问额书“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为吉亮工所书。徐园内的主厅是“听鹂馆”,馆内有一副楠木罩阁非常值得一看,它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刻而成,看似整体,实为三块拼合只是接缝处处理得极为细腻。</p> <p class="ql-block"> 小金山:小金山上遍植梅花,每当冬季梅香四溢,故又称“梅岭春深”,为清二十四景之一。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密集的地方,历史上早见于史书记载的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如今全都集中在这里,高低错落有序,每座建筑布局都很别致。</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相传曾经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但是因为乾隆皇帝曾在这儿一时兴起,休憇钓鱼,而变成了渔乐之所。</p> <p class="ql-block"> 北海白塔</p> <p class="ql-block"> 五塔桥(莲花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山涧栈道由黄石垒成,雄浑古朴。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各24级台阶,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月、花,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扬州大明寺: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岗,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公元457-464)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p> <p class="ql-block"> 平山堂:位于大明市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走供士大夫、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p> <p class="ql-block"> 欧阳祠:建于平山堂后边的欧祠,据说是有苏东坡为其老师欧阳修所建。现祠内留有一方光绪年间重镌的欧阳修石刻像,刻技娴熟,生动、由于镌刻时用刀巧妙,造成光线的折射,当你站在任何角度都会发现雕像的眼睛始终注目着你。</p> <p class="ql-block"> 鉴真和尚:大明寺是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鉴真大师的道场,故寺内建有鉴真纪念堂,系仿唐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所设计,1973年建成。堂前建碑亭,中置仿唐汉白玉横碑,正面刻“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为郭沫若手书,背刻赵朴初所撰碑文。纪念堂正殿內供奉有楠木雕刻的鉴真大师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