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论坛】育人丹心共分享.百舸争流同发展(九)

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行囊,装得太满便走不快、看不清。断舍离,不是丢弃,而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留下真正心动的,放下多余的负担,让生活回归纯粹,让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热爱与温度。</p> 一、教师简介 <p class="ql-block">  陆路,二七区解放路小学教师,本科毕业,曾获得二七区优秀教师,二七区德育先进个人,从教19年,工作认真负责。</p><p class="ql-block"> 教育格言:用数字启迪思维,以耐心点燃热爱,让每个孩子在数学海洋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p> 二、分享内容 <p class="ql-block">  陆老师重点围绕整理,拥有干净的空间的主题,从断舍离开始,让家回归清爽,让心灵重获自由。</p> <p class="ql-block">  你有没有发现,家里东西越多,内心反而越焦虑?那些看似有用的“舍不得”,或许早已变成无形的枷锁。断舍离,是一场温柔的告别,更是对当下生活的深情拥抱。</p> <p class="ql-block">  它强调立足当下,通过整理、疏通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从根源上达到对物品的断舍离。人待物如此,人生更应如是。所以生活中,去感受生活,去给生活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p> <p class="ql-block">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盲目购买多余的物品,从源头上控制物品的进入。比如在购物时,要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不被促销、广告等诱惑,避免冲动消费,只购买确实需要且品质优良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对已经拥有的物品进行筛选和整理,将那些不再使用、已经过时或不符合自己当下生活方式的物品清理掉。可以通过捐赠、出售或丢弃等方式,让物品离开自己的生活空间,以减少 杂乱。</p><p class="ql-block">​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改变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心理,建立起简洁、清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物品只是生活的工具,而非生活的全部,从而更加关注生活本身的品质和内心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实施断舍离,实则是帮助我们剔除泛而无用的“物品价值观”,积极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命中物质和精神的新陈代谢,迎来崭新的轻盈人生。</p> <p class="ql-block">  其实断舍离最核心的概念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进则出,出则进的循环反复,二者缺一不可,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压缩生活的减法运算,比如“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为不需要的“杂物”减肥;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如果从这个层面出发,你就获得了断舍离过程中的初步成功。</p> <p class="ql-block">  认识自己,解放被囚禁的心灵。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整理了不需要的杂物后,生活发生的各种好的变化,例如让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类型,变得更喜欢自己,人际关系变得更好等。鼓励大家去整理自己的家庭。</p> 三、研修收获 <p class="ql-block">  “断舍离”是一种尊重,不是简单的舍弃与选择,而是将物归于其适当的地方,物尽其用。它所营造出一种“余裕”,是一种视觉感观的舒适,更是内心具有弹性的需要,也为内在的美与自在腾出了必要的空间。“断舍离”更是让我去审视我们因物品的困扰而消耗的时间和能量,通过主动的清理,而非被动的接受,对自己承当起必要的责任,把注意力不要只放在缺失的地方,而是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断舍离”更是相信和接纳的态度,把内心开放给人生的各种可能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