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陀寺十明佛学院

淡雅客

<p class="ql-block">在辽阔的甘孜州白玉县,隐藏着一处神秘而迷人的地方——噶陀寺十明佛学院。这里山高路远,气候恶劣,环境偏僻闭塞,人迹罕至,却散发着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河坡区白龙沟的多尼山山腰,距县城以北约51千米,景区海拔4800米左右。白玉嘎托寺是中国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噶陀寺,这个与色达相似的雪域佛国,鲜为人知,其背后的故事更是扑朔迷离。它全称为“噶陀多吉丹”,意为“屹立在刻有噶字的巨石之上的金刚座”,其历史可追溯至860年前的南宋绍兴时期。作为宁玛派的祖寺,噶陀寺无疑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噶陀寺的起源并非直接作为一座寺庙存在,而是源于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这片圣地因此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徒们纷纷在圣地周围搭建房屋,这些建筑逐渐演变为宗教活动的场所。于是,噶陀这一圣地便开始聚拢人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聚落。</p> <p class="ql-block">然而,噶陀寺最初并非由遵循严格僧人戒律的出家人来宣扬佛法,而是由宁玛派传承中至关重要的一股力量——居士,亦被称为持明者,来担当这一使命。随着时间推移,佛堂得以修建,佛像被供奉其中,随后出家的僧人也陆续加入,最终形成了一座佛法、僧宝和佛像三要素完备的寺庙。至此,噶陀寺得以正式确立。</p> <p class="ql-block">随后,众多杰出的大学者和高僧纷纷选择来到噶陀寺,传授佛法并收徒授业。这些佛子们在学成之后,带着噶陀的精髓,走向世界各地,将噶陀的教义广泛传播,繁茂成长。正是这样的传承与发展,使得噶陀寺在六大祖寺中脱颖而出,稳居榜首。</p> <p class="ql-block">噶陀寺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归功于莲花生大师的十三次开光加持。在《本身传记》及众多伏藏经中,它被誉为“雪域圣地之最,弘扬空行益西措杰密法之源”,其加持力与印度金刚座相媲美,因而又被尊称为“第二金刚座”。世界上有三大金刚座,它们分别是:第一名:菩提伽耶,位于印度,是如来的道场。第二名:噶陀寺,坐落于中国,是莲花生大师的道场。第三名:五台山,也位于中国,是文殊菩萨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十八万僧人共襄盛举,噶陀寺法会盛况空前。在佛教历史长河中,噶陀寺曾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法会,吸引了整整十八万僧人齐聚一堂。那日,神通广大的僧众飞至,他们的袈裟将烈日遮蔽,天空被映照得一片通红,盛况堪称佛教两千余年来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噶陀寺还拥有众多引人入胜的景点。打个比方,倘若德格印经院被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其门票价值50元,那么噶陀寺的魅力至少值得500元门票。再者,若在白玉县的其他寺庙如白玉寺需沉浸一日以领略其深厚底蕴,那么噶陀寺则需花费至少三日,方能深切体会其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走进噶陀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宏伟壮观的中阴文武百尊坛城。这一景点不仅体现了噶陀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人在领略其壮丽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宗教氛围。远眺噶陀寺,最令人震撼的无疑是那座熠熠生辉的坛城。相较于色达佛学院的坛城,它的宏伟与璀璨更胜一筹,宛如一座金色的宫殿,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十明佛学院,作为与噶陀圣地紧密相连的学术殿堂,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这里汇聚了众多高僧大德,他们深入研究佛学经典,传承噶陀法脉,为众生点亮心灵的灯塔。通过十明佛学院的学习与熏陶,无数有缘之士得以亲近佛法,开启智慧之门,走向解脱之道。与色达五明佛学院相似,噶陀十明佛学院同样致力于为僧人提供一个修学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噶陀寺如此宏大且庄严的佛学院,其建筑过程堪称一绝。想象一下,在这样偏远的山区,海拔高达4800米的地方,山坡上竟矗立着一座宛如小布达拉宫般的宏伟建筑。而在雪山之巅,塔吊屹立,这一幕幕无不令人感到惊奇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网上,摄影编辑:宋歌,2025.05.18. 噶陀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