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游摄之西沙群岛

周德峰

游览了广东大地后,从白云机场坐上飞机,飞过琼州海峡,到了海南岛,从这开始期待已久的西沙群岛之行。 去西沙群岛,先要到三亚的国际码头乘邮轮。 三十多年前来过三亚,那椰树摇曳海面湛蓝的热带风光,旖旎秀美实在难忘。 记得当时倘佯在金陵度假村的温暖海水中,任凭浪涛一波又一波向沙滩打来,直打得身体随波逐流,体验了与家乡的海不一样的别样海韵。 旧地重游,感觉天更蓝、海更碧、椰树更加摇曳,三亚越发美丽,不由地想起当年欢乐相聚的友人,以及友人中不平凡的那位。 在三亚,游览了著名的三大景区:大小洞天、南海观音和天涯海角。<br> “大小洞天”是典型的南国海滨风光,处处景致都吸引游人。 一进景区就看到海滨大道那高高耸立的“大门”,黛瓦粉墙的门框“框”住海面上行驶的轮船,在椰树的簇拥下让人迟迟不愿挪动脚步。 海边上沙滩平缓,礁石圆润。 <p class="ql-block">  灯塔在海里独自矗立。</p> 鉴真和尚的塑像立于海边,遥望那东瀛所在的远方。 巨轮或驶向远方,或抛锚停泊。 成排的椰树椰影,随风摇摆。 红裙女郎以灯塔椰树礁石沙滩作背景打卡照相。 一派南国的海滨景象,风情无边。 有好事者用管子将高压水送到高空向下喷出,反作用力支撑着上面的演员翩翩起舞,好似立于椰林上空。 也不知是不是椰子的收获季节, 小卖店里成熟的椰子堆得像小山一样, 天热口干买来解渴,真是鲜甜可口美味无比。据说在椰子的产区仅三五元一个,到了这里要卖二三十元,翻了近十倍。 “南海观音”是一尊108米高的塑像,并以观音塑像为中心设立的景区。 在三个景区中游客最多,用人山人海形容毫不为过。 观音像建在南海之中,是座三面立像,每一面各不相同,分别在手里拿着莲花、经书、佛珠。 站在10米高的莲花座上的观世音,面相庄严安详,高高在上地俯视着芸芸众生。 莲花宝座下是金刚台,里面是圆通宝殿。 参观的人群在金刚台外里三层外三层地绕着圈排队等待,近一小时才排到头。<br> 进到大殿里,众人瞻仰观音盘腿打坐的鎏金塑像。 据说南海观音的塑像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是中国佛教界的骄傲。<br> 当年是由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亲自选址,用了8个亿的人民币,于2005年4月24日建成。 建观音像的地点,历史上就有“佛缘”,唐朝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的鉴真和尚五次渡海未能如愿,漂流到此居留一年半,第六次蹈海越洋才得以成功。同样是唐代,日本的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就是在此登陆大唐。 以前来时,看到有不少的削发僧衣者在广场上铺个垫子,对着观音像膜拜顶礼,现在管理部门贴出告示,明确这里“非宗教场所”,不许搞宗教活动。 “天涯海角”是三个景区中是名气最大的,不来这里看一眼打个卡,就如同民间所说,“不到天涯海角枉来海南三亚”。 很多名人,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此地,植树留念,留下墨宝、诗词。 这里有两块刻字的大礁石是一定要看的,哪怕看得人围得水泄不通也要挤进去拍张照片。 一块礁石刻着“天涯”二字,原来传为被贬到海南的苏东坡所书,1961年郭沫若校订《崖州志》并亲自搭梯查勘,得知实为清雍正时的崖州知州程哲题写,崖州就是三亚。但郭老没有细看题写的具体时间,误以为是雍正十一年,这时程哲已离开崖州多年,不可能再题词。 1983年,三亚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何庆国再次登梯攀岩细细勘验,从錾刻痕迹中看清原来是“雍正丁未”而非“雍正十一年”,雍正丁未即雍正五年,正是程哲在崖州做知州的时候。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知道了题字的真相,也说明大人物也有失误的时候。 另一块礁石刻着“海角”两个字,是抗战时坚守琼崖的国民党将军王毅所题,时间为1939年1月。 海角石坐落于天涯石后面的海边,凸出于礁石丛中,穿过礁丛缝隙挤过人群才能看到。 古时少有科学的地理概念,走到这里遥望南天一片汪洋,认为是到了天边地头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加上文人墨客的渲染,由此产生了天之涯海之角的神奇想象。 实际上从这往南,到祖国最南边的曾母暗沙还有三千里之遥,去西沙群岛也在这个方向,要坐一整夜的邮轮。 西沙航线有两条船,相互错开班期轮流送游客上岛,一条是原先的长乐公主号,现被祥龙岛号顶替了,第二条是我们坐的南海之梦号。南海之梦号2017年11月下水,2019年5月1日首航,专门跑西沙航线,我们是这条航线的第479航次。船长168米,宽25米,吨位约2.45万吨,航速18节,可载客1300多人,是一条巨轮,号称豪华邮轮。 笔者的孙同学和她先生侯总听说去西沙,表示也要去。 他们很快办妥种种手续,从海口赶到三亚一起登船,一同住进海景四人间。 邮轮是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登船的,登船是2月28号下午,登船的游客有好几百,分成20个组,每组14个人,各组都指派了工作人员任领队,并起了个简单好记的称呼,我们分在第5组,领队叫“鸭梨”。 游览西沙是有限制条件的,必须是国内游客或港澳台同胞并持有有效证件,一般不超过70周岁,过了70周岁坚持报名的要有直系亲属陪同,要有担保人,要提供半年内的体检报告,要签署免责承诺书,还要提前报送30秒钟的近期活动录像。我想这样做的用意,一是保证游客换乘小艇涉水登岛时能上下自如活动敏捷,二是避免出现重大疾病,不然漂在几百公里外的大海上是没法救助的。 天还没黑,南海之梦号就启航,开始西沙之旅。我们运气不错,天气晴好,海面上风平浪静,一片半月曲勾向上,弯弯地像是翘着嘴角一般在夜空中绽放笑容。 船方在甲板上举办了联欢晚会,众游客乐呵呵地上台献艺,船员们也展示各自的才艺,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地度过船上的第一个夜晚。 一夜船行一夜难眠,黎明时分太阳还没升起,南海之梦号就抛锚在西沙群岛的永乐礁盘内。 西沙群岛由东面的宣德群岛和西面的永乐群岛两个群岛组成,在三亚的东南方向大约330公里,是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岛中离海南岛最近的。在行政关系上隶属海南省三沙市,三沙市的驻地在宣德群岛中的永兴岛,全市有2300多人(不含军队人员),其中部分机关人员在海南岛办公。她成立于2012年6月21日,管辖着整个南海的岛礁和海域,是全国人口最少而面积最大的城市。 礁盘是珊瑚死后的骨骼在以十万年计的漫长岁月里不断沉积,与其他沉积物混合,日积月累形成的。礁盘向海的一面边坡陡峭水深浪急,向内则相对平坦水浅浪平,领队说南海之梦号抛锚的地方只有十几米深,礁盘外则深达几百至上千米。 礁盘里面是泻湖,转着圈的泻湖边上露出水面的是小岛,站在甲板上四面环望,远方隐隐约约可见这些岛屿,我们将登的银屿岛、全富岛和鸭公岛就是这些岛屿中的三个。 先登的是银屿岛,这个0.01平方公里的小岛登了两次。早餐后游客在各自的舱室等着广播通知,一组一组地集合,在领队的带领下,按次序下到底舱,套上救生衣,换乘橡皮舟。 头一次坐橡皮舟手忙脚乱不知该怎样“操作”,边上有工作人员细致地告诉你手抓什么地方,先伸哪条腿,落脚在何处,按顺序攀着扶手跨骑到座位上,一条橡皮舟坐14个人。 邮轮的底舱尾部有扇大铁门,向外放倒大铁门就成了换乘橡皮舟的临时码头,上面有扶手和台阶,铺着防滑地毡,边上有工作人员保护,加上天气晴好风平浪静,游客们丝毫没有感觉不便是满满的安全感。 坐好了橡皮舟就开动,装有两台机器的小艇一头扎进广阔海面风驰电掣般飞驰。 <p class="ql-block">  放眼看蓝天碧海一望无际,只感觉海风拂面浪花四溅,真是爽啊!</p> 从南海之梦号抛锚处到要登的银屿,以及以后登的全富岛、鸭公岛,都只有两三公里,不一会儿就到了。 下船也有诀窍,背向船首坐上橡皮舟的船帮,然后转身抬右腿迈船帮,左腿跟上,一弓腰就下到船外,船外水深没过脚脖子,三步两步就迈上沙滩。在上南海之梦号时,船方三番五次地反复叮嘱,不能穿布鞋皮鞋拖鞋高跟鞋露脚后跟的凉鞋,要穿轻便合脚能下水的运动鞋,最好是“洞洞鞋”,没带的话船上小卖部有售。 登上银屿岛,在心底暗暗欢呼:西沙群岛,我来啦!1974年我还当兵,听广播说人民海军和民兵在西沙群岛展开自卫还击,打得南越军队屁滚尿流,胜利收回了甘泉、珊瑚、金银三个岛,捍卫了祖国的主权。从那时起就萌发心愿,有机会一定到西沙去看看,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银屿岛的海拔高程一两米,其实就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小片沙洲,边走边看不一会儿就饶岛一周。 岛上有居民,大约20人,设有居委会和党支部,建有几栋钢筋水泥的能够抵御风浪侵袭的二层小楼。 还建有发电机房、海水淡化房、公共卫生间,地下铺有管道,垃圾收集后全部装袋带出岛外,整个岛子干干净净。 南头有座灯塔,居委会边上设有银屿邮局,小岛俨然是个基础设施齐全注重环境保护的城市社区。 岛上有几株椰树、海桐等植物,在这四面是大海的小岛上成活、生长、开花,长势算是不错,想来真是不易。 工作人员手里举得叫玳瑁,是西沙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十分珍贵。他说,岛上有个规矩非常严格,一粒沙一片珊瑚以及贝壳螺壳等等,都不能带走,这是受法律保护的。 银屿岛上的渔民搭起遮阳棚,做起游客品尝西沙海鲜的生意。 养在海水箱里的龙虾,有着色彩缤纷的背纹,长着两支红色头角,头角伸出飘飘长须。 长相凶恶的石头鱼,老板一再说不能碰啊,它毒性很烈,碰了有生命危险。 懂行的渔人除去石头鱼的有毒部位,烹调清蒸或炖煮煲汤,味道是极为鲜美的。 海胆的外形与家乡的一样,都长满了长长的刺,只是口味感觉略逊一筹,可能是水温较高生长期短的缘故。 大受游客欢迎的是各种各样的西沙贝壳海螺和西沙的鱼,无论是带壳的贝类,还是奇奇怪怪的鱼类,要价都在百元以上。 两次登银屿,侯总都请我们品尝西沙的石斑鱼和海胆、海螺。 品尝的那种海螺挺独特,螺壳上长出六个长触角,老板说叫六角螺。<br>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登上的是全富岛。</p> <p class="ql-block">  全富岛是个略凸起于海面,由珊瑚沙构成的白色沙洲。</p> 岛上无人居住,除了为游客遮阳搭的棚子外没有任何建筑。 唯一的一株棕榈,顽强地抵御着西沙强烈阳光的炙烤。 珊瑚的遗存,在全富岛上遍地都有俯首皆是。 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黄绿蓝橙像透明的一样,游客呼之为“玻璃海”。 有人看着水浅就伸腿下海,谁知一迈脚就深至膝盖浸湿裤腿。 有人将漂来的船板竖在岛上,还刻字留念,有的刻“2025好运连连”,有的写“乐游西沙”,还有的干脆就一个字,好! 领队说,堆集成岛的白沙,在潮汐和风浪的作用下会不停地移动位置,水中三角标的基座几年前还在岛上,现在已深入水中几十米了。 全富岛的面积比银屿大一些,游客多在北部的海边玩沙玩水。 我与妻向南,沿着水迹线漫步。 一直走到沙洲的尽头,再往南就是或蔚蓝或碧绿的海水。 极目远眺,可看到隐约的岛屿,那就是西沙的甘泉岛,1974年打败南越侵略者收复神圣国土的地方。 用长镜头拉近了细看,甘泉岛上的哨塔和各种建筑轮廓毕显,树木郁郁葱葱,人民海军在那里驻守,守卫着祖国海疆。 甘泉岛的左方能看到的是金银岛,向右边远望隐隐约约的是珊瑚岛,都是当年痛击南越鬼子的战场。 登上的第三个岛是鸭公岛,这个岛从空中俯瞰有点像鸭子的形状,渔民就起了这么个名字。 鸭公岛上正在修建,施工机械隆隆作响。 到处都堆放着建筑材料和装袋准备运走的建筑废料。 这个岛是登的三个岛中最小的,比一个足球场大不了多少,加上施工,上去后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游客们的救生衣都没脱,排着队轮流与国旗照个相就匆匆离岛。 印象深的是岛上珊瑚骨骼形成的化石更多,用家乡话说是“脚跐脚挵”。<br> 离开鸭公岛,四天三夜的西沙行程完成了,四人照张合影以作念想。 回到三亚坐上海南岛的高铁到了海口,侯总用当地的海鲜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了我们。 在海口游览了“五公祠”,五公的名讳是:唐中期的李德裕和南宋时的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他们都是唐宋时期宰相级的名臣,因得罪朝廷被贬到既偏又远再难回返的海南岛,或做地方小官,或被监管。这五公并不气馁,带领百姓发展地方,百姓不忘他们的业绩建祠纪念,现在是海口的著名景点。 与五公祠建在一起的有苏东坡的祠堂,北宋绍圣四年苏东坡再次被贬,谪居海南四年,在搭棚居住自耕自食的艰难环境中,他兴办学校,关注农事,将中原文化和海南教育相结合,发展当地的文化事业,史书记载“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四年后老皇帝死了换成新皇帝,他获赦北归,途中走到常州不幸病逝,海南百姓于是在他教书的东坡书院内塑像建祠以表怀念。 <p class="ql-block">  还参观了海南省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观赏了海口的“假日海滩”。</p> 爬上了222.8米高的海口市制高点——火山口, 下到69米深的火山口底部, 游览了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的火山喷发遗迹。 当然也少不了逛逛海口旧城——骑楼老街。 欣赏了有百多年历史的老钟楼。 <p class="ql-block">  领略一番海口的南洋风情。</p> <p class="ql-block">  西沙之行南海之梦终于圆了。</p> <p class="ql-block">  次日就开始返程,</p> <p class="ql-block">  从海南岛飞回山东半岛。</p> <p class="ql-block"> (2025.5.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