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快乐的江南古镇三日游。

燕青

<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五月十四日,我们健康快乐旅游群五十七位群友,早上六点五十分从滕王阁地铁二号口乘大巴。经过坛子口十六中,象湖恒大城出发经过九个多小时的长途拨涉,终于到达夲次旅游笫一站,浙江绍兴著名景区鲁迅故里,仓前直街。</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浙江绍兴著名景区鲁迅故里。</p> <p class="ql-block">绍兴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修缮、保护于1953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绍兴鲁迅故里占地面积50公顷,有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p><p class="ql-block">绍兴鲁迅故里保护和延续绍兴古城的传统风貌的典型,打造成生态型的“文物森林”,体现了绍兴古城保护的完整性,被誉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范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鲁迅故里作为“鲁迅故里·沈园景区”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p><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浙江嘉兴著名景区西塘古镇。</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西塘古镇旅游景区,简称西塘古镇景区,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境内的旅游景区,景区面积3.03平方千米,包括1.01平方千米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和2.02平方千米的集镇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嘉兴市西塘古镇旅游景区新晋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成为嘉兴市第3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最受欢迎的三大景点如下,结合了建筑特色、文化体验与网红打卡属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烟雨长廊‌</p><p class="ql-block">‌特色‌:全长近千米的临河木构廊棚,被誉为“雨天不湿鞋,晴天不晒肤”的江南智慧建筑,清晨薄雾或雨天漫步时最具诗意。</p><p class="ql-block">‌体验建议‌:</p><p class="ql-block">拍摄晨雾中的灯笼倒影(推荐送子来凤桥东侧机位);</p><p class="ql-block">参与每月初八的“廊下早茶”活动,品尝熏青豆茶,聆听吴语船歌。</p><p class="ql-block">2. ‌送子来凤桥‌</p><p class="ql-block">‌特色‌:西塘标志性古桥,因吉祥寓意(求子走台阶、盼女爬斜坡)成为热门打卡点,桥身设计独特,一侧为台阶,一侧为斜坡。</p><p class="ql-block">‌文化背景‌:传说建桥时有大鸟飞来视为祥瑞,当地新婚夫妇常来祈福。</p><p class="ql-block">3. ‌西园夜宴‌</p><p class="ql-block">‌特色‌:2025年全新升级的沉浸式夜游项目,运用全息投影重现《西塘诗稿》中的元宵灯市,结合非遗表演(如水乡渔灯舞),光影效果震撼。</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著名景点送子来鳯桥。</p> <p class="ql-block">送子来凤桥的护栏上系满红绸,每根绸带都藏着求子夫妻的虔诚期盼。桥头卖麦芽糖的老伯神秘兮兮地说:"明朝万历年间,有对夫妇在这桥上捡到凤凰蛋..."话音未落,桥那头突然传来喧闹声,原来是有剧组在拍古装戏,穿着襦裙的姑娘撑着油纸伞从桥心走过,让人分不清今夕何夕。转角处的倪宅更藏着惊喜,梁柱上的雕花藏着暗八仙,老管家会指着天井里的青苔教你认:"这是南宋铺的地砖,每块纹路都是密码。"</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西塘,霓虹灯映照着古老的街道,仿佛一幅现代的江南水墨画。白天游览的疲惫在夜晚的灯光中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片土地的全新感受。</p> <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的夜景最美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夜幕降临,红灯笼点缀的古镇显得生动而绚丽,长廊棚的红灯笼与游船相映成趣,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景象。游客可以通过乘坐摇橹船、参观酒吧一条街等活动,充分体验古镇的夜游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夜景特色</p><p class="ql-block">西塘古镇夜景以红灯笼和长廊棚为特色,营造梦幻氛围,夜游活动丰富,美食香气扑鼻,游客可参与各种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为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2003年10月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西塘古镇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起,每年举办西塘汉服文化周。</p><p class="ql-block">2017年,西塘古镇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绍兴出发抵达西塘古镇,已是晚上八点四十分左右,到酒店放下行李,急忙赶往西塘景区。大家看到七彩流光的夜景,令人兴奋不已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回到酒店已是夜晚十点多钟,明天早上五点四十分吃早餐,六点二十分出发,睡在床上我想明天早点起床,赶在出发之前再去西塘景区,看看白天的景区的风光。我一个人早上五点就赶到景区,天刚微微亮景区在烟雾中显得十分静怡漂亮,急忙拿出手机拍了不少照片与视频,途中还请游客给我拍了不少照片,然后心满意足兴奋地回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世界文化遗产湖州南浔古镇。</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淳祐年间(1252年),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明清时期因蚕丝业繁荣成为江南商业重镇,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闻名。古镇总面积34.27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168公顷,融合了水乡风貌与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与亮点</p><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以“巨富之镇”著称,明清时期丝商家族(如“四象八牛”)积累巨额财富,建造了大量豪宅园林。这些建筑既保留江南传统白墙黛瓦的格局,又融入西方巴洛克、文艺复兴元素。例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石铭旧宅‌:外观为中式码头墙,内部装饰法国蓝晶玻璃窗和巴洛克立柱,庭院种植美洲广玉兰。</p><p class="ql-block">‌刘氏梯号‌:中西风格交融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崇文重教‌:历史上涌现张静江(民国政商奇人)、张石铭(西泠印社发起人)等名人,古镇内书声琅琅,嘉业堂藏书楼藏有海量古籍,被誉为“文化之邦”。</p><p class="ql-block">‌丝绸文化‌:明代“七里湖丝”享誉国际,1851年辑里湖丝获伦敦世博会金奖,推动南浔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p><p class="ql-block">‌经典景点分布‌</p><p class="ql-block">古镇分为三大区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浔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p><p class="ql-block">‌中心景区‌:小莲庄(江南园林典范,以荷花池为核心)、嘉业堂藏书楼(国内最大私人藏书楼之一)。</p><p class="ql-block">‌东北区块‌:百间楼(临水民居群)、张静江故居。</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小莲庄‌是晚清南浔首富刘镛家族历时40年建造的私家园林,以荷花池为核心景观,融合中式古典与西式建筑风格,是江南园林艺术的典范。以下是其核心景点及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荷花池与内外两园布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园林以十亩荷池为中心(夏季荷花盛开时尤为壮观),外园环绕池水布置亭台楼阁,内园则以山景为主,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意境堆砌假山,形成“盆景式”山水景观。</p><p class="ql-block">内外园通过漏窗相连,既分隔又统一,荷池倒影与山景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升阁(小姐楼)‌:位于荷池西岸的西洋式建筑,采用雕花圆柱、壁炉等法式装饰,是刘家女眷赏荷休闲场所。</p><p class="ql-block">‌刘氏家庙‌: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正厅悬挂宣统皇帝御赐匾额,体现家族荣耀。</p><p class="ql-block">‌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刻长廊‌:嵌有45方书法刻石,真草隶篆俱全,兼具艺术与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百年紫藤‌:花季时如紫色彩带缠绕桥顶,与五曲石桥形成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净香诗窟‌:文人吟诗雅集之所,体现园林的文化功能。</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中国第一水乡苏州周庄古镇。</p> <p class="ql-block">周庄古镇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为吴王子摇及越摇王封地。1949年5月8日周庄解放,称周庄镇。</p><p class="ql-block">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在此经农设庄,舍宅庵捐田地建称“泉福”的寺庙,百姓感谢周迪功郎的恩德,改称贞丰里为“周庄”。靖康之变,二十相公金和随宋室南渡在此定居,人烟逐渐稠密。</p><p class="ql-block">周庄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古镇重点保护区、缓冲区及旅游配套控制区的建设工作。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主要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等。井字形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p><p class="ql-block">周庄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十大最美小镇。</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周庄古镇最著名的三个景点如下,它们不仅是标志性景观,还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桥(钥匙桥)‌</p><p class="ql-block">由世德桥与永安桥组成,桥洞一方一圆,形似古锁钥匙,被誉为周庄的“灵魂地标”。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使其闻名世界,清晨薄雾或夜晚灯火下的双桥宛如水墨画,是摄影爱好者的必打卡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厅‌</p><p class="ql-block">江南首富沈万三后裔的宅邸,七进五门楼的建筑格局展现了明清商贾的奢华生活。厅内“松茂堂”匾额、砖雕戏文人物及“聚宝盆”传说尤为著名,可体验投币祈福的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厅(玉燕堂)‌</p><p class="ql-block">明代官宅,以“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水乡建筑奇观闻名。后花园的“箸泾”水道仅容一舟通行,楠木柱历经六百年仍温润如玉,体现了江南民居“天人合一”的设计智慧。</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苏州唐伯虎故居。</p> <p class="ql-block">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唐寅园又称唐伯虎文化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解放西路146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江南第一才地,很多游客唐寅园求才、沾才、得才。唐寅园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以展示唐伯虎艺术生平及明四家书画作品为主的,是在苏州了解唐寅文化、吴文化、中国书画文化的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唐寅园,现为集纪念、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园林,融合唐伯虎生平艺术与文化意境。</p> <p class="ql-block">唐寅故居遗址即宝华庵,又称文昌阁,位于平门内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在靠近苏州林机厂南侧一隅的西大营门,尚能找到石栏围绕的“双荷花池”,唐寅故居宝华庵(又名玉涵堂)在池的北侧。</p><p class="ql-block">到了清代初年,桃花庵尚存部分建筑。顺治间,名医沈明生徙苏得此宅,构亭台,植竹木,池沼叫长宁池,内植荷花,岸夹芙蓉,并跨塘建一亭,取名“蓉镜亭”。当时莫俨高曾写有《送明生先生迁六如别业》一诗:“六如泼墨狂歌处,桃树无多潭水秋;之子移家当胜地,一楼八咏继风流。”到了乾隆年间,有僧禅林、道心,又就其地改建为宝华庵,古庵犹存。</p><p class="ql-block">建筑设计</p><p class="ql-block">现有建筑面积511平方米,南向,大致可分为两路两进房屋。西路头进为一水阁,临池而建,颇具风致特色。面阔五间,计15.4米,进深9米,硬山顶,船蓬轩,圆作梁架。第二进为殿堂,清静幽深。在水阁东侧有石板小桥跨池,以通出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