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游览太原晋祠》

北川视觉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去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旅游,是为了了却我们的心愿。这次从湘西自驾来到陕西大同,期盼的就是亲眼看看晋祠。</p><p class="ql-block">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为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晋祠内有著名的“三绝”和“三宝”。</p><p class="ql-block"> “三绝”指的是:“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三宝”指的是:“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p><p class="ql-block"> 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位于晋祠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一株。这株柏树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树身倾斜,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这棵翠柏被称为“擎天柏”,树龄也在千年以上。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宋代彩塑主要指的是圣母殿内供奉的43尊侍女像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42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这些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公元1082年),色彩稳重柔和,表情迥异,服饰及形态各不相同,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晋祠内共有三泉,即鱼沼泉、善利泉和难老泉。其中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南老泉”,号称“晋阳第一泉”。</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也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殿内供奉着邑姜。其建筑是唯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大殿正面的八根大柱子上雕有盘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盘龙雕柱。</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因古人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名“飞梁”。鱼沼飞梁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也被认为是现代立交桥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献殿是用来给圣母存放供奉祭品的场所,能起到通风凉藏食品的作用。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由纯木制榫卯结构搭建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从造型上看确为殿堂,又好似一座凉亭,是我国唯一殿与亭相结合的建筑,融合了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