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文:园林)</span></p> <p class="ql-block"> 深藏于阳泉北部太行山区的骆驼道村,也曾有过骄傲的过往:明清两朝全国最大的商帮——晋商北出山西、奔向草原的古商路就途经这里,经常有成群结队的经商之人赶着马车和驼队远道而来,在村中歇脚和打尖,然后奔赴更远的地方。但随着晋商的消亡,村子又重归寂寞和平凡,相较其它众多的小山村来说也并无特别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在城市化浪潮中,如今的骆驼道村,大多数的村民已潜入大大小小的城市中谋生或追梦,而祖祖辈辈辛勤营造的家园却被废弃和抛荒,曾经的荣耀和贫困都成了历史。但与此相伴而生的是,越来越多的驴友和游客却络绎不绝的来到村里,聆听那岁月深处的驼玲声,探究名闻遐迩的石券窑洞,感受小山村难得的古朴的宁静,并从中获得某种体验或启谛……</p> <p class="ql-block"> 前文所说的石券窑洞是阳泉一带最为典型的传统民居。这里山高坡陡、黄土稀薄,石券窑洞便应运而生。建造石窑,首先是采集足够多的自然石块,然后用这些石块在山体斜坡上建成一字并排、左右相连的若干圆拱形窑洞。窑洞上面以及毗连的山坡要用碎石、黄土铺成平面,以备下一步的营造之需。最后,以石、砖、土、木、瓦等为原料,在人造平面上建造房屋、门楼、围墙等,这样,一座院落就建成了。</p> <p class="ql-block"> 一般情况下,营建下层窑洞主要是为了解决上层院落的基础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增加屋室、节约石料的作用,但石窑内部空间狭小,地面大都呈坡形,并不适合住人,但可用来储存物料、饲养畜禽等,这对于一个山里人家来说也是挺重要的。如今,大多地方的石窑已不多见,但在骆驼道村却有大量、成片的遗存,保持着沧桑、古朴的原始风貌,这正是该村的价值和魅力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