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语词,给出所是。原来是在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积累了自己的已知,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意识。然后使用着一定的逻辑结构,在构建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意义感,在理解并解释着这个世界,在呈现并存在于这个世界。表面看我们在使用语言,实际上我们的思维受语言的限制,我们的意识超不出语言的边界,所以我们说不出认知之外的话,做不出认知之外的事。我们每天活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说着我们认为对的话,做着我们认为对的事,所以我们常觉得自己住在有理村,自己永远正确,而很难觉察出这是语言的特质——语言本身有它的逻辑,本身就是自洽的,而无关正确与否。</p><p class="ql-block">我常常在写作业过程中,会不知不觉顺着自己的思路写出一段文字,而这段文字如何呈现我事先并不知道,我好像只是做了一个工作,把文字整理通顺而已。以前我以为这是我的思想,我的逻辑。听了杨老师的课我知道了,是语言自己的逻辑,只是以我的思考方式呈现了出来。这是语言自身的逻辑和自洽。在我们用语言思考时,就是在自圆其说,就是能给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释。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既然是语言自身的逻辑,它还有自洽的功能,那我们的语言逻辑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客观的呀。只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究竟是我们在使用语言还是语言在使用我们?是我们在控制语言还是语言在控制着我们?这就是语词,给出我们所是。我们依赖语言表达自己,语言依赖我们表达它的逻辑和自洽。我们和语言辩证共存。</p><p class="ql-block">现在就能理解了这种现象:有人说孩子就是要打,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足以立威。有人说孩子就是要管理,不能随着他性子胡来。要不然就反了天了,没个规矩了。有的妈妈根本不敢放手孩子的手机、作业、分数、排名、吃喝、睡觉等等问题。就像昨晚杨老师和左龙在直播间连线的那位妈妈,说她也在放手,比以前都进步很多了,可孩子还是管不了自己手机,晚上不睡觉的玩。她也想信任孩子,可孩子做不到让她信任啊。谈话几乎进行了一个小时,这位妈妈始终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对接不到杨老师和左龙的那套逻辑。后来还是杨老师使用这位妈妈的语言逻辑,用她的思考方式做了一个换位:如果是她被老公、公婆信任,托付她管理孩子,而她没做好,孩子表现还更差了,对方怨恨她,责怪她,不再信任她,她是什么感觉。由此引发出了她的双标。她因为不被对方理解和允许而难过生气,她能允许自己做不到,允许自己犯错,还要为自己申辩,找理由,却做不到允许孩子如此,也做不到预先信任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听到这里,这位妈妈才慢慢从自己的语言逻辑里跳出一点了。</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对话对这位妈妈来说,为什么如此难以理解?一是在她的现实生活里,她没有被别人这样信任地对待过,她没有这样的体验、感受、感知和理解,所以她对别人没有信任,对自己更没有。并不是她不愿意去信任。二是在她的语词系统里,她对教育的理解就是管理,像领导对下属一样,用权力和威慑管理孩子,通过纠正孩子行为来校正他的问题,让孩子表现出她认可的行为,走向她认可的道路,成长为她认可的样子。三是她的这套语词逻辑对她来说是自洽的,是说得通的。所以被她坚定地相信并执行着。她能看见什么,理解什么,感受到什么,都是她的这套语词系统带给她的,都是她脑海里关于教育的所谓正确的定义和认知带给她的。</p><p class="ql-block">杨老师和左龙语汇系统里的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如孩子所是,是不教而教,是预先信任尊重,是看到孩子这个人,是感受到孩子的感受,是爱屋及乌,爱着孩子本身爱着他的兴趣爱好以及他的各种特点。看:对教育这个语词的不同理解,被各自的语汇系统分别导向了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两套逻辑结构。这对这位妈妈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当她反思不到这不是孩子错了,而是她的教育错了,她的语词逻辑错了,她的自洽错了,她的合理性错了,她就会一直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打转。</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都是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通过学习,对我们的语词深度解构并重新建构,赋予新的认知和定义,进而改变我们的语汇系统,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改变我们的逻辑结构,改变我们的思考方法以及行为模式,甚至改变我们整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通过对自己语汇系统的反思,看到我是谁,看到我是以什么身份在看,在说,在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老师打了一个比方,语言就像我们的房间。打开主人家门,看到家里的装修风格,家具摆放情况,卫生整洁情况,我们就了解了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语言的房间也是一样。你一开口说话,就打开了你的人格特征的房间,就在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在说话,话在说人。你说的话也在传递着你是谁,你有怎样的价值观,你是如何思考的,你的水平如何,你在哪个层次。老人常说,言多必失。话说多了,就会越清晰地把自己坦露出来,让对方把你看得越透。对对方来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创造了失的机会。这就是话在说人。当我们女人总爱唠叨没完,总爱东拉西扯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向外传达着我们的无意识,无主见,无重点,无价值,无意义,语言只简单成为了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工具。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诗意的栖息地。我们需要在语言这个家里,时常反思、觉察、批判自己。通过对语言这个深刻而丰富的世界的理解,来看到我这个人是怎样的。越了解自己,就越能与外界打通连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老公的话会伤害到我?</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任何时候都很确认自己的价值,我就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他的任何话也伤不到我,对我而言也就不是伤了,不是伤就不会伤害到我。之所以觉得他的话让我感受到伤自尊了,伤感情了,是因为他的话被我认同了,确认了我在某个点上就像他说的一样,我不好或我不行。或者说,我很在意别人揭我的伤疤,他揭了,就是把我推进了坑里。本质上这个伤就是以伤疤存在的,它以前就存在。不管是谁来揭这个伤疤我都会再次受伤。令我伤心的话只是一些语词,且这些语词本身并不会伤人,是我因之前的伤赋予了这些语词以痛苦的感受,再次被提及才再次被伤害。是我选择把这种痛苦的感受停靠在这些语词上,让这些语词带有了我的情绪。</p><p class="ql-block">好了,现在把这些让我受伤的语言拿出来放在台面上,用新的意义去解构和重构,我伤在哪儿了,痛在哪儿了,原始的伤痛是什么。用现在新的认知、新的感受取代它,把那些寄居在语言里的痛苦意义释放出来。总有一天这些语词就能以语词的正常意义被我感知和接受了,伤痛也就慢慢解除了。这也是一种自我疗愈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语言系统里,包含着价值问题和事实问题。用于工作、科研、专业等方面的语言是用来描述一些事实问题。这些语言追求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是啥就是啥,所有意思都只限于字面意思。有些语言的背后是隐含着价值问题的。我们的情绪和价值内嵌在语言里,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其实是在向对方传达我们的真实感受。比如,我提醒孩子骑电磨慢点,背后传达的是对孩子安全的担忧。我看到考试时间就快到了孩子还在家磨蹭,就特意再告诉她一次考试时间,背后传达的是我对孩子时间安排能力的不满和责怪。孩子给我买了好几千块钱的化妆品,我流着感动的泪,嘴上说太感谢宝了,背后还有一层意思是我不配,我娃憨得怎么舍得给我买这么贵的东西。然后好长时间我都没用,孩子问我为啥不用,我说我想先把原来的用完,其实传达的是我舍不得用呀。这样的事太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切回到我们的教育问题。我们老百姓谈到的教育,并不是在探究教育这个语词的事实层面。那是教育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范畴。我们意识里的教育,其实更多表现在价值层面。追到最后就是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教育本无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其实发生在教育之前。这是我们学习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知识,也内含一些教育的价值问题,也就是值不值的问题。面对孩子,他值不值得我用爱去教育他?值不值得我预先信任和尊重他?值不值得我把家庭创造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以利于孩子自然快乐地生长?值不值得我把日子过好,陪伴孩子经历一段他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如果他不值,我们关于教育的语言系统就是工具化的,功利化的,权威式的。我们的所言所是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只是维护和提升我们尊严和价值的工具罢了。我们自然就会在意他表现好不好,分数高不高,把我这个家长的脸面能不能够撑起来。所以他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违背我的意愿,不能如他所是,一定要如我所愿。所有影响他优秀的因素,如手机,游戏,早恋,不写作业,不上学,躺平,犯错等等这些行为都不允许发生。</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值得配得我们爱的教育,那我们便懂得人生最高价值是生命价值,孩子生而价值满格。我们敬畏而尊重孩子的生命,我们内心真诚善良的爱能帮助我们调和所有价值,爱的语言是所有不同价值观的通用语言。妈妈知道答案,就是因为妈妈有着爱的语言,爱的状态,爱的逻辑,爱的自洽。所有行为都指向爱,所有目的都导向爱,这就是妈妈爱的价值观。再回想海德格尔的那句话:语言是人诗意的栖居地。人诗意地栖居在爱的语言里,爱着的人说着爱的语言,爱的语言表达与所爱之人。诗意的栖居地!感受到了吧。</p><p class="ql-block">爱人总说我怎么这么黑。一次一起出门,我特意走进阳光,说我要再晒黑点,好让他晚上看不到我,找不到我,只能靠摸。说完我俩就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我早起做好早饭,好让爱人吃了去出差。孩子说:“爸爸,想逃又没逃掉,人家还是做早饭了,不得不吃,哎!”爸爸说:“那有啥办法呢?”我了个去,这家伙啥时候叛变了,不是跟我一伙的吗。笑倒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