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展风采,互听互评共成长

白玲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体现,都要通过课堂中师生的共同活动来彰显。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地了解课堂,推动教师钻研教材,打造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第二周,绛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组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三周常态课听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常态课展示中刘琴琴、乔志萍、樊秋丽和王雁四位老师,严格按照141课堂模式,分别展示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课型和硬笔书法课。</p> <p class="ql-block">  王雁老师分别从:“儿歌童谣方法多”“童谣儿歌内容多”“童谣儿歌收收获多”三个学习活动,教学生用读唱演的方法梳理读儿歌的方法,编儿歌,体会儿歌童谣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乔志萍老师这节书法课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颜体的特点、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颜真卿的字如其人!</p> <p class="ql-block">  刘琴琴老师这节课是一节整本书阅读主题探讨课,围绕《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中两个主题分别从情节和人物出发,设定了“故事情节我梳理”“活动二人物形象我来评”两个活动组织学习探讨。 </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以生为本,老师只是辅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课本剧表演、小组讨论、思辩。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也习得了梳理全书结构、梳理印象深刻情节、评价人物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樊秋丽老师用AI向学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引发学生兴趣,导入课堂学习内容 。 接着她选取书中几个经典且有趣的问题,如“为什么冬天脱毛衣会有噼里啪啦的声音”,结合简单易懂的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种科普类书籍的知识获取方式有初步认识。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问题和收获,或者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想用书中知识解释的现象。最后樊老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分享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科普书籍对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听课活动中老师们深入课堂认真听课、观课,细心捕捉师生在教学中的细节,课后开展了评课活动,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了详细的诊断与分析,使每位老师受益匪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