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以致用是语文课的最终目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和“研”是相辅相成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为扎实做好本校教研活动,高段语文在教科研室的组织指导下,在杨亚慧主任的牵头带领下,把握课标精神,整合教材知识,把单元教学的整体思路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课例的形式展示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把握,让课堂为“周周教研”增姿添彩。</p> <p class="ql-block"> 郑艳梅老师主备的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执教的课是《藏戏》。郑老师准确把握了教材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清晰、具体且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能够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艺术特色等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让学生感受到藏戏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且在课堂结束时都得到了较好的达成。</p> <p class="ql-block"> 周志惠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精准把握语文要素,围绕要素组织教学,展现了新课改理念。整堂课的教学突出一个"读"字,学生读得自然,读得真挚,读得有感情。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一放,一收,收放自如。学生自己探索,教师循循善诱,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 马丽丽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语文课《那个星期天》,她紧扣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主线,从写法入手,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搜集课外资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生互动、师生配合默契,让整个课堂熠熠生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如何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情感。</p> <p class="ql-block"> 刘成颖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本节课,刘老师采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刘老师引导学生聚焦董存瑞炸暗堡的关键段落,边读边想,以读促悟。同时,学生通过完成圈画并品析描写董存瑞外貌、神态、言行的词句这一任务,深刻体会到董存瑞英勇无畏的品质,从而掌握了细节描写技巧。此外,刘老师还组织学生课后查阅解放战争相关资料,了解当时的艰难局势,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全面达成单元目标,强化知识与情感领悟 。</p> <p class="ql-block"> 刘亚莉老师选择的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军神》一课,本组课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主要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刘老师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学生思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感受刘伯承将军的钢铁般的意志和伟大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自相矛盾》这一课是六单元“思维的花火”主题下的一篇课文,展现了人物的思辨与智慧,黄永琪老师在讲解本课时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读促悟,在读中体会感悟,抓住人物语言描写,让学生明白借事喻理的寓言写作风格。</p> <p class="ql-block"> 于文雅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于老师在本次交流平台教学中,抓住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在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学习在运用写人基本方法时存在的通病,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仅让学生明晰方法,更重要的是容易上手实践练习,抓住细节描写,为笔下人物提神。</p> <p class="ql-block"> 李国刚老师执教的是《牧场之国》,本单元以“行走乾坤,放眼寰宇,争做文化小大使”为单元主题,进行大单元整体情境教学。因此本课教学紧扣“介绍异域风情”单元子任务,借助“评选文化小大使”的载体,又发散为“利用课文语言推介荷兰”,让小大使的脚步在本课继续前行。用同一情境贯穿始终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同一情境中层层推进,突破教学难点。本课教学中,以课后习题品析“别有一番情趣的课文语言特点”为核心,引领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想象和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将荷兰的自然之美与动物之趣和谐统一,通过“辨析”“朗读”“批注”“选乐”“推介”等形式将这一言语训练点反复敲击,最后通过综合展现,特色评价的方式,更是将言语训练的难度不断提升,进而突破教学难点。</p> <p class="ql-block"> 赵卿男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一课,这节课上,赵老师聚焦“正面与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以“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串联教学,通过表格梳理、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抽象的“侧面描写”变得具象化。结合生活实例徽派雕刻家帮助学生理解描写手法的普适性,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比阅读、片段仿写、讨论等活动,学生对“刷子李”的人物形象(技艺高超、自信低调)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人物特点。</p> <p class="ql-block"> 刘思琪老师在《杨氏之子》的教学过程中,以“吾乃刘氏之女”的文言文说话方式,引入课文,先范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接着一句一句分析句意,最后聚焦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分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机智之处。 分角色朗读,体会幽默应答,感受语言艺术。 拓展延伸《世说新语》中其他聪慧的故事,。 以“读—解—品—演—拓”为主线,趣学文言,感悟智慧。</p> <p class="ql-block"> 每讲完一课,老师们坐在一起评课议课,针对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教学再设计。做课的老师不断的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听课的老师也能从中吸取经验,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就这样,教师们在听课、评课、议课中互相切磋,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达到同组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进一步深化教研活动重“质量”轻“形式”的工作目标,把大单元教学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有所收获,在今后的“周周教研”工作中我们将大胆创新,强化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撰稿 刘亚莉</p><p class="ql-block">一审 刘亚莉 刘成影</p><p class="ql-block">二审 杨亚慧 纪中华</p><p class="ql-block">三审 王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