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午去《网师园》游览。</p><p class="ql-block">网师园进口处景色</p> <p class="ql-block">网师园建筑图</p><p class="ql-block">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中型山水宅园的代表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占地约0.54公顷(约半公顷),以布局精巧、尺度协调著称,被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p><p class="ql-block">历<span style="font-size:18px;">史渊源: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2世纪),原为史正志“万卷堂”花园“渔隐”,清乾隆年间由宋宗元重建并定名“网师园”,寓意“渔隐”的隐居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万卷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厅是园林建筑的主体,过去为园主办事和接待宾客之处,装修陈设华丽。《万卷堂》藏書万卷之堂。</p> <p class="ql-block">《梯雲室》</p> <p class="ql-block">东部住宅区:沿中轴线依次为轿厅、万卷堂(主厅)、撷秀楼等,砖雕门楼为清代乾隆遗存,被誉为苏州园林门楼之冠。</p> <p class="ql-block">《看松读画轩》</p> <p class="ql-block">西部园林区: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临水而建,如“月到风来亭”“濯缨水阁”“殿春簃”等,形成“处处有水可依”的灵动布局。</p> <p class="ql-block">竹外一支軒</p> <p class="ql-block">殿春簃:网师园的核心景点之一,原为芍药圃,因“殿春”指春末而得名。这座独立小院具有明代庭园风格,1979年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1复刻为“明轩”,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p><p class="ql-block">布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书房与天井,南部为山石、清泉、半亭等景观,花街铺地与主园水景形成对比。</p><p class="ql-block">文化关联:曾为张大千兄弟的画室,院内还藏有汉代鱼纹线刻灵璧石等文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苏州《平江路》</p><p class="ql-block">苏州平江路是苏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 </p> <p class="ql-block">双棋盘格局:以平江河为轴,形成“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独特布局,48座形态各异的桥梁(如思婆桥、雪糕桥)连接支巷,桥栏雕刻云纹、双龙戏珠等图案,体现苏州桥梁艺术。</p> <p class="ql-block">《苏绣》松鹤长春</p> <p class="ql-block">《苏绣》</p> <p class="ql-block">古巷与民居:悬桥巷、大儒巷等支巷保留白墙青瓦的明清民居,洪钧故居、顾颉刚故居等名人宅第散布其间,展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貌。</p> <p class="ql-block">文旅融合:传统评弹、苏绣、桃花坞年画等非遗展示与文创小店、苏帮菜馆(如松鹤楼)共存,形成“古今交融”的体验空间。</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苏州古城“活态博物馆”,其历史、建筑、文化三位一体,既是江南水乡的缩影,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以现代几何线条演绎粉墙黛瓦的江南意象,通过光影艺术与园林造景的完美结合,打造了一座“建筑即艺术品”的文化殿堂。</p> <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成立于1960年1月1日,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博物馆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主入口进去到中央大厅左转就是西廊。</span></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中央大厅》的玻璃墙前对着展览馆外拍的《片石假山》。</p> <p class="ql-block">在西廊走廊里六角形玻璃窗前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苏州博物馆:</span>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共有四个基本陈列: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和吴门书画,馆藏藏品总数2481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9734件/套,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工艺品见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馆藏文物34011件/套,珍贵文物9734件/套(含一级文物222件/套),涵盖历史、艺术、民俗等类别,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17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21年观众量超141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片石假山》</p><p class="ql-block">其设计突破传统博物馆的展陈逻辑,将片石假山、玻璃天窗等元素融入空间叙事,使参观者既能感受吴门书画、秘色瓷等千年文脉,又能沉浸于“以墙为纸、以石为绘”的立体水墨意境,实现了时间与空间、东方智慧与西方技法的多重对话。</p> <p class="ql-block">此外,苏州博物馆还设有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建筑面积48365平方米,展陈面积13391平方米。西馆于2021年9月25日开放试运行,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设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