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于一九四二年九月生,系山西省榆社县北寨乡南寨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小学高级教师。一九六四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校长,七年制学校负责人,中心校长,乡教委教研员,山西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等职。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三篇。二零零零年从北寨乡教委退休,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日至今任北寨乡关工委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五岁时父亲参军,六岁母亲去世,七岁开始放牛,春忙时还得帮助大人们帮耧点种,十岁才上学读书。从小失去父爱和母爱的我在艰难的生活中养成一种少言寡语、性情孤僻的性格。直至现在,我在子女的心目中,还是那么冷酷严厉。我从小爱学习,喜欢习作,在上学期间一直是班上的领头雁。争强好胜的性格也从此逐步显现出来,并在我一生从事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六二年夏天初中毕业,六四年在村当了民办教师,十二年转正,在教育战线工作三十七年。</p><p class="ql-block"> 过去,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我以为更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干啥就要干好啥。”因此,“不甘人后,誓为人先”,成为我工作学习的座佑铭。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论在哪个学校,不论在哪个岗位,</p><p class="ql-block">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以苦为乐,脚踏实地,不求索取,只讲奉献,一步一个脚印,</p><p class="ql-block">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我多次出席地县“双先”表彰大会。中共晋中地委,晋中行政公署,先后三次授予我地级优秀教师,地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中共山西省委给我荣记三等功一次。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为党的教育事业尽了一点微簿之力。先后共受到省、地、县表彰奖励二十多次,党和人民给了我崇高的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和同志们的热</p><p class="ql-block">情帮助。在此,我一并向各位表示诚挚的感谢。退休后,被共青团榆社县委,县关工委、县科教局,县老干局聘为北寨乡校外辅导员,北寨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这真是年过花甲从头越,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作党不变质,国不变色,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利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并紧密联系实际,撰写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生命的呐喊》、《堡下村遭袭》以及《为了明天的太阳》等文章。其中一篇省关工委发了证书表彰,两篇分别选入县关工委编的《托起明天的希望》、《榆社抗战风云录》两本书中。本人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员,受到市委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我接触了不少同行、同学、老师、诗人、作家,也阅读了他们很多杰作,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启示,我也产生了出版一本小册子的念头。我深知,自已年老健忘,力不从心,写作能力太低。尽管这样,我还是想把这些只言片语串联成册。目的有四:一出于爱好,了结心思;二记录行踪,看到变迁;三抛砖引玉,得到教诲;四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假如此书可以一读的话,我想把它当作回报社会,奉献给培养教育帮助过我的亲人、朋友、同事、老师,特别是我当年的两位恩师王学仁郑华亭的一片绿叶。退一步讲,就当是我信口胡诌的一本日记,留作纪念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这本小册子《足迹》共编教书育人,教研教改,余热生辉,传统教育,写作尝试五个部分,共收二十八篇</p><p class="ql-block">文章,大约六万字。由于知识有限,书中谬误肯定不少,在此,恭请读者和各位良师益友真诚赐教,吾深表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0七年二月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