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俗话曰“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说得好!</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9日,正值初夏时节,三晋大地气温宜人,微风拂面。我们这群久别重逢的战友,在导游的带领下,从太原出发,驱车二十余公里,抵达了闻名遐迩的晋祠博物馆,开启一段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踏入晋祠风景区,远远便望见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建筑群,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晋祠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定格下这珍贵的瞬间,也拉开了此次晋祠探幽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步入景区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于入口墙面上的“晋祠”匾额。字体刚劲挺拔,又不失秀美,落款赫然写着“陈毅”二字,令人肃然起敬。原来,这块匾额是1979年由晋祠博物馆书法家郭永安先生根据陈毅元帅《游晋祠》诗中的“晋祠”二字进行摹钩、放大并精心设计而成。字里行间,既透出元帅的军人风骨,又蕴含着外交家的儒雅风度,令人驻足细品。</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殿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之一,始建于公元前1063年,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馆内古木参天,碑刻林立,古建筑错落有致,文物珍品琳琅满目,集中展现了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貌与艺术精华,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这座千年古园之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每一座古建、每一块碑刻、每一眼清泉,都在低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我们这群战友,也在这一砖一瓦间,重温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更在彼此的陪伴中,续写了属于我们的三晋情谊。</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为周柏、难老泉、宋代彩塑;三宝为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三匾为“难老”“对越”“水镜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周柏树龄逾3000年,传为西周初年所植,是晋祠最古老的活文物,被誉为“晋祠守护神”。其形态独特:主干倾斜如卧龙,下方有千年翠柏支撑,形成“卧龙柏”与“擎天柏”的共生奇观。</p> 晋祠博物馆主要看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圣母殿</b></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步入馆区深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宋代建筑的巅峰之作——圣母殿。殿内八根木雕盘龙柱栩栩如生,龙爪遒劲,龙身盘旋,尽显宋代雕刻艺术之精妙。殿中供奉的43尊宋代侍女像,神态各异,衣袂飘飘,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令人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鱼沼飞梁</b></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形如飞翼的古桥映入眼帘,这便是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立交桥”的鱼沼飞梁。建于北魏时期,桥下以34根八角石柱支撑,结构精巧,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了古代桥梁建筑的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吉利泉又名不老泉,泉水清澈,四季不涸,寓意吉祥长寿,是晋祠中一处不可忽视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p>
<p class="ql-block">泉水潺潺,千年不息,难老泉以其恒温17℃的特质,被誉为“晋水之源”。清澈的泉水从石雕龙口汩汩而出,游客可于景区内的免费取水点亲手触摸这千年活泉,感受古人“泉声悦耳、水色清心”的诗意生活,体悟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献殿</b></p> <p class="ql-block">[献殿]金代所建的献殿,是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整座建筑未用一颗铁钉,结构严谨,四面通透,既通风采光,又坚固耐用,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营造技艺与环保理念,令人由衷赞叹。</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游览过程中随意拍摄的照片,愿与你共享这快乐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