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与现代的温度</p><p class="ql-block">806顾希妍</p><p class="ql-block"> 沿着余华老师的文学地图,不知不觉来到了海盐古镇——沈荡,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地标。</p><p class="ql-block"> 余华老师曾写过:“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便踏入了2000余年的沈荡镇,仿佛步入了老师的小说里探寻文化韵味。</p><p class="ql-block"> 青苔咬住石阶的裂缝,攀上木格窗棂,渐渐隐匿在白墙黑瓦中。走上工农桥,青石板上堆砌着几代人的脚印,粗糙的石柱浸出淡淡咸味,青绿色的河水中野鸭肆意游动。下了桥,最引人注目的是“胜利饭店”四个大字,金灰色的大字,红色五角星,留着岁月痕迹的棕色木门,无不追随着那个年代的齿轮。隐隐约约透过玻璃窗,木制的餐桌前仿佛坐着刚卖完血的许三观,骨感的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苍白没有血色,向着店小二吃力地说:“要一盘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还要温一温。”小说似乎照进了现实。门前的老香樟树弯曲的虬枝向远处蔓延,年轮里雕刻下了时间的步脚。延着脚印往前走,穿过石桥,小型的货船鸣起了汽笛,伴着吆喝声,融化在了水中,也融化在了心里。抬眼,米白色的墙上“沈荡”两个字,仿佛穿越古今映入眼帘,河道树影斑驳,阳光透过树梢,投在古朴的石墙上。走进里面便是悬壶堂咖啡,由悬壶济世的中药馆改造而成,抽开药材柜的小屉,中药味和咖啡味搅匀了岁月时光。</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走进八九十年代的街道,年代感扑面而来,走了大约十几分钟,来到了沈荡酿造厂,始于清光绪十三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走下地下酒窑,酒香已弥漫全身,昏黄的灯光下,酒坛子堆叠整齐,青灰色的表面纹理粗糙,却诉说着千百年酿酒手艺人的传承。时光如同一位神奇的酿造师,将悠悠岁月沉淀为醉人芬芳。人也如酒,我仿佛看到了司马迁历经数十载春秋,终著成《史记》;勾践多年忍辱负重,成就复国伟业;曹雪芹批阅十载,写成《红楼梦》。时间酿出了酒,也酿出了老手艺人的执着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向南走8分钟便来到了沈荡谷仓。谷仓矗立在平地之上,爬山虎以它绿色盘旋向上,点缀着生机的色彩,曾经的粮仓成了古镇的文化地标,堆满了丰收的欢笑,也堆满了岁月的忆,仿佛能听到余华老师笔下那些农民的叹息与欢笑,感受人们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几何咖啡与书香的完美碰撞,擦岀的火花装点了每个人的笑脸。在这儿坐下来,小抿一口咖啡,沐浴在书和阳光下,别提有多惬意。</p><p class="ql-block"> 走过饭店,走入酿酒厂,走出谷仓,踏入沈荡的历史记忆中,脚印在那文学地图上留下斑驳印记,延伸向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走出去</p><p class="ql-block">806沈高媛</p><p class="ql-block">西湖是嘉兴之眼,它的水宁静、透亮、甘甜,人文墨客评了又论为它提下各种诗句,这是让我心生向往之情。</p><p class="ql-block">站在公园口,顺着小路走进风吹拂过路边的树林,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在一片冷潇的环境中,炸出了一片渲染,在与冷香怀抱后,就看见了花儿绽放了满树,与之同时是西湖也到了。</p><p class="ql-block">到了草地上,脚踩在稳实的土地上,小草冒了头,堪堪到了裤脚,小花与草儿们牵手,星星点点的夹杂在草丛中。如五彩斑斓的画一般,正如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一片生机。</p><p class="ql-block">抬头,湛蓝的天空如一块画布般的纯净,“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啊!”我感慨道,视线一转,我被那矗立着的雪峰塔吸引了目光,便顺着小路走,随着道路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少,原本狭隘的道路顿时宽敞起来,正如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到后面的“豁然开朗。”到了雷峰塔前,这庄严肃穆的建筑物似乎与周围的时空划开了界限制成一般历史气息。如在演奏一曲古乐曲,沉溺在历史长河之中,让我不禁想起白娘子与许仙那令人泣下的爱情故事。白素贞为报前世救命之恩贤青蛇化为人形,与许仙相恋成婚……</p><p class="ql-block">顺着雷峰塔的小路走下去,一面如镜子般的湖展现在我的面前是西湖。不得不说,苏轼要评价西湖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断妆浓抹总相宜。”这波澜壮阔的一面,让我发自肺腑的想要感叹上一句,“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而这开阔的平面,映下我的倒影,我低下头看了看,湖水澄清、透亮,这甘甜清澈的西湖水也怪不得鱼儿在这儿生活的快活,也怪不得白居易要写下“末能抛得西湖去,一半句留是此湖。”更不用说我,静静站在这湖前,仿佛被看透了心思,这透彻的湖水仿佛从不被任何一点污浊来污染般澄澈,可以洗尽一切污秽。</p><p class="ql-block">冷风吹来,掀起阵阵浪花,荡漾了我的心境,这让我不禁醉于这湖中,无法自拔。如刚刚诞下的婴儿,天真,我不知怎得,望着这西湖,湖如此透彻,它照射出了人的本性,把人们身上的黑雾驱散了,“西湖好,西湖妙,来到西湖瞧一瞧”这首歌儿在我耳边徘徊着,如此纯净的西湖,感谢你的治愈,我总认为这世间无宝,但你是现世的自然中的瑰宝,让我不禁陶醉,让我想我走出去,放下了一切,不再追究那些事物。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p><p class="ql-block">离去,踏过湖边,路过雷峰塔,穿过草地,随路边景物的倒退,仿佛时间的回溯,时空的碎片被我抓于手中,碾着,望向最初的本心,我回到了家,但心中却还留在此湖中。</p><p class="ql-block">走出去,我奔向了西湖,走出去我用这西湖冰凉的甘甜的湖水作良药治愈了心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过,就从未离开</p><p class="ql-block">——乌镇</p><p class="ql-block">806 刘禄露</p><p class="ql-block">“柳叶儿弯弯拂水花儿转,水花儿转转着小船摇,小船摇摇过石桥南…”耳畔回伴着欢快的小调,我来到了乌镇。</p><p class="ql-block">初入乌镇,零碎的阳光透过树叶 落在深棕色的木板桥上,折射出岁月的痕迹。走过一段小桥,碧绿的河水开始在我们眼前浮现出来,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的光点像是一只只蝴蝶。在水面上闪烁跳跃,让我们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小河边停靠着一艘艘小船,随水波飘摆 ,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穿过一段小巷之后,我们来到了西栅的草木染坊。一条条蓝色的染布带着不同的花纹,高高的挂在木架上,这是乌镇传统的花布,承载着乌镇人代代相传的智慧。蓝色的花纹衬托着淡雅的白色布料,随风轻轻摆动,好似天空中的蓝天白云,甚至与它融为一体。这时候,经过们都忍不住驻足仰视,感受心灵的恬静。</p><p class="ql-block">还没走几步路,王会悟纪念馆的大字就显现在我们眼前。刚踏进门,就看到王会悟女士的蜡像。她眼神坚定,看向远方,看着革命的道路。灯光打在她的经历介绍墙上,照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王会悟女士不仅是中国女性的标杆,更是中国人的标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王慧悟女士的书桌上,床上,书本上,诉说着革命的艰辛,流淌着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怀着敬畏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茅盾纪念馆。茅盾先生是从事文学革命的,还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手中的笔震撼了所有中国人。想到茅盾先生曾如此努力的奋斗过,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我瞬间觉得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又沉了些。</p><p class="ql-block">顺着小路的方向,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在耳边响起。我和伙伴们迫不及待地往前走,拐进了一条长长的古街。香喷喷的粽子、烤甘蔗,还有浓郁的桂花香的香气融为一体,勾画出了江南古街的人间烟火色。这时候走在小巷里,身穿汉服的女子有说有笑的从旁边走过,好像踏入了宋代的烟雨长巷,连空气中都染上了宋词的韵味。只觉自己沉浸在江南水乡的温柔中,交杂着诗意,交杂着数不尽的繁华热闹。街旁的小船游过将河面上的天空。倒影轻轻推开,留下一层淡蓝色的波纹,蓝天与河水相衬相映,原来江南的天空也是柔情似水的。朋友买的一张明信片。淡雅的风景画上有一行字——来过,就未曾离开。</p><p class="ql-block">“归时恰逢故城阳春三月天 熏风摇着酒旗茶幌遮人眼…”动听的歌声混合着醉人的诗意,展现出了江南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806高菲 时代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儿时的我只是漫无目的的读着,背着,不知西湖的美,也不知诗人的情。直到那日,我才领略了西湖的美景,是湖边垂柳,是脚下苏堤,是远处断桥,是湖面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地面,我从龙翔桥地铁站口走出,步行了一段距离便到了西湖。太阳刚刚冒出脑袋,清澈的阳光翻过云层,踏过白雾,与西湖水面来了个拥抱。微风带着些垂柳的清香,钻入鼻腔,连风都是青绿色的,生命的活力也渐渐显现。</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选择顺时针绕湖步行,感受石子路在脚底的触摸,感受湖面吹来的阵阵凉风。不一会儿便到了一个小亭子,踏过小径,步入凉亭。抬头远望,一座座青山环抱着西湖,蓝天与白云轻飘入画,相得益彰。水中鱼儿嬉戏,岸上人们驻足欣赏,不知水中鱼儿是否也在观望着岸上的人儿,与我们共享欢乐。</p><p class="ql-block">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直到到了西湖,这句话才算真正刻在了我的内心。离开凉亭,我继续走在绕湖小道上,身旁的树散发着翠绿的光,湖中的鸳鸯静静的在水上游着,惬意的感受浸满了全身,此刻的我情不自禁地任思绪在脑中环绕,徘徊……如果我是那一只鸳鸯,我定会游遍西湖,再选一块松软的沙土,在上面睡上一个下午,任风轻拍羽毛,任阳光洒满身体,洒进心里,带来温暖。我会去三潭印月,去白堤,去……不知不觉,我竟走到了断桥。</p><p class="ql-block"> 清风拂过湖面,激起阵阵涟漪,似被精雕玉琢的玉石,清澈且别有一番韵味。这阵风也许是从遥远的古时吹到了现在吧!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阵阵凉意,更是时代的涟漪。远处的断桥上站着一位英俊的男子与一位秀丽的姑娘,他们原本相爱,情思绵延,却因法海被迫分开,彼此惦记。他们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口耳相传。人人都知西湖的传说,知道那二人名为许仙和白娘子。</p><p class="ql-block"> 断桥不断,断的是二人肝肠,断的是二人情思,断的是心中念想。</p><p class="ql-block"> 行过断桥,也就来到了苏堤,传说苏轼被贬谪江南,为了百姓的安全,筑起了这苏堤。石块早已镀上了岁月的尘,却闪着历史的光。风还在吹,这时的风再一次将湖水掀起涟漪,我仿佛穿越时空,站在了苏轼对面,与他探讨西湖的水,西湖的柳,西湖的山……以及东坡肉的做法!不一会儿,风停了,我坐在长椅上,竟感觉时光流淌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了一个放松身心却有愧疚感,因一件小事没有干好就会不断自责的孩子,这个孩子不只是我,更是茫茫人海中大部分的人。可我们都忘了,这人生啊,好比西湖的水,清澈,美好,有时一阵风会带来“一波三折”。它可以容下几滴雨水,可以容下一座孤岛,它的容纳很广,就像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小。请放松下来,感受世上的水,风,阳光,像西湖一样,像水中鸳鸯一样,感受世界的美好,造就自己的个性与美,不必太紧张。</p><p class="ql-block">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再读起它时,脑海中涌现的是一位身着水波青绿色汉服,手中握着一杯龙井茶的女子——西湖。清风拂起女子似垂柳般的秀发,带来了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会旧友-----乌镇</p><p class="ql-block"> 806高煜洲</p><p class="ql-block">“青石小巷情思绕,乌镇雨中更妖娆。”尽管我已去过乌镇不下十次,但这位老友身上的吸引力仍不停让我注意到它。这次五一假期,我再次来到了这块风水宝地,一览美景。</p><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一股水乡的清新之意扑面而来,令我心旷神怡,我扫了一眼四周,不远处的湖边,一艘艘复古的乌篷船静静地横卧于码头边,等待着游客登上它们。东边,乌镇大剧院屹立在那,外形如莲花一般,再配上富有艺术感的三角玻璃,给人一种身处巨大莲群的既视感。我虽见怪不怪,但还是对接下来的行程产生出一些期待,不知有没有新的惊喜。</p><p class="ql-block">走了一会儿,隐隐约约闻到一股草木的芳香。原来,我们来到了草木本色染坊,走近去一看,一匹匹做工精巧、朴实淡蓝的蓝印花布晾着,不时随风飘拂,好似几位蓝衣女子翩翩起舞,引得周围人连连赞叹。屋内,一件件古老的仿制品映入眼帘,令我眼花缭乱。相比以前,这里被点缀得更加艳丽,更加丰富,也更加古老。</p><p class="ql-block">坐上乌篷船,我往后望去。随着船的前进,周围的景象如同放映胶卷一般开始变换起来,白墙黑瓦的建筑,街上喧嚷的人群,偶尔浮现的几棵绿树,无不讲述着水乡古镇所留下的历史痕迹,河面底下,一群鱼儿正欢快地嬉戏着,喜悦之意溢出水面,钻入我的心,使我喜悦到了极点,连船夫的提醒都没听见。</p><p class="ql-block">终于,我们来到了白莲塔。那白莲塔始建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一眼望去,古风附着在塔的表面。塔虽说是木质,也没有华丽的雕刻环绕在其周围,为它增光添彩。不过奇特的梭状阁式形状也是它的一大亮点。“两枝瘦塔破春天”正是对它凌云之姿的最好形容。仰望着它,我仿佛在眼前看见了一名纤纤淑女站在塔顶,手扶栏杆向远望去口中默念着:“夫君归期如何?”何时与君相见。</p><p class="ql-block">游玩途中,我买了一些乌镇定胜糕品尝,这可是乌镇特色美食,古代时用它保佑中举。我轻咬一口,熟悉的酥脆感令我仿佛身为状元游走在大街上,享受着世人的赞许。心中因游览而产生的疲惫慢慢消散。</p><p class="ql-block">如今,越来越多的古镇正在消失,但乌镇却仍旧为人们展现着历史的魅力,它是我们桐乡人所值得骄傲的,我们应为拥有这纯粹的历史水乡古镇而感到喜悦。如果让我选出一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哪怕选一万次,我也毫不犹豫地说出:“乌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桐庐山水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806班 陆修齐</span></p><p class="ql-block"> “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游历山水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的专属兴趣,而现如今平常百姓也常登山赏花,亲近自然。</p><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由于厌倦了长途旅行,我们便简单计划去桐庐找几个地方玩玩,四处走走。我们驱车来到一处别墅下榻,地处郊区,四面尽是山林,从高处望下便是富春江下游,别墅院子里有一池塘,池塘养了好多金鱼,大的小的皆有。我过来了,便朝我游来,十分灵动活泼。陶渊明在《小石潭记》中写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眼前的鱼儿们摇着尾巴,似乎在对我招手,我顿时明白了陶渊明为何可以一时忘记伤感。绿色充斥于我眼中,有高大的树木,风雅的盆栽,还有随风摆动的小草。可定睛一看,却瞧见有两条狗正躺在太阳下悠哉睡觉,我不禁感慨要是能像这两条无忧无虑的狗一样就好了,不用终日负着重担,只需沐浴于阳光下。我朝着后山走去,山里是幽静的,大树遮挡阳光,只剩下鸟儿们在开会。眼见有些许阴森,我便返回了。</p><p class="ql-block">休息片刻,下午三四点时,我们开车到附近一片私人茶田里去体验采茶。一进铁门,河流与茶田、蓝与绿交织形成的自然风景画映入眼帘。那绿直击人心,是夏天到来的呐喊。我往小丘上走去,贴近一看,那嫩嫩的小小的便是茶叶,表面被阳光照射散发着光芒,生机无限。我向茶叶捏去,又软又光滑,还不时散发着清香。霎时间,我的脑海里全是它们漂浮在茶杯中的样子,等待我去品尝。不一会儿,一袋茶叶就摘好了。随后我们向下走去,靠近河边。那里长着许多红果子,学名我叫不出来,都可以吃便是了。它们生在陡峻的土坡上,我踮起脚、攀着两旁的树枝才采到。果子个个饱满,色泽鲜美,火红的如烈日般。</p><p class="ql-block">我摘了些果子,穿过河,向回走去。半路上忽听见“咩”的一声,我环顾四周,忽然发现一只楚楚可怜的小羊羔奔跑在田野中,如同一搓云朵肆意移动,看上去绵绵软软,让人忍不住去摸。我追了上去,它还在不停咩咩地叫,我猜想它是不是在找妈妈。不一会儿,我跟着他来到一座房子前,原来那是片羊圈。它想要翻越栅栏进去,可一蹦一蹦尝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我隐约听见它在喊:“快来帮我”。我伸手推了小羊一把,它进去了。近处是白雪般的小羊,放眼望去,远处是绿色,河面是碧青的。微风拂过,树叶哗哗的响,风是甜的,夹杂着花香以及草木的自然气息。森林在向我呼唤,我朝他奔去,阳光洒下,遍地都是生机的光辉。多日来我心中积攒的疲惫全都与这春风一起吹到满山遍野去了。放眼长远,心至远方,无数心绪都已升华。我感叹自然的神奇,伟大的造物主幻化成多少美景,我感谢大地,感谢这一切。</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弥漫着淡淡茶香的房里醒来。吃过早饭后,我们便拿着昨天采的茶叶去向制茶师傅请教。不料师父看了却直摇头“你们这么一点点茶恐怕一杯都做不成。”我这才意识到这一袋茶叶烘干后是多么不值一提,也深深体会到一杯茶的来之不易——是多少人用汗水才采摘下来的。事后看着自己辛苦得来的茶,我都舍不得喝了。</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胜过一切。古人跋山涉水,只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大自然合二为一。领略过大自然的魄力后,旅途告一段落,但生命还在继续,就像永远不停息的鸟儿,生机勃勃的植物那般。每个人都应过好每一天,迸发出生命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80607 毕晨源 沈荡</p><p class="ql-block">沈荡,一个如诗般藏在江南水乡深处的小镇,它没有大都市的喧嚣繁华,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宁静韵味。</p><p class="ql-block">初入沈荡,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条宽阔的河道,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带,将小镇温柔的抱在怀中,河边杨柳依依,一阵微风吹过,一双双小手撩拨着河水泛起层层涟漪,似是时光的低语,贯穿整个沈荡,流淌着岁月的沧桑,与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向里走去,便进入了沈荡老街,沈荡贲湖老街,始建于明代,明天天启二年《海盐县途经》记载:“沈荡为大镇列廛王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质店、大贾往往而有。描绘的就是400多年前沈荡贲湖老姐的盛况。</p><p class="ql-block">路边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黛瓦,飞檐翘角。脚下是被打磨得光滑如镜的青石板路,它们或深或浅的纹理纹似是时光的指纹,石板路蜿蜒向前,犹如一条黑丝带,串起老街的往昔与今朝。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有卖传统的手工艺品的,有卖特色小吃的,更多的是卖手工文创冰淇淋的(18元一个,挺贵的)</p><p class="ql-block">走进一家小吃店,点上一份沈荡特色烧卖,薄薄的皮里裹着鲜嫩多汁的肉馅,沾着醋咬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上一段就能看见《胜利饭店》,《许三观卖血记》曾在这里取景,它低矮而古朴,屋顶上有一些杂草,店面不大,有着木质的格扇门和窗户,门前有一棵粗壮的香樟树,充满了宁静又热闹的气息,店里就78张桌子,在外面等待吃饭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人太多了,我和爸爸妈妈就没有去,但在外面望一眼,仿佛看见许三观攥着皱巴巴的卖血单据,指尖还残留着消毒水的气息。那些被生活压弯脊梁的日子里,他无数次走过这条走廊,用滚烫的鲜血兑换儿子的药钱、全家的口粮。每次攥紧钞票走出大门,他总会拐进街角的小饭馆,猪肝的焦香混着酒香在暮色中飘散,这不仅是对身体的犒劳,更是对精神的慰藉,生活的荆棘或许会刺痛掌心,但只要心中还燃着期许,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碗"炒猪肝",在微醺的暖意里,继续走向黎明。</p><p class="ql-block">穿过石桥,有几只稀稀疏疏的小船在河里划着,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宁静悠闲。</p><p class="ql-block">向前看,是悬壶堂咖啡馆,这里曾经是中药馆,所以店内保留了斑驳的中药柜,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又融入了现代元素,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又时尚的氛围。</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沈荡每个角落,给小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河水被染成了橙红色,与岸边的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时间也放慢了脚步,小镇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p><p class="ql-block">汽车缓缓驱动,离开了这里,但在心中的沈荡长久的留在心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806 朱辰逸 25 </p><p class="ql-block"> 我差点以为我回不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在昨天,5月2日,窗外阳光明媚,微风习习。这时,妈妈过来跟我说:“走,我们去爬山!今天我们去爬的山,叫做……”“ 叫做什么?”“葛岭仙境!”</p><p class="ql-block"> 葛岭仙境位于德清县莫干山南麓,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与一体的旅游胜地,每个景点都充满了神秘感和自然之美。是徒步挑战的绝佳地点。我听到“徒步挑战”这几个字,不禁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 在收拾好各自的装备后,一群人便出发了不多时就来到了山脚下,整座山一片碧绿,鸟叫猿鸣声从山中传来。望着美丽的景色,一行人兴致勃勃地进了山去,翻过了几个小山丘,便到了财神洞,洞口还有小溪潺潺流过,洞内阴凉,石壁是湿润的,仿佛刚有水流过。几缕青苔爬上石头,嫩绿嫩绿的。我们在此乘凉,歇了歇脚,便又继续深入。在翻过了几个小山头后,我们在一处停住了,“前面没路了”,难道要从这个左边的山谷滑下去?这一个大坡倾角有60多度,地面平滑,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根竹子长着。在上面山谷一眼望不到底,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滚落下去,我们看了都心生寒意。</p><p class="ql-block"> 爸爸第一个带头下去,他走几步便抱住一根竹子,接着又向另一个竹子俯冲下去,再抱住了它,稍有不慎就可能滚将下去。我受到启发,也学着下了去。就这样,一个接一个,排成了一条长龙。在经过十几分钟的奋斗后,终于看见了山谷,山谷里阴沉晦暗,在几棵参天大树的笼罩下,隐隐传来佛堂的钟声,一阵阵寒意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p><p class="ql-block"> 到了下面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便从一边的林荫小路爬了上去。不多时,便来到一处观景台,山间明明清凉但到了台上,阳光洒落下来,让人燥热难耐。脚下就是万丈峭壁,我不敢多看,向远处望去,不由地呆住了。哇,四周群山绵延起伏到天边。山上绿树茂盛,像给山铺上了一块巨大的绿垫子,山上的一块巨石十分引人注目。石头形状奇怪,犹如一位仙人端坐在山中远眺。山脚下,便是小村庄。又看了一会儿,我们便从一条小路又进了山。山势忽高忽低,我们已经到了海拔500多米的地方。脚下都是泥路,没有一步路是好走的。走了约莫半小时,呼吁一块巨石拦路,上面垂下几个绳子,显然是要叫我们攀岩上去,我们手脚并用,爬了将近10分钟,才到了大岩石的顶端。</p><p class="ql-block"> 又走了一会儿,便进入了一片竹林。竹林里阴天蔽日,不能见到半缕阳光。路还算好走,有的竹子在前几年被砍倒了,或横架在别的竹子上,或弯七竖八的随意堆放着。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到,我们现在把爬山当做一种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娱乐活动。再想想,那些住在山中的小孩子不都是每天为了上学而爬山吗?难道他们是每天都在做娱乐活动吗? 他们多么想走出这大山,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去上学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才对,山中的孩子不惜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去上学,我们生活在城市中,更应当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爱葛岭,谢谢你让我学会了这么多。让我学会了坚持,让我学会了珍惜。</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806 黄哲桐 </p><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间,因时间充裕,所以家人们便准备带我去三味书屋看看,看看鲁迅先生曾经上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穿过青石板铺就的鲁迅故里,来到藏在深处的三味书屋。粉墙黛瓦间,竹丝台门的门框上"三味书屋"四个金字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百年前的朗朗书声。</p><p class="ql-block"> 跨过高高的门槛,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堂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正下方是一副鹿拴在树上的国画。一旁是寿镜吾先生的画像。先生身着长衫,目光温和而深邃,却不怒自威,周围透露着严厉的气场,仿佛正透着画框注视着每一个来访者。堂屋正中还有鲁迅先生的座位,相传上面刻了个“早”字。</p><p class="ql-block"> 堂外墙上对联"至乐无声唯考悌,大羹有味是诗书"静默舒展,墨迹虽已淡去,却依然能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绕过屏风又来到鲁迅书桌,看着“早”字刻痕已被岁月磨得微凹,却依然清晰可辨。指尖轻轻抚过那道痕迹,仿佛触到了少年鲁迅因迟到而刻下的决心,触到了旧时光里的自律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书屋后方有个小园,虽不及百草园葱郁,却也别有一番意趣。几杆修竹在风中沙沙作响,石桌上布满青苔,角落腊梅树虽未开花,却自有一番风古。想起文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眼前仿佛浮现出孩子们偷溜到后园折腊梅、寻蝉蜕的身影。阳光透过疏疏落落的竹叶洒在地上,光影斑驳间,引发对旧时间快乐时光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回到堂屋,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线装古籍,《世书》、《五语》的封皮泛着成旧的光泽,寿镜吾的书桌上,砚台里似乎还残留着未干的墨迹,笔筒里的狼毫笔杆上,“戒骄戒躁”四字已被磨的发亮,这里没有百草园的活泼热闹,却有着对知识的敬畏。 </p><p class="ql-block"> 临离开时,仿佛明白了"三味"的含义,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味书三味。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智慧,早已化作文化的基因,静静等待着懂得的人来寻访。</p> <p class="ql-block">游黄山</p><p class="ql-block"> 806 韩语朵 </p><p class="ql-block">早就听闻黄山的壮美景色,终于在一个个假期,我有机会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启一场难忘的黄山之旅。</p><p class="ql-block"> 刚到黄山脚下,抬头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天然的水里画。山脚下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大山。我怀着满心的期待,开始了登山之旅。</p><p class="ql-block"> 延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路边的奇松形态各异,有的像凤,展翅欲飞,有的像龙,蜿蜒盘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迎客松了,它伸展着双臂,仿佛在热情的欢迎每一位游客的到来。他扎根在悬崖峭壁上,枝干苍劲而有力,针叶翠绿欲滴,在风中展现中顽强的生命力,我不得感叹大自然的免斧神工,竟能型造出如此独特而美丽的松树。</p><p class="ql-block"> 随着的海拔的升高,景色也越发壮现,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山体的岩石纹理清晰可见,像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山间的云海更是令人惊叹,那一片片洁白的云雾如同棉花糖一般翻腾涌动,有时候,云海会把山峰完全包裹起来,只露出山间,宛如一座座海上的仙岛。有时候,云海又会在山峰间穿梭流动,像是在进行一场神秘的舞蹈,我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感觉自己变得无比渺小,而眼前的美景却又无必宏大。</p><p class="ql-block"> 继续向上攀登,来到了莲花峰,这里是黄山的最高峰,攀登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当我站在顶峰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壮丽景色,连绵的山脉尽收眼底,云海在脚下翻腾,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我张开双臂,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和大自然的赏赐,周围的游客们也都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p><p class="ql-block"> 在下山的途中,我还看到了黄山的温泉,那温泉的水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的热气。据说黄山温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养功效,让人在疲惫的登山之后能够得到放松和舒缓。</p><p class="ql-block"> 这次黄山之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每一处景色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吧。它用无尽的美丽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在旅途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世界的广阔。</p> <p class="ql-block">舟山行</p><p class="ql-block">806吴嘉悦</p><p class="ql-block"> 海山微茫而引见碧落无涯而浮沉。徐霞客笔下的浙东山海,此刻正在我脚下蜿蜒。 </p><p class="ql-block"> 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整个舟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漫步在沙滩上,脚下的细沙如同柔软的绸缎,海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凉爽与惬意。蔚蓝的大海与天空交相辉映,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海。海水如同一位活泼的小男孩儿似的跳跃不定,形状不一的石子与几尾鱼儿都能清晰可见。海浪轻轻地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海风拂面而过,带来一丝丝凉爽,让人感到无比舒适。我轻嗅着空气中微腥的海风,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一条鱼儿在这里畅游。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渔船正缓缓驶过,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过中饭,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山间的绿树郁郁葱葱,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从车窗上探出头来,看见山涧小道蜿蜒盘旋着伸向远方。到了牛头山,我们下车开始步行。它因形状宛若向大海探首汲水的牛头而得名。这座山形似卧牛,头部微微昂起,仿佛在眺望无垠的大海。它望的是如此的深沉,仿佛那一头有它向往至极的幻境。我沉默着,努力去触及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间林木葱郁,石阶蜿蜒向上,青苔点缀其间。半山腰处有一方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整片海湾尽收眼底——碧蓝的海水拥抱着金色的沙滩,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彩画,让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越往前开,就越朦胧,云雾飘渺好似人间仙境。突然,如鸣佩环的水声隐隐传来,令我心中为之一震。忽地,瀑布现入我的眼帘,它从高耸的山崖上倾泻而下,溅起朵朵晶亮的水花。水流之湍急,声势之浩大,我闭上眼,竖耳聆听自然界的怒吼。我站在瀑布前,感受着水雾的清凉和湿润,聆听着瀑布的轰鸣和回响,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那深山幽谷里 ,那苍翠挺拔的树木屹立其中,汹涌湍急的泉水飞泻而下,生机勃发的青草拂过脚边 ,野花星星点点缀于其间。那就是大青山!</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夕阳将海水染成金红色,牛头山的剪影则愈发深沉,一明一暗,构成最动人的黄昏画卷。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被五彩斑斓的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海面上的渔火与天空中的繁星遥相呼应,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舟山的海滩上燃起了篝火。游客们围坐在篝火旁,欢歌笑语,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我抬头仰望星空,繁星点点。星星映射,仿佛我的眼中装满了整个星空。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舟山的魅力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舟山的山海之美,正如它的渔网,它用秀丽的山水编织成一张温柔的网,网住了所有过客的惊叹与眷恋,让人沉醉其中,不愿意离去。他真正诠释了人类的文明高度不在于征服自然,而是融入自然,和谐共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