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4号天气晴朗,熏风解愠,我们来到了位于绍兴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的大禹陵,主要看大禹纪念馆,寻根华夏文明,邂逅千年治水,让外孙女了解历史,产生教育意义。走进景区我们朝着纪念馆方向走,远远就看见一条宽且长的通道,顺着通道拾阶而上,登上高高的大平台,眼前便是一座形如鼎且大气磅礴的建筑——大禹纪念馆。纪念馆屹立在水中,与会稽山脉、祭禹广场、山顶大禹像相互呼应,连城一片,恢宏大气。</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进入馆内,场馆正中的巨型铜幕墙上有禹治洪水、铸九鼎、定九州等内容,是夏商周青铜文化在现代科技手段下的再现。更引人瞩目的是大禹雕像,他手持治水工具,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远方,思考着如何治理肆虐的洪水。雕像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不禁对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乘扶梯而下,地下一层是展馆的精华所在,内部庄重神秘,如同宫殿,让人瞬间从现代穿越到了远古时期。灰色石砖墙壁,铜制壁灯,光线温润;抬头仰望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穹顶引入自然光,光影斑驳,给人深邃神秘之感,站在穹顶之下,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奥义。</p> <p class="ql-block"> 展览空间有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大禹的家世与治水伟业。开凿龙门,疏川导滞,修建堤坝,用智慧和汗水跟洪水搏斗,一件件艰难的小事,最终成就了大禹治水的伟业。特别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舍小家为大家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我们。第二展厅讲述了立国始祖,禹葬会稽,四海禹迹等内容。如获得治水经典,助其疏浚河道治理洪水,治水成功后在会稽山大会诸侯,论功行赏,封禅于会稽,象征着大禹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大禹晚年又来到后会稽山大会诸侯,因年事已高,过度劳累,病逝在会稽山并安葬于此,故有了如今的大禹陵。第三展厅介绍祭祀、歌颂大禹故事,如大禹庆典活动从1995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每年谷雨时节,大禹后裔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代表齐聚祭禹广场祭祀大禹,主要祭品有猪、牛、养三牲,是中国古代祭祀黄帝最高规格的礼仪。第四展厅未开放。</p><p class="ql-block"> 总之,纪念馆的各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雕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参观让孩子也让我们大人们进一步了解到大禹不仅是一位治水英雄,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会稽山纪念馆也不仅是一座纪念大禹治水功绩的场所,更是一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初夏的会稽山空气清新宜人,馆外景色古朴庄重,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地上,错落有致地坐落着几处古建筑,宛如一幅历史画卷,显得宁静而深远。阳光透过古树枝叶的缝隙,斑驳的光影洒满青石板路,我们踏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来到了百鸟乐园,买了喂鸟的食粮,外孙女拿着食物和各种鸟们互动玩耍,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 返程时我们从长长的神道走出,神道两旁松柏茂密苍郁,高大挺拔,像忠诚的卫士和十二神兽一起守护着这片圣地,走在神道上我的心仿佛也被这块圣地净化了一样平静舒畅,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归。</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9号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