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之旅(二)一一边城镇

随缘

<p class="ql-block">边城,是我此次湘西之旅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为一本书,爱上一座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以湘西为背景,勾勒出一段令人心醉的故事。自2017年与同事去凤凰古城时,想去边城看看而最终没去的遗憾,这次终于如愿来到边城,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看因沈从文而闻名的湘西最有文学气息的边城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约下午3点多,我们从松姚县出发,启程直驱边城茶峒古镇,办好住宿,就去茶峒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湘西最有文学气息的地方,是因沈从文而闻名的边城茶峒古镇。</p><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距花垣县县城25公里,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边城茶峒景区所在地花垣县边城镇。</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茶峒景区被湖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茶峒,茶峒是苗语地名 ,茶在苗语中意指汉人,峒在苗语中意为山中的小块平地,顾名思义,“茶峒”即为“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茶峒镇(今边城镇)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 ,同时也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是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沈从文先生把茶峒古镇优美的风景、淳朴善良的风俗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湘西特色吊脚楼、天河水街、翠翠岛、沈从文旅居地、刘邓大军渡江指挥所、古码头、官道、拉拉渡、游船、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旧址、边城美食街、三省观景台等。</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茶峒由于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便是兵家要塞。1802年,这里建成了一座石堡城,全以青石筑成,坚固巍峨。史料记载,当年茶峒协副将围山筑城,设东南西北四门,门楼上各有四座炮台,四百二十个垛口;设协台衙门,火药局,武器局等,开启了茶峒文武同治。古城墙和清水江作为一道防卫屏障,有力的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地区的繁荣昌盛。如今,石堡城仅存一面城墙和五个城墙垛子。</p> <p class="ql-block">因沈从文而闻名的文学气息的古镇,指示牌都充满文艺气息。</p> <p class="ql-block">随着指示牌指引,我们去古码头,乘拉拉渡去重庆洪安边城看看……</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31日,茶峒古码头入选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茶峒古码头 是茶峒古镇的中心地带,也是欣赏古镇美景的绝佳地点。站在码头上,游客可以欣赏到对岸洪安古镇的古朴风貌,远处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江面上轻舟泛起,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清晨的茶峒古码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江面上的薄雾和远处的山峦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茶峒古码头不仅是一个观赏景点,也是游客体验当地生活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乘坐游船,听着船桨划水的声音,欣赏两岸的吊脚楼和山水风光,享受悠闲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北门码头不仅是花垣西进川、黔的必经要道,也是川、黔东屏物资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市场。战争期间,这里由于地势偏远,远离战火硝烟,远近商客大量涌入,一度造就了解茶峒的繁荣景象。战火熄灭后,外来的商户、师生、难民,都如烟云般慢慢散去。如今,茶峒的繁华只能从寻常巷陌,茶峒人家精致的雕花门窗以及古朴油亮的曲尺柜台中追忆了。</p> <p class="ql-block">边城人都靠水生活,他们将一根钢缆横跨江面固定在两岸,拉船人坐在船头,手持带有凹槽的短木棒,在钢缆上一卡一拉,船就顺着钢缆缓缓驶向对岸。这种不挂帆、不用桨的“渡船”被称为拉拉渡。</p> <p class="ql-block">拉拉渡,是边城茶峒的一大特色 。在《边城》中,翠翠和爷爷就是靠着这拉拉渡,为过往的行人提供着便利 。如今,乘坐拉拉渡,不仅可以体验到这种古老的渡河方式还能欣常到两岸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乘拉拉渡,从湖南到重庆只需要两元船票,中午在湖南吃苗餐,晚上在重庆吃火锅,真是美哉!你可以住在湖南,吃在重庆,玩在贵州,体验不一样的旅行乐趣。</p> <p class="ql-block">《山海经》:“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洲城下”“沅水出象郡镡城西,东注江,入下嶲西,合洞庭中”。文中“白水”,与沈从文笔下“白河”,属酉水流域,流经茶峒之河,如今称“清水江”或“花垣河”。清水江,是茶峒灵魂,发源贵州梵净山,经重庆秀山、花垣茶峒,至保靖入酉水。</p> <p class="ql-block">茶峒景区,是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境内的旅游景区,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洪安边城旅游区隔清水江相望。</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古老的拉拉渡,从茶峒去往洪安,体验了一下这种独特的渡河方式,大约十五分钟就来到洪安边城,来重庆的边城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洪安边城,位于重庆秀山县东南部,是重庆、湖南、贵州三省交界之地,被誉为“渝东南门户”,也是沈从文笔下《边城》故事的原型地。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宝地,更是民俗文化的聚集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秘。不仅承载着《边城》的文化底蕴,还有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刘邓大军曾在此设立前线指挥部。古镇内保留有土家族和苗族的,传统建筑﹣吊脚楼,展示着土家苗寨的独特文化。</p> <p class="ql-block">洪安边城文化邮局占地100余平方米,布局精致,分为文创销售区、图书销售区和宽敞的休息区。这里汇聚了各式邮政文创产品、边城特色图书以及精美的明信片等。</p> <p class="ql-block">洪安边城文化邮局二楼休息区坐会儿,看看有关沈从文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碑文</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是一九四</p><p class="ql-block">九年六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和第二野战军刘、邓首长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为解放大西南而组建的一支以老红军、老干部为骨干,以沪、宁、苏、皖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干部队伍。</p><p class="ql-block">西南服务团成员随刘、邓大军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满怀忠贞报国之心、肩员开辟新区、征粮剿医、接建政权、巩国政权的历史使命。踏上了进军大西南的征途。</p><p class="ql-block">西南服务团秀山中队,随刘、邓大军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九日胜利到达秀山,接管创建了巴蜀大地第一个县人民政权,有八十三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秀邑边城,洪安古镇,见证了解放大西南的历史风云,留下了伟人和先烈的足迹,谱写了辉煌的史诗。时值共和国六十华诞,为仰箭辈之伟业,留浩然之气永存,激励后人之壮志,兹倡建此丰碑,典礼奉立,勒石以铭。</p><p class="ql-block">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庆西南服务团团史研究会</p><p class="ql-block">二OO九年十一月六日</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省界碑处,轻松实现“一脚踏三省”,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奇妙体验,在别处可很难得。</p> <p class="ql-block">清水江的柔波与山影,路牌作笺:“等风等雨我在边城等你”,我以树下驻足的盼,候一场踏波而来的相遇,让三省交融的江景,晕染成共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看到两人笑得合不拢嘴的照片,想不起当初在说什么,笑得这么开心。</p> <p class="ql-block">落日渐变的墙,笔锋发墨的字,行人路过,撞进沈从文笔下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行于“边城”墙侧,岁月在墨色里流淌,脚步轻轻,怕惊扰了这方诗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人来去,“边城”二字,成了旅途中最生动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水墨“边城”下,两人走过,像把山水故事,走成了生活里的一行韵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对身影,穿过橙黄落日与水墨大字,把三省交融的边城故事,走成眼前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她在湖南看,你在贵州听,我在湖南喊,—脚踏<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省,鸡鸣醒三边,</span>我们都在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你也快来体验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洪安边城,通过湖南与重庆相连的茶洪大桥回到茶峒古镇。</p> <p class="ql-block">渝东南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洪茶大桥,一桥连接两省。两端分别立有“渝东南第一门”(重庆侧)和“湖南”字样牌坊(湖南侧)。步行仅需几分钟即可跨省抵达。</p> <p class="ql-block">茶峒镇,与贵州的迂驾镇、重庆的洪安镇三地交界,因清水江蜿蜒流经形成独特的“一脚跨三省”地理特征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的茶洪大桥。</p> <p class="ql-block">从洪安边城返回茶峒古镇已是夜幕降临,灯火阑珊,茶峒的夜景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拉拉渡尝试了,洪安边城也逛了,晚餐不能凑合吃。</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11日),我们继续在茶峒景区走走……</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质朴的人们,清清的河水,青青的石板路,油粑粑、拉拉渡,独具一格的吊脚楼、一脚踏三省的石碑、江边矗立的白塔住着翠翠和爷爷及小黄狗……</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一脚踏三省石碑,网红打卡地。昨天游人很多,凑合着拍,今天清晨人稀少,随性拍。</p> <p class="ql-block">边城茶峒没有其他古镇那种繁华与喧闹,更多的是一份宁静与真实。</p> <p class="ql-block">茶峒,沿着河岸,古老的吊脚楼依山而建,木质的结构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坚固,透出古朴的韵味。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骑马翘角、飞檐斗拱的古民居,还有保存完好的城墙等历史遗存,见证着边城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作为小说《边城》的原型地,边城充满了文艺气息。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古老的吊脚楼错落有致,耳边似乎还能听到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洗净尘埃的田园中,爱是透明的,连惆怅也有了淡淡的暖人的情味。</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这些充满文艺气息的词句,恰到好处地展现在眼前,给古镇增添了无限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翠翠岛是清水江中的一个小岛,岛上立有一尊雕塑,一位苗族少女扎着大辫子站在石头上,向远方凝望着,仿佛在等待着她的心上人。她的身后,跟着一只黄狗。这是有名的翠翠塑像,由湘西籍著名艺术家黄永玉雕塑,复活了《边城》中的翠翠形象。</p> <p class="ql-block">翠翠岛,是为纪念《边城》中的女主角翠翠而建 。岛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站在岛上,眺望远方,清水江的美景尽收眼底 。江面上,小船悠悠,渔夫们撒网捕鱼,一片怡人的景像。</p> <p class="ql-block">据度娘介绍,2013年花垣县融资2.8亿元打造“书里边城”,依据小说的描述,先后在边城镇建成了翠翠岛、中国边城百家书法园和白塔。书法园中有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边城》小说全文,白塔则与电影《边城》中白塔外形一致。</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上岛看看。</p> <p class="ql-block">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渡江指挥所位于湘渝交界的清水江畔边城茶峒古镇。为再现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的光辉历史和艰苦历程,在当年的渡江前哨恢复重建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渡江指挥所。指挥所以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茶铜渡江历史事件为基础,以图文并茂、实物并举的形式,讲述了渡江前后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刘邓大军在茶峒期间,克服各种困难,军民同心,不断创造奇迹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慢步边城茶峒古镇,感受当地优美的风景及少数民族风情文化。</p> <p class="ql-block">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要有个巢。这是翠翠爷爷对翠翠说的话。</p> <p class="ql-block">看见台阶上的“边城”二字了吗,红漆醒目,笔力雄浑,带着古朴厚重感,与身后中式建筑、山水背景相融,传递出边城特有的人文韵味与历史沉淀,仿佛在无声诉说沈从文笔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太有创意了,我要为设计者点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步伐轻重交替如节奏感十足的音符走在台阶上,裙摆或裤脚随步幅扬起微澜,膝踝弯曲间藏着肢体的流畅弧线,恰似流动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脊背挺直时的优雅从容,拾级而下的坚定姿态,都在方寸台阶间勾勒出独特的气质轮廓。</p> <p class="ql-block">在台阶上稍媳或在台阶上行走的姿态与台阶构成的场景,都是独有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边城的景色如诗如画,河水清澈见底,绿得让人沉醉,沉醉在那片宁静、静谧的天地。清水江穿流而过,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将两个古镇温柔环绕。周边山峦叠翠,青山如黛,与清澈的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翠翠居是沈从文《边城》小说故事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在边城茶峒,还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 白塔 。白塔矗立在山顶,远远望去,十分醒目 。在小说中,白塔是翠翠和爷爷生活的见证,也是边城的象征 。登上白塔,俯瞰整个边城,只见山峦起伏,江水如带,古镇的全貌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你仿佛能感受到翠翠和爷爷的生活气息,也能体会到沈从文先生笔下那份对人性美和自然美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白塔不仅是沈从文《边城》小说中重要的古老建筑,还是翠翠的少女心事和真挚的情感载体。白塔的每块砖石都承载着书中的美好故事,象征着纯真的爱情和亲情。</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在茶峒古镇的旅居地。</p> <p class="ql-block">等一城烟雨,只为你</p><p class="ql-block">渡一世情像,只和你</p><p class="ql-block"> ——边城</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茶峒景区,了解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及欣赏到了诗情画意的边城。再去下一站:八面山看看。</p><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p class="ql-block">手机随拍于2025年5月10∽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