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 style=""><b><i>绵绵青山祭英灵</i></b></font></h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来到沈阳停留一下是想看一看老婶,另一个是想看一看老叔。<br> 自从2018年5月下旬以来就没有见到他们,其间经历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疫情之难。我因在异域访亲受阻,瀚海相隔,身不由己,难得见面。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年多。<br> 这七年中乐观坚强的老叔经不住疾病的蹂躏于两年前去世。老婶也进入了耄耋之年,在沈阳浑河边一间不缺少阳光的房间里颐养天年。<br> 生命历程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有的人活着活着就变成了一棵大树,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一道霞光。<br> 我们在浦江苑的一家酒肆见到老婶的时候,她满面笑容的拉住我的手,紧紧攥住不肯松开。<br> 都说时光是把无情的雕刻刀,可在老婶面前似乎也显得无能为力。老婶的脸上看不出折皱,光滑的面容像一面镜子。笑起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四处都流溢着春风。<br> 此时的塞外大地还料峭春寒。我居住的黑龙江还时而有瑞雪在纷纷扬扬飘洒,江面上跑着冰排。而沈阳的浑河已经融化成一匹湛蓝的锦锻。河两岸桃花绽放,柳绿如烟,春意盎然。<br></h1><h1> 把酒倒满杯子后,老婶主动提了酒。语言不多但是听着让人动容。她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热情的火焰,温馨的话语驱散了夜间的风寒。</h1><br></div> <h1></h1><h1> 老婶用句时光如流水概述了生命的暂短过程,描述的富有哲理。每个人都在人生的旅程中奔波,左手经验丛生,右手教训纵横,可谓历尽沧桑。<br> 人的一生无非只做了三件不大也不小的事情。风风雨雨养家糊口,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最后又不知不觉把自己变老。<br> 老婶从来没有对我们讲述过她的光荣经历,殊不知她也曾经当过兵,扛过枪,跨过鸭绿江。<br> 而今和一支画笔相依为生,气定神闲的在灯下描着龙,画着凤,涂抹着霓虹一样的色彩。尽管画作还有些稚嫩,但每一个舞文弄墨者的心里不是装着春天呢?<br> 我衷心为她祝福!</h1><h1> 老叔是我们家族的骄傲和自豪。他一生身穿国防绿,一世倾注报国情。他身材伟岸,气韵生动。面容温和,不入俗流。乐观豁达,大气包容。如果让我用一句话形容他,那就是他结结实实的高大身材从来都是挺直的,不曾有过一丝弯曲。<br> 在我少年的认知中,毛主席最亲。他老人家几乎像神一样存在。人民爱他是发自内心的。我们最常唱的一首歌就是那首《东方红》。我曾几次去韶山看他,那里似乎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h1><h1> 每次去毛主席的紫铜雕像前瞻仰他的神彩,我都要买一束凝着露水的黄菊花,神色肃然的敬献在他老人家的面前。这时,耳边就响起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方言: 伢子们呀,你们都要茁壮的长大。</h1> <h1> 我还会专程到橘子洲头追寻他的早年足迹。青年俊朗的毛泽东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一首气韵悠长的诗篇:“沁园春-长沙。”时至今日我仍能一字不差的顺咏而出。<br>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r> 我曾在天安门见到过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神彩奕奕的站在城楼上向受阅方队频频招手,浩荡的队伍里就藏着小小的我。<br> 那时我们还处在豆蔻年华的火热年代,充满激情和狂热。时过境迁,山河巨变,万象更新,如今人民依然像敬神仙一样敬仰着毛主席。<br> 在我少年的认知中,老叔离我最近。在建国初期的时候爷爷病逝了。老叔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回国休整,专程赶回家乡为爷爷送葬。那时我刚刚两岁左右,在瑟瑟的秋风中惊恐的像一只麻雀。<br> 爷爷入殓的时候,前来送行的亲人们禁不住悲哀失声,吓的我紧紧抱住了老叔。以后若干年里这种亲昵的感情始终伴随着我长大。<br> 老叔是我一生中仰慕的榜样,也视为心里最亲近的人。近到离他似乎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这层玻璃就是彼此的距离。不远但很透明,不会模糊他的音容笑貌。<br></h1> <h1> 老叔在大连寄居的那个时候,我的儿子恰好也在这座海滨城市求学。每到周末都在叔爷爷家度过,两位长者给予了孩子细腻的照护。<br></h1><h1> 后来儿子远涉重洋在海外工作和生活,也时刻没有忘记他们曾经给予的悉心关怀,时常提起而感慨万千。<br> 老叔离世的时候,我们无法赶回来送上老叔最后一程。我们在家设了个简朴的灵位,寄托着我们无尽的哀思。儿子特别献上了一束新鲜的黄菊花,躲在一边抹着眼泪。<br> 我们人生中一个高大的身影消失了,顿觉眼前的世界一片迷茫。就像身后的一堵墙坍塌了,就像头顶的一盏灯熄灭了。<br> 毛主席是一个伟人,同样,老叔在我的心里也是一个伟人。伟人并不是高不可攀的。<br> 只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贡献都可称为自己心目中的伟人。就像每棵青松高矮不同,但都有红梅一样的品质。<br> 此时,老叔静静的安息在距沈阳市不远的蒲河永乐青山中。我们去凭吊他的时候,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我们抱着一束鲜花,怀着一腔崇敬来到了老叔的墓碑前。</h1> <h1><p></p><p> 山谷里很幽静,只听到一声声布谷鸟在催春。杨柳依依垂连在水面,碧草茵茵有露水在莹闪。这又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大自然呈现着勃勃生机。<br> 我们把鲜花献给他,喃喃细语向老叔倾述着心中的思念。告诉他我们刚刚把父母送回到了故乡,让他免去心中的牵挂。<br> 父亲是他的三哥,他们哥俩感情深厚。彼此密不可分,一生视为至亲,乃是兄弟之情可歌可泣的典范。<br> 父亲去世后,老叔一直记挂着父亲最终的归宿。母亲嘱咐我们让父亲等着她一起回家。母亲在她97岁高寿的时侯安祥离世,父亲等了她漫长的39年,才实现了他们一起回家的夙愿。</p> 如今,大伯走了,二伯走了,姑姑走了,四叔走了,五叔走了,父亲走了,连最小的老叔也都走了。一叶家族的历史划上了句号,他们都成了璀璨天海里的一颗亮晶晶的星星。<br> 到了将要向老叔告别的时候,山谷间送来一阵阵花香。这才发现墨绿的山峦间已经是粉一处,紫一方,处处流金溢彩。原来是早春的金达莱正在悄然的绽放。<br> 绵绵的大青山里再也藏不住春天了。有英灵守候着的这一片热土,依然从春天开始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人间故事。<br><p> 这个世界美丽易碎,但不必惊慌。未来的主人公一定会巧妙的编织精彩情节,续写着更加华丽动人的美好篇章……<br> 一起等待吧!</p><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年5月17日</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插图: 林雪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审正: 梁 刚</span></div></h1> <h1>李云迪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有多篇散文入选中国年度散文排行榜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 、出版四部文集 。散文集《野樱花之谷》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集奖, 诗集《穿过高加索的河流》获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奖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