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尽在不言中

阅香书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代人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而成年人的解压方式,不能大吼大叫、无所顾忌,不能歇斯底里、任性妄为,也不能像“祥林嫂”一样,一遍遍拆开自己的伤口,展示给人看。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独处、沉默,不说话、不交际,要么看看风景、听听音乐,要么看看书籍、写写画画;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自己排解自己、放空自己;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苦笑着告诉自己,一切尽在不言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用心去观察,你总能在公园长椅上遇见这样的剪影: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解开领带,望着被晚霞染红的天空发呆;背着背包的大叔坐在梧桐树下,闭着眼睛,耳朵里塞着耳机,满脸凝重;银杏树下,有人用脚尖在丈量落叶的脉络,仿佛在解读自然的密码;举着手机在拍照的女子追着光影奔跑,镜头里盛开着五月的栀子花……这些或静或动的身影,在都市的褶皱里构筑起一个个透明的茧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许岁月让人渐渐懂得,真正的解药不在推杯换盏的喧嚣里。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躺在陶罐中晒太阳,当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时,他只说:"请别挡住我的阳光。"这种澄澈的孤绝,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笔下化作木屋檐下的雨声,在陶渊明的东篱下凝成带露的秋菊,在苏东坡筑起的堤坝上看三潭印月将湖水裁成碎银……当全身心融入大自然,我们恍然懂得,山水才是永不倦怠的倾听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艺术也恰似温柔的手,可以抚平内心的伤痕。当达芬奇在解剖室里彻夜描绘人体血管时,那些精密交错的线条何尝不是对焦虑的梳理?普鲁斯特用玛德琳蛋糕的气味重构起记忆的宫殿,梵高将星空旋成金黄的涡流……地铁里戴着耳机的下班一族,或许正让肖邦的夜曲洗去满身疲惫的折痕;美术馆驻足在各幅画作前的观赏者,油画泛着的波光正在熨平他们额上的皱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论是大自然的能量,还是艺术的力量,默默地为我们筑起一幅幅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温柔铠甲。我想,此刻的静默不是逃避,而是将灵魂安置在恰当的刻度,等待满血复活,再次前行。当霓虹渐次亮起,那些被晚风抚平的灵魂,正带着星光修复的裂痕,重新走进人间的灯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