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里我追随着你

Cqn

作者王侠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延安我想你</b></p><p class="ql-block"><b> 王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生中的时光是一条悠长的甬道,延安便曾在那里头,俨然伫立成一座永恒的坐标。她群山如浪,沟壑如梦,岁月在此织就一张锦绣的网,将历史与现实交织成永恒的传奇。十二年里,我曾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呼吸、奋斗,每一寸山河都化作记忆的羽翼,承载着我浓厚得化不开的特别眷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的山是岁月的守护者。它们连绵起伏,像巨龙盘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山间的树木,有的高挺如哨兵,有的低垂如智者,它们在四季的轮回中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我也曾进入过桃花盛开的一处如仙境一般的桃花源,但很多人却说,没有那个地方,于是我想到了,也许这真是时空的穿越,让我瞬间进入了时光隧道,体会了一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天意难违。但是我不会忘记,于是写下了《陕北桃花源》一文。春日,山花烂漫,杜鹃、山丹丹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大地的红唇,轻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夏日,绿树成荫,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抽象画;秋日,红叶似火,漫山遍野的热烈,如同岁月沉淀下的热情,在山间燃烧;冬日,白雪皑皑,山峦银装素裹,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谧而深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沿着黄土小径蜿蜒而上,脚下是岁月打磨的石块,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鼓点上。山风拂过,草木低语,那声音似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又似是岁月深处的低吟。那些沟壑,是岁月的皱纹,是大地母亲的泪痕,也是生命的见证。它们深浅不一,纵横交错,如同命运的轨迹,记录着这片土地上无数的悲欢离合。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沟壑纵横间,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每一个褶皱都藏着故事,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过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的窑洞,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守护者。它们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犹如天地间最质朴的诗行。踏入窑洞,那黄土的温厚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呼吸。你去过枣园、杨家岭、王家坪、梁家河吗?!那些窑洞内,炕上依然铺着整洁的被褥,墙壁上挂着旧时的农具和生活用品或者是军事地图,每一件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那一盏盏昏黄的油灯,在风中摇曳,映照出战斗岁月的沧桑与壮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窑洞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家,是他们的避风港。它们见证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见证了无数场重要的会议,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转折与希望。在窑洞的庇护下,革命的火种得以保存,革命的信念得以传承,革命的战略浩荡展开,无比壮观。如今,站在窑洞前,闭上眼睛,仿佛还能听到先辈们的誓言在耳畔回荡,仿佛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窑洞中忙碌。每一孔窑洞,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翻开它,便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与心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的革命遗址,是历史的丰碑,是精神的灯塔。王家坪、杨家岭、枣园,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走进王家坪,那宽阔的操场上似乎还回荡着战士们的口号声,那一排排整齐的窑洞见证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与坚守;杨家岭的礼堂,庄严肃穆,仿佛还能看到七大召开时的盛况,那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时刻;枣园的灯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无数个思考的夜晚,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遗址,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它们的砖石,每一寸都浸透着先辈们的汗水与热血;它们的墙壁,每一处都记录着革命的艰辛与辉煌。站在遗址前,如同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他们的精神,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力量与温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的宝塔,是历史的守望者,是精神的象征。它屹立在山巅,俯瞰着这片土地,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定而庄严。它的轮廓,在晨曦中显得柔和而温暖,在夕阳下则被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宝塔的每一层,每一块砖,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的存在,让延安多了一份厚重与庄严,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受到一种力量与信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登上宝塔,极目远眺,延安的美景尽收眼底。宝塔山下,延河如带,蜿蜒流淌。那河水,清澈而宁静,如同岁月的低语,在山谷间回荡。延河两岸,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宝塔、延河、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而宝塔,始终静静地矗立着,如同一位智慧的长者,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的美食,是生活的馈赠,是文化的传承。米酒的香甜,油糕的软糯,洋芋擦擦的醇香,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岁月的味道。米酒,那醇厚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仿佛能穿透心灵的深处。喝一口,甘甜如蜜,温暖如春,那是岁月沉淀下的温情与美好。油糕,金黄油亮,外酥里嫩,咬一口,香甜可口,那是生活的甜蜜与希望。洋芋擦擦,简单却质朴,那粗糙的外表下,藏着高原的坚韧与豪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它们是延安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岁月的馈赠。在延安的日子里,每一道美食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每一次品尝都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们的味道,如同岁月的涟漪,在记忆的湖面上荡漾,久久不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延安,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里的人们。男女老少,婆姨女子,他们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他们的眼神,如同星辰般明亮。在那片土地上,人们质朴、善良、勤劳,他们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用心灵书写了动人的故事。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些一起欢笑的时光,那些一起走过的路,都如同星辰般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性的打猎,饿了,便走进农户家,他们立刻就过来做饭做菜,毫不犹豫,他们说,出门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也还清晰地记得,插队时和村民们一起在田间劳作,汗水在阳光下闪烁,那是勤劳的光芒;一起在窑洞里围坐,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那是温暖的情谊;一起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歌声在山谷间回荡,那是欢乐的旋律。那些日子,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活的甜蜜味道,充满了人间的温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不仅是我生活与工作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归宿。在这里,我学会了坚韧与担当,学会了感恩与珍惜。这片土地,赋予了我灵魂的厚度,赋予了我生命的温度。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我走到哪里,延安的影子始终在我心中,我在延安十二年当中,曾经数十次到王家坪,到杨家岭,到枣园,也数次到神泉堡,后来几次到梁家河,到南泥湾,它们是我灵魂的生长地,栖息地,更是我永远的牵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我站在岁月的彼岸,回望延安,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我的心中泛起涟漪。贺敬之老师的诗最能代表我的心情: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我想你!我想念那连绵的群山,想念那深深的沟壑;我想念那古老的窑洞,想念那革命的遗址;我想念那高耸的宝塔,想念那流淌的延河;我想念那香甜的米酒,想念那软糯的油糕;我想念那里的人们,我想念那里的父老乡亲,想念那些曾一起走过的日子,日日,夜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是伟大的革命圣地,是精神的家园。你的山川、你的沟壑、你的窑洞、你的遗址、你的宝塔、你的延河,都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之中。无论我身在何处,你都是我灵魂深处最温暖的港湾,都是我心中最璀璨的星辰。延安,延安啊,我特别的想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