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桂林名人为桂林社会与文化发现做出重大贡献;名人故居现又是最估景点,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现将收录部分名人旧居旧址奉献给诸位,相信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1.李宗仁先生故居</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先生故居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浪头村,建于清末民初,占地</p><p class="ql-block">5060平方米。这座具有庄园气派的桂北民居建筑,为木结构二层楼房,包含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炮楼等多个部分,分布有7个院落和13个天井,共有大小厅房113间。故居由李宗仁的母亲刘太夫人等家人长期居住,李宗仁本人也在此举行过婚礼,并曾接待蒋介石等大批国民党要人和桂系将领。</p> <p class="ql-block">李宗仁官邸</p><p class="ql-block">又称为"桂林总统府"。然而,这座官邸的建成并没有给李宗仁带来喜悦。1949年4月23日,李宗仁回到桂林,这是他在官邸居住的最长时光。在这座官邸里,李宗仁经历了许多历史的抉择。在主楼会议室,他接见了要求和平的广西民主人士和学生代表。而在二楼的会客室,他则默默地看着桂系高级人员激烈争吵,自己则显得迷茫和无助。尽管在历史大势面前,李宗仁显得犹豫不决,但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让蒋介石震惊的决定:离开蒋介石,远离权势。1949年11月9日,他携妻带子告别了这座仅住了50天的官邸,远赴美国。</p> <p class="ql-block">李宗仁的晚年,他选择了回归祖国,并书写了自己历史的辉煌篇章。1966年3月14日,他站在官邸,对当地官员说:"我对此已不以为然。"但当他看到特地为他和妻子架设的风雨桥时,心中涌起的那份关爱,让他感慨道:"我回来的路走对了。"</p> <p class="ql-block">2.李济深故居</p><p class="ql-block">位于桂林市叠彩区,是两江四湖景区木龙湖公园内的一座仿西式小洋楼。在抗战时期,李济深曾在此积极协调各方抗战力量,对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3.白崇禧故居</p><p class="ql-block">白崇禧在桂林的故居实际上有两处,一处是白崇禧的出生地,即祖居,<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村,</span>已在上世纪60年代末拆除,现仅存基址;另一处是在桂林榕湖边,建于1929年的城堡式庄园。这两处故居虽然相距仅数十里,但在风水上有着不同的寓意。此外,故居的风水布局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位于桂林市榕湖西北岸的"桂庐",是白崇禧在桂林的居所之一。1944年,桂林沦陷时,这座建筑被战火摧毁。1947年,白崇禧在旧址上重建了一座中西结合式的二层别墅,砖木结构,一楼有7间房,二楼有8间房,建筑面积达872平方米。这座建筑现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另外,白崇禧在故居边还修建白公馆,用于指挥作战和接待桂军和国民完要员。白崇禧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桂林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4.徐悲鸿故居</p><p class="ql-block">徐悲鸿故居位于阳朔县前街,是绘画大师徐悲鸿在桂林避居时的住所。徐悲鸿故居位于阳朔县前街的一座三开间的砖木结构平房,这座房屋是绘画大师徐悲鸿在1935年至1938年间避居广西时的住所。李宗仁先生得知徐悲鸿有意定居阳朔后,便购下此屋赠予他。</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故居陈列馆</p><p class="ql-block">故居内部环境清幽,有一株高大的玉兰树,花香四溢,为故居增添了许多生机。徐悲鸿在此度过了较长的时间,并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画作,如漓江春雨等。此外,故居内还展示了徐悲鸿先生在此生活的实情实景,以及反映其一生经历的图片等。如今,这座故居已成为徐悲鸿故居陈列馆,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p><p class="ql-block">地址:阳朔县前街17号</p> <p class="ql-block">5.岑春煊故居</p><p class="ql-block">岑春煊故居位于广西省百色市西林县那劳镇那劳村内,是"宫保府"等风水建筑群的一部分,这一古建筑群因出了三位省总督而闻名国内。</p> <p class="ql-block">岑春煊宫保第旧址</p><p class="ql-block">桂林市秀峰区正阳路东西巷。宫保第是岑氏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二年,于光绪五年落成,占地面积1347平方米,原本是岑春煊的父亲岑毓英的宅邸,因岑毓英受封"太子少保衔",故得名宫保府。建筑群还包括岑氏祠堂、增寿亭、荣禄第、南洋书院等建筑,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6.阳太阳故居、阳太阳故居</p><p class="ql-block">阳太阳故居位于桂林市秀峰区,这所故居承载着阳太阳先生的生活痕迹和艺术精神。故居内可能陈列着阳太阳先生的艺术作品及生活用品,反映了他的艺术追求和生活状态,是了解和纪念这位艺术家的重要场所。地址:桂林市秀峰区桂林和舍度假酒店南侧约80米</p> <p class="ql-block">7.马启邦故居</p><p class="ql-block">马启邦故居位于东巷7号,是一座欧式风格的小楼,内庭还有一棵罗汉松。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解放东路24号</p> <p class="ql-block">8.马君武故居旧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桂林市秀峰区的正阳步行街南端,靠近杉湖一端,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大门左侧的小游园处。故址设有文化标识,并立有马君武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后改名和,字厚山,别署贵公,号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p><p class="ql-block">任校长。</p><p class="ql-block">马君武故居旧址</p> <p class="ql-block">9.曹邺旧居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桂林阳朔县,具体为一处天然的岩洞,被后人称为"曹邺读书岩"。相传这是晚唐著名阳朔籍诗人曹邺青年时的读书处。旧时这里建有慈光寺(亦称城北寺),现已无存。如今,洞旁建有阳朔图书馆,山后桃李园建有"读书亭",登临可观阳朔全景。阳朔人在曹邺的故居旧址建曹公司,将其曾经攻读过的岩洞取名"读书岩",所在街道改名"唐贤坊"(今滨江路北段),以纪念这位值得阳朔人引以为骄傲的先贤。</p> <p class="ql-block">10.唐景崧故居</p><p class="ql-block">唐景崧(1842年1月8日-1903年3月2日),广西灌阳人。清末爱国官员、将领。光绪八年(1882年),法国入侵越南北圻,唐景崧自请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取得成功。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唐景崧率领景字营投身战斗,在越南北部的山西、宣光等地抗击法军,虽未获大捷,但亦给予法军一定打击,故在战争结束后被清廷赐号"霍伽春巴图鲁",提拔为福建台湾道兼按察使衔</p><p class="ql-block">唐景崧位于桂林市灌阳县的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缔结《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唐景崧被台湾军民推举为抗日政权"台湾民主国"的总统,在乙未战争初期抵抗日军,但基隆失守后就仓皇内渡,被清廷勒令休致回籍。晚年居于桂林榕湖畔,一度与康有为过从甚密,曾主持广西体用学堂教务,并热心于戏曲革新,改良桂剧。</p><p class="ql-block">唐景崧在桂林榕湖边五美堂别墅旧址</p> <p class="ql-block">11.李宗翰在桂林榕湖拓园旧址</p> <p class="ql-block">李宗瀚生性纯厚,待人诚实,对待生父、养父一样至诚至孝。对同僚以诚待人,从不诿过于人。他博涉群书,喜好金石文字,以文名受知于嘉道两朝。朝廷制作多出其手。曾建楼于桂林榕湖南岸以收藏金石书画,题名"柘园"。在家闲居时,潜心钻研诗词书法。善诗词,崇尚韩愈。</p> <p class="ql-block">12.王鹏运在桂林榕湖的西园旧址</p><p class="ql-block">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p> <p class="ql-block">王鹏运直言谏诤,曾上书反对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驻毕颐和园、请办京师大学堂等。支持康有为变法,多次代其上疏,屡次抗疏言事,几罹杀身之祸。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王鹏运弹劾荣禄,次年,得请离京南下,寓扬州,主持仪董学堂,并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鹏运病逝于苏州两广会馆,享年仅五十六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鹏运在桂林榕湖的西园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13.王正功(1133-1203),南宋人,南宋时期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生以为官正直清廉而得名,不惧罪权贵,故虽从20余岁便步入官场,为官几十年,也颇有政绩,始终未能青云直上。嘉泰元年(1201),王正功以地方官身份,宴请桂林中举的学子。席间,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成为千古绝唱,也使这位耿直的老者跻身文化名人之列。</p><p class="ql-block">王正功雕像</p> <p class="ql-block">宋王正功鹿鸣宴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广西提点刑狱王正功在大比之年:宋嘉泰元年的放榜的次日,为桂林中举的十一人例行鹿鸣宴,即兴作鹿鸣宴诗两首,第二首诗的首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成为千古名句。</span></p><p class="ql-block">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p><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九关虎豹看就敌,万里賜鹏伫剧谈。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