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风特刊

纪实风

<p class="ql-block"><b> 目录</b></p><p class="ql-block"><b>1、卷首语——徐品</b></p><p class="ql-block"><b>2、文学路上的灯永不熄灭——王东武</b></p><p class="ql-block"><b>3、你从未离去——乾兰</b></p><p class="ql-block"><b>4、怀念宋俊英——辛宝贵</b></p> <p class="ql-block"><b> 文友姐姐,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 文/徐品</b></p><p class="ql-block">这一期《纪实风》是特别版,它不是纪实,是为悼念宋俊英女士而特发的王东武、白翠兰、辛宝贵文友的怀念文章,因为她不仅是我们的文友,也是我们作家协会的一员,所以我们有理由为她送上一份悼念。</p><p class="ql-block">我真的不愿意相信她已离去,那么乐观热情的人,为什么要早早地离开她深爱的事业?但是世事无常,作为我们只有追忆与怀念了。</p><p class="ql-block">“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愿宋大姐心愿已尽,一路走好,呜呼!</p> <p class="ql-block"><b> 文学路上的明灯永不熄灭</b></p><p class="ql-block"><b> ——沉痛悼念宋俊英大姐</b></p><p class="ql-block"><b> 王东武</b></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9日,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了抚顺作家协会第十六文学活动组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宋俊英同志。这位74岁的文学前辈,5月7日因病与世长辞,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与宝贵的文学遗产。她的离去,不仅是抚顺作协的重大损失,更是我们每一位文友心中难以弥补的缺憾。 </p><p class="ql-block"> 一、生平回顾:从知青到文学耕耘者</p><p class="ql-block"> 宋俊英大姐生于1951年,青年时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上山下乡的洪流中。这段艰苦而充实的知青岁月,不仅锤炼了她的意志,更成为她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回城后,她以坚韧的毅力考入辽宁大学,潜心深造四年,为后来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p><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后,宋俊英大姐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她曾担任过党支部书记、组织部部长、工会主席等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坚持笔耕不辍。2020年,她正式加入抚顺作协,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与组织工作中。她的作品《难忘的知青岁月》《我的母亲》《追忆失去的青春》《游参仙谷》等,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打动了无数知情读者,展现了她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p> <p class="ql-block">  二、文学贡献:热忱与奉献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她作为第十六文学活动组的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宋俊英大姐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她积极配合组长我组织策划各类文学组活动,无论是创作研讨会、读书分享会,还是到基层文学普及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倾注心血。她的组织才能和文学素养,使得每一次活动都充满活力与深度,赢得了作协文友们的一致赞誉。 </p><p class="ql-block"> 在文学创作上,宋俊英大姐的作品扎根于生活,饱含对人民、对土地、对历史的深情。她的文字如春雨般细腻,又如秋叶般厚重,既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抒发了个人对生命、亲情、友情的深刻感悟。她的离去,让抚顺文坛失去了一位真诚的书写者,但她的作品将永远镌刻在读者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人格魅力:温暖如春,坚韧如松</p><p class="ql-block">宋俊英大姐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党员与文学工作者,更是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者。她热情善良,乐于助人,无论是新入会的年轻作者,还是资深的文学同仁,都能感受到她的关怀与鼓励。她的笑声如山间清泉,清脆悦耳;她的身影如夏夜星空,明亮而温暖。在文友们心中,她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她的精神品格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p><p class="ql-block"> 她的奉献精神尤其令人感佩。即使在有病期间,她依然坚持参加作协活动,为文学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吁。她的乐观与坚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如她在《难忘的知青岁月》中所写:“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燃烧过自己,照亮过他人。”这句话,正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p> <p class="ql-block">四、深切缅怀:精神永存,文学长青</p><p class="ql-block">宋俊英大姐的逝世,让我痛失了一位挚友、一个好的工作搭档。然而,她的精神与作品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她的文字,如同不灭的灯火,将继续照亮后来者的文学之路;她的品格,如同高耸的松柏,将在我们心中长青。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以最诚挚的心情,送别宋俊英大姐。愿她一路走好,愿她的文学精神永驻人间。我们将继承她的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文学事业,让她的理想之花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绽放。 </p><p class="ql-block">宋俊英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表达对宋俊英大姐的深切哀悼与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b> 你从未离去</b></p><p class="ql-block"><b> 文/乾兰</b></p><p class="ql-block">昨天下雨,这是入夏以来的第一场中雨,尤其房檐下的雨水集中流淌,哗哗作响,向世人报告诗意般的春天时节已结束,进入百花盛开的炎热夏季……</p><p class="ql-block">有雨的日子,既浪漫又忧郁,仰望天空,有一种梦幻莫测的深邃。有雨的日子适合做梦,阳光明媚的午后适合逛街,心情平静适合写作。休闲之时适合旅游。于是,我在雨天开始修改旧作,看一篇又一篇,总会读出不当之句,即使一年之后也有修改的必要。因此,有人说,好文是改出来的,这我深有体会,也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这些天,我心里总是隐隐约约跳出一种神情恍惚的预感,连文章也读不下去了,那就刷手机吧!这时,雨仍然下个不停,搅乱思绪,感觉这场雨像眼泪似的,淅淅沥沥。不免从主观意识上出现一丝阴影,一朵黑白的云彩笼罩心境。果然,我从朋友圈里看到王平文友转发的一条讣告,即市作协第16文学组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宋俊英离世。这也太突然了,让我感觉眼前一片黑暗,头晕目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王平文友绝不会拿这条信息开玩笑!看来这是真的,可我仍然不信。前些日,我还打电话问她,最近忙啥呢?怎么多天不见信息?她说挺好,就是感觉有点累得慌!</p><p class="ql-block">自从2020年,我认识宋俊英以来,她像一团火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温暖身边的所有人。乐观,向上,开朗,谦虚,勤奋,踏实,稳重,善良,助人,利他,撰文是她的人生元素,写作密码,处世哲学。</p><p class="ql-block">宋俊英加入抚顺市作家协会比较晚,可她孜孜不倦的学习,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看书练笔,包括认真阅读文友推发的文学作品,美篇,公众号的文章,作协驻会办公室主任推发的微刊,还有我个人的每一期美篇,她都一一拜读。读后,认真加以评论,留言,写出心得。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不仅有纪实风,小品文,散文,游记,还有儿童作品。例如,《小白兔历险记》《难忘的知青岁月》《我的母亲》等300余篇。由此,可读出宋俊英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并在退休生活的时光里,一如既往地追求写作,追求文学,追求快乐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宋俊英的善良,乐于奉献,成为她的生活支点。在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能看到她做公益的身影,经常为社区邻里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其实,宋俊英的日常很累,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不像从前那样有力量。但她仍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照顾年迈的老公公,真情实意的伺候已90高龄的老公公,像女儿一样,不嫌弃又爱心护理老公公。</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约请她参加一日游,她谢绝的理由,因为要照顾年纪大的老公公。顿时,她的高尚品德让我肃然起敬,她是孝顺父母的好女儿,也是孝敬公婆的好儿媳,更是邻居的好帮手,文友们的知心大姐,她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好人!正如作家李想撰文所说,“2021年,我一次见到宋姨。那天,白老师做东,文友在自助水饺店吃饭。吃饭时,宋姨自我介绍,说刚加入作协不久,请文友多关照。之后,她就主动承担起煮水饺的活,自己没吃几个饺子,却忙得满头大汗,我极少见到这么有正能量的老人。”从小事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她就是这样有正能量的热心人!</p><p class="ql-block">宋俊英,是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一中老三届毕业生。曾当过知青,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几年中,当一名初中代课教师。后来,由于她工作肯干,积极向上,吃苦耐劳。于1972年,被新宾满族自治县选送辽宁大学数学专业学习三年。在大学期间,她刻苦学习,关心班级,团结同学,全身心服务于师生,成为大学同学的知心姐姐,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她就像一团火,走到哪里就温暖一群人。</p><p class="ql-block">宋俊英的三年大学生活,让她学到了新知识,看到新宾县之外的新世界,也看到回报社会的职业生涯新希望。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抚顺电子仪器厂工作,先在车间当工人,当技术员,后来任厂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在电子仪器厂工作了28年,一直到2003年退休,从未曾想过调离企业,或者同意调转上一级机关工作。我曾问过她,你有大学毕业文凭(大学毕业生少),在那个年代找满意的工作很轻松,可谓随意挑选,为啥不脱离企业呢?她的回答让我意想不到,因为喜欢和工友打成一片,看到工人兄弟的质朴与企业生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这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答卷,却出自于一位平凡而脱离低级趣味的文友之口。这样不可思议的正能量,就真真切切摆在我的眼前。她像一团火,在哪儿都燃烧,照到哪里哪里亮!</p><p class="ql-block">我和宋俊英的认识时间不长,缘于知情群,经常看到她推发得原创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表达出喜欢写作的心愿。于是,我就突然问她是否愿意加入抚顺市作协,对于写作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练笔,可与文友互动交流?她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也就顺理成章介绍她加入市作协。因此,我经常听到文友跟我说,宋大姐人真好,写作又勤奋。</p><p class="ql-block">宋俊英加入抚顺市作协以后,将作协当成自己的娘家小院,更加勤于笔耕,积极参加作协举办的各项文学活动,也将乐于奉献精神带到作协,影响着身边文友的价值取向,受到文友的高度评价与尊重。</p><p class="ql-block">宋俊英,在市作协担任第16文学组党支部书记,副组长期间。她以身作则,不仅自己看书写作,而且协助第16文学组组长王东武,积极组织策划多次文学活动。她爱抚顺作协,始终如一的砥砺前行,向文学创作的高原进发,永远在路上。然而,宋俊英累了,她需要歇一歇,需要长眠于一本书中,梦见自己,看见远去的亲人……</p><p class="ql-block">宋俊英走了,走到天上,去数星星,也在那儿找到了妈妈。你的离去,我们失散一位好文友,天堂多了一束灵魂之光。你带走了正在燃烧的那团火,却留给我们难以忘怀的音容笑貌。</p><p class="ql-block">你手捧书本走了,我欲哭无泪,泪水早已伴随这场降雨洒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沃土。你恋恋不舍地走了,踩着希望沐浴阳光,走进最美丽的伊甸园好好睡一觉(写于抚顺家中,2025年5月16日雨夜)</p> <p class="ql-block"><b> 睹物思人—怀念宋俊英</b></p><p class="ql-block"><b> 辛宝贵</b></p><p class="ql-block"> 5月14日下午,我接到作家协会16文学活动组组长王东武的微信,他说咱们组副组长、支部书记宋俊英老师去世,咱们组明天去宋俊英爱人家一趟,慰问一下。我说:“行,咱们应该去一趟”。放下手机,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宋俊英老师去世了,我还以为是宋俊英老公公去世了呢!我知道宋俊英老师和爱人一直伺候他的老公公,她老公公90多岁了。今年四月九号下午宋俊英还给我发的微信:“辛宝贵你好!最近如果发《抚顺作家》专刊,你先替我领一下!先放你手中就行!我最近腿有些疼,走路不太方便!”我十号下午取完《抚顺作家》,回家就给宋俊英老师拍了一张《抚顺作家》的封面,并留言:“宋老师,书已取”。直到五月十四号王东武老师给我发信息,说宋俊英老师去世了,我才发现我发给宋俊英老师的微信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以前当天或早或晚都有回复!书还在,人已逝,睹物思人。 晚上王东武老师微信我,“我请示作协领导,没有事后去的,咱们组就不去了,作协发个讣告”。</p><p class="ql-block"> 我和宋老师都是在2000年12月19日,加入抚顺市是作家协会的,当年是第三批共有28名会员。当天开的会,印象也不太深。散会后准备回家,我骑自行车来的,走时自行车钥匙找不到了,是宋老师眼睛尖首先看到的,钥匙在离我不远的地下,宋老师捡到送给我,我仔细看宋俊英老师,她中等个、偏瘦、精神头十足,看着十分慈善、淳朴。</p><p class="ql-block"> 宋俊英老师和我都是白翠兰老师介绍入会的,并且都分到第十六文学活动小组。后来听她说,她老家是新宾县永陵镇,永陵镇里推荐她上的辽宁大学。她毕业后分到了抚顺市电子仪器厂工作,这个厂子科学技术比较先进。她不断努力,当上了厂级干部,任厂工会主席的职务。改革开放后,厂子破产了,她两口子带着儿子上南方创业,直到老公公岁数大了,不能自理,她两口子回来尽孝伺候老公公,儿子依然留在了南方创业。</p><p class="ql-block"> 宋俊英老师入作协后,积极参加活动,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因此当上了第十六组党支部书记兼副组长。入作协五年来,她不但自己完成作协、小组文学作品创作任务,而且还负责制作小组文学作品微刊、小组文学作品“美篇”中文学作品的收集、编辑、发布工作。完成了本组十几次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得到了作协领导、本组会员的一致好评。我作为本组的副组长,我非常佩服宋俊英老师,她年龄比我大十几岁,工作热情,为人和善,配合组长把本组的文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她不但把本组活动开展得非常棒,还积极参加其他文学活动组的活动,多次参加社区学雷锋活动,受到社区的表扬。宋俊英文学创作活动丰富多彩,虚心学习,又学习写作格律诗。她走遍抚顺也没有买到学习创作格律诗的书籍,她找到了我,我从网上给她买了徐晋如著的《诗词入门》、夏传才著的《诗词入门》,我买到送到她家,我不要钱她不干,钱一分不少给了我并赠送我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她在作家协会诗词委员会各位老师帮助下,格律诗、诗歌写的也挺专业。</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9号,宋俊英邀请本组及其他组好友十几个人到远洋城附近的高尔山赏槐花,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活动后又请本组及其他组文友聚餐,宋俊英老师热情好客,生活本不太富裕,还花了不少钱,请文友赏槐、创作、聚餐。参加活动的文友非常感动!</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4号,在组长王东武带领下,大家看望并慰问了十六组首任组长、市作协主席联络员王増琪。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宋俊英老师参加我们组最后一次活动。王东武组长转达市作协领导和本组文友对王増琪的亲切问候,表达了对老组长的由衷敬意,文友们欢乐相聚,畅谈文学创作的体会,喜气洋洋迎新春,大家没有看出宋俊英老师身体有什么异常。活动后的总结当天晚上就发表在美篇。没有想到几个月后,宋俊英竞独自驾鹤西行,令人惋惜。</p><p class="ql-block">作协公众号发布了沉痛悼念宋俊英同志,宋俊英于2025年5月7日因病去世,享年74岁。宋俊英同志热情善良,乐于奉献,受到了文友的尊敬和赞誉。是抚顺作协的损失,她的离开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文友、好会员。这是抚顺市作协给了宋俊英老师一个好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附: 《纪实风》编辑委员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徐品 杨砚 李全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林泰杉 李延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白翠兰 葛红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编: 徐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执行主编: 杨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