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承古文化 建设秀美新农村

晚归堂主

<p class="ql-block">记 谱:许泉水</p><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许火贞、许贵兴、许满和等</p><p class="ql-block">组 织:九墩谱堂许开平、许东平等</p><p class="ql-block">资料整理:晚归堂</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晚归堂</p> <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p><p class="ql-block"> 永乐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年间,明朝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朱棣重视农业发展,勤政亲贤,重用人才,后世将朱棣尊称为永乐大帝。</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一大好历史时期,许姓八世公许至柔从洺口迁居九墩,结庐于乔家山,忠厚传家,仁孝继世,自永乐经万历凡二百四十一年到清康乾时期的1739年——短短的三百多年,就发展到“人越千烟”、筑造九墩、商设九市,繁荣昌盛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九墩村的历史,从明永乐元年算起,距今已有六、七百年。其兴起于明永乐前后,昌盛于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万历前期,能臣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七层山绕精寺就兴建于万历十三年九月)、鼎盛于康乾,衰败于太平天国战争。</p> <p class="ql-block">当年,十世公许申带着两个儿子许振、许扩从洺口来到九墩,结庐乔家山(当时申公命名其为东岸,因为良佐公迁居南岸后家族得到了很大发展,故命名乔家山为东岸)。以劈地开荒为主,同时,租用王姓财主菜园种菜。</p> <p class="ql-block">那时,王姓财主家延师教子,聘先生为西宾。时逢除夕,按王姓家规外人不得参与吃团年饭,先生无法,大年夜一人在外徘徊,甚是凄凉;遇许家儿郎挑水,遂问先生如何团年夜在外踌駐?先生叹气道出缘由,许家儿郎遂邀请先生至自家家中团聚。先生感动之余问,你可想发迹?我有一妙招教你。先生说,你把你租的那块菜园地的土围墙一个月盖一次草,三年后王财主必定收回菜园,你就打官司,官府必定把这块菜园地判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