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孤帆远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515254</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比较笨的人,虽然学骑自行车耗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然而一次途经上海,却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深藏心底三十年才破土而出,又经历了十多年了才开花结果。 </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6年的夏天,父亲带我们回乡探亲,途经上海短暂停留。白日逛街时,我头一回见到开出租车的女司机。年轻的女司机扎着弯弯的扫把辫,戴着洁白的手套,手握方向盘, 神情自若,动作优雅潇洒,那般从容不迫的模样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令我心生羡慕。我暗想:何时我也能像她们一样,潇洒自如地驾驶车辆?于是,这颗学车的种子便悄然埋进了少女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九十年代,我的两个弟弟相继考取了驾照,我坐过他们驾驶的车辆,感到很便捷。此时,心底的那颗种子开始苏醒。进入二十世纪,我所在的小城也逐渐出现女性司机的身影,那颗种子便蠢蠢欲动起来。然而,彼时的我既无条件也无时间学车,一度以为此生与驾驶无缘。</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入职了一家远离市区的公司,每日挤公交上下班,因工作需要频繁往返市区办事,每次乘公交往返,途中便要耗费半天时间。那时, 我的领导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刚拿到驾照,看到车就想开,常开车送我去办事。结果,曾多次被人误认为是驾驶员,领导对此颇为不满,便对我说:“你也去考驾照吧,以后办事你自己开公司的车去,岂不更方便?”</p> <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在驾校学费即将涨价的前一天,我果断报了名。体检合格后,科目一, 理论考试我取得了97分的好成绩,只待驾校安排教练和学车时间。幸运的是,我公司附近恰好有一个驾校的小型练习场地,可供练习出库、倒库和移库。过了五一节,我每天利用午休两小时的时间去练车。看别人开车优雅潇洒、轻松自如,轮到自己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练倒车时,教练让我把头伸出窗外看车尾,可人被安全带束缚,头怎么也伸不出去,短短两小时下来,浑身酸痛不已,我开始后悔学车,觉得这是自讨苦吃。然而,驾校学费不可退还,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练习。在考科目二:出入库移库时,有两次机会,我在完成倒车入库、移库、出库,最后倒车入库时撞杆了未通过。教练曾说,第一次未通过者,九成因紧张而第二次也无法通过。就在教练认为我无望时,我沉着冷静地进行第二次考试,最后一倒时倒车镜与杆子仅相距2厘米,惊险过关了。</p> <p class="ql-block"> 在我学车期间,场地考试的难度有所提升,新增了压饼和单边桥两个项目。所谓压饼,实际上是车轮绝对不能触碰到地面上呈S形摆放的大铁饼。练习压饼需前往离市区较远的驾校,平日里没时间练习,只能在周日前往,每个周日早上7点半乘坐驾校的接送车去驾校,傍晚5点再回家。 换了场地,教练也随之更换,原教练向新教练介绍时说,我们六人中我年龄最大,反应最慢,车感最差。然而,新教练的教学方法很适合我,在他的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压饼的要领。我们一组六人,其余五位都是年轻人,很少来练车,反倒成全了我这只“老笨鸟”,全驾校唯有我一人独享一辆车,练车时间比别人都多。驾校校长打趣道:“从早练到晚,你不累吗?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练车,驾校可要赔本了!”我笑着回应:“像我这样笨的人很少呀,我们组那五位都不来练车,你们还赚了呢。”也因暑期学车的大学生众多,考试优先安排他们,我们排不上号,这反倒给了我更多练车的时间,练完压饼又练单边桥、侧方停车和定点停车。功夫不负有心人,笨鸟先飞的道理果然没错。 到了九月份,考科目三:场地考和路考,我都一次性顺利通过了。拿到驾照的那一刻,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尽管学驾驶的过程对我而言充满艰难与辛苦,但心底的那颗种子终于开花结果,圆了我的驾车梦。那年我47岁。</p> <p class="ql-block"> 拿到驾照不久,我换了一家离家更远的公司,这家公司上下班有接送车,不用挤公交车,外出办事有专车,配专职驾驶员,不用自己开车。所以我的驾照就这样闲置了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直到快不上班了,才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车。第一天独自开车去上班太紧张了,到了公司,手心里全是汗,腿脚发软,无法把车停进车位,还是让李科帮我停的车。下班回家把车开进地下车库,心里正想着:第一天开车终于安全到家了!一不留神把车靠在门柱上了,新车就被我撞伤了。</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学车考驾照一事,家人们虽未明确反对,但也并不支持。他们认为我年纪大,反应慢,开车上路就是马路“杀手”。然而,这七八年来,我一直安全驾驶,稳稳地操控着车辆,从未违反过交通规则。家人们坐我的车,大多是去医院。如今,每个周末我都要开车送孩子从城东到城西再到城南的不同兴趣班上课,若是乘公交,远不及开车快捷方便。技多不压身, 如今我的车技愈发娴熟!心底的那颗种子终于结出了果实。会开车不仅极大地便利了生活,更是圆了我少女时代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然而,为了绿色环保,我独自出门时,只要公交车能到达的地方,我依然坚持绿色出行。</p> <p class="ql-block">应旺安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这篇《学车记(二)》以细腻笔触,生动讲述了作者坎坷却充满意义的学车历程。从少女时期埋下的梦想种子,到中年克服年龄、资质等重重困难,最终考取驾照。过程中,考试挫折、家人质疑、驾驶初体验的紧张都被真实呈现。文章既展现了逐梦的艰辛与坚持,也道出技能带来的生活便利,结尾呼应环保理念,使故事更具现实意义,情感真挚,引人共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