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夏季垂钓四不钓

杏坛心语(谢绝私聊)

<p class="ql-block">夏天到来后,降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大,受高温的影响,天气变得潮湿、闷热起来,鱼变得不爱“拿”食。以下把个人做钓的一些经验心得分享给钓友们。</p><p class="ql-block"><b>1.不钓低压天 巧钓高压天</b></p><p class="ql-block">夏季,受副热带暖湿气旋影响,高空被低压云槽所控制。因气压低,空气中的氧分子向水体中渗透的能力大大减弱,水体中含氧量相对不足,鱼轻则浮头,重则死亡(水域面积越小,这种情况就越严重)。</p> <p class="ql-block">而气压高的天气就不同了。在高空高压云槽影响下,常常伴随着北风或偏北风而至,这样的风向带来的多是高压降温气流,空气中的氧分子向水体中渗透的能力增强,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大增,鱼类胃口大开,也比较好钓,经常有大个头的鱼咬钩。</p><p class="ql-block"><b>2.不钓晴天钓雨天</b></p><p class="ql-block">夏天的晴天和其它季节的晴天是不同的,阳光基本处于直射状态,只要是晴好天气,多是烈日当空,光线明亮,在强烈阳光的爆晒下,水温大幅上升,很不适合鱼类活动觅食。晴朗的天气光线明亮,导致水下比其它时候明亮。而生活在底层的鱼类大多数属弱光性鱼类,对明亮的光线很不适应,都躲避在阴暗的地方,导致鱼不好钓。而阴雨天就不同了,下雨时空气经过雨水的冲刷带走热量,随着雨水的不断进入水中,带进水体中丰富的氧气。因雨水凉、比重大,落入水中后,使上下水层形成对流,致使水底含氧量大大增加,鱼咬钩率增加。阴雨天水底光线较暗,对喜弱光性的鱼类来说,是觅食的天赐良机。</p><p class="ql-block">3.<b>不钓中午钓早晚</b></p><p class="ql-block">夏天中午气温高,鱼类为了躲避高温酷暑,都游到水深阴凉的地方纳凉避暑,渔谚也有“神仙难钓午时鱼”、 “日出前后,渔获满蒌”和“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之说。早晚两个时段就不同了,在天放亮后的五六点钟至气温还没有上升时的八点钟左右,就是底层鱼咬钩的高峰期。再就是太阳升起后,水中的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致使水中的溶解氧上升,在充足氧气下鱼类变得非常活跃,觅食积极,也比较好钓,并且钓获大鱼的几率高。下午五六点钟后,太阳西下,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此时的鱼已是饥肠辘辘,借着较暗的光线,纷纷来到近岸处寻找可食之物,越到黄昏前后,鱼咬钩也越猛,个头也大,渔谚就有“黄昏前后莫收竿,自有大鱼来咬钩”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4.不钓无风日 巧钓刮风天</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夏天水体的主要特点就是高温缺氧,是鱼不好钓的主要原因。在没有风的天气里,水面是风平浪静,水失去了风的动力,就不会流动,从而导致水体中含氧量较低,表层水温也高,鱼是不会开口的。</p> <p class="ql-block">刮风的天气是风起浪涌,水体和空气接触面增大,致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加。刮风时水体在风的作用下就会流动起来,而水库水深面广,深水处的水温低,在风的作用下能形成水底暗流,致使上下水体交换,水体中含氧量增加,鱼也比较好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