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和位于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均为跨双关节肌,其主要功能是伸髋,屈膝。腘绳肌在大腿肌肉损伤中常见,短跑、跳跃运动、高速技巧类运动(足球、橄榄球、篮球)和肌肉伸展类运动如舞蹈中均可见。绝大部分腘绳肌损伤是非接触性损伤,主要在运动的跑步和加速过程中产生。男性运动员的发病率较女性高。研究显示,约1/3的腘绳肌损伤患者容易再损伤伤,主要发生在重返运动前的2周。</p> 产生原因 <p class="ql-block">(1)高速跑步和过度牵拉。在高速跑步的摆动末期。髋关节屈曲。腘绳肌处在最大拉伸位,且此时需离心收缩来实现下肢的减速,以应对支撑期,反复不断地强力离心收缩导致股二头肌损伤。(2)腘绳肌过度牵拉,主要发生在近端的半膜肌肌腱。这类损伤主要发生在舞蹈和足踢的运动中,髋关节屈曲和膝关节伸展同时发力时容易损伤。腘绳肌慢性损伤主要发生在运动员或长跑爱好者,反复腘绳肌伸髋屈膝动作,造成肌肉附着点、肌腹、肌腱处出现细微损伤,长期积累导致肌腱周围炎症。</p> 临床表现 <p class="ql-block">大腿后侧会突然出现尖锐的疼痛,患者会描述有 “砰”的声响,且行走疼痛加重,不能继续活动,膝关节被动或主动伸展疼痛加重。当损伤累及近端肌腱时,可在坐位下出现坐骨结节疼痛。</p><p class="ql-block">腘绳肌损伤后,被动直腿抬高后和主动伸膝会因疼痛和挛缩而受限</p> 临床治疗 <p class="ql-block">1.非手术治疗:伤后立即遵循PRICE原则治疗,局部贴敷弹性绷带、肌内效贴,逐步开始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下肢功能性活动,并进入严格的康复训练项目。</p> <p class="ql-block">2.手术治疗:腘绳肌完全断裂,应尽快手术治疗。 不完全断裂但出血较多时考虑手术。</p> <p class="ql-block">一)运动疗法1.非手术治疗的运动疗法(1)6周内:维持躯干核心、髋关节、踝关节肌肉力量,无痛范围下固定式自行车训练。进行膝关节被动、主动助动到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p> <p class="ql-block">(2)6~12周:无痛下膝屈曲肌群等长肌力训练逐渐过渡到股内侧肌群的渐进性向心肌力训练,最终逐步进行离心控制训练。(3)10~ 12周:进行负重位下下肢肌力、耐力训练、灵敏性训练。约12周后可返回到运动训练。</p><p class="ql-block">2.手术治疗后的运动疗法(1)第I阶段(第0~4周):无痛下固定式功率车训练。渐进性灵敏性、躯千稳定训练:从低到中等强度的侧方台阶训练。单腿站立下(睁眼与闭眼)平衡训练,俯卧位、侧卧位平板训练,进行髋部、踝部的肌力训练,并逐渐增加强度,步行时应调整步长,避免直接对腘绳肌的牵拉。</p> <p class="ql-block">(2)第II阶段(第4~8周):无痛下固定式功率车训练、渐进性灵敏性、躯千稳定训练:从中到高等强度的侧方台阶训练、单腿站立下(睁眼与闭眼)平衡训练、俯卧位、侧卧位平板训练。进行髋部、踝部的肌力训练,并逐渐增加强度。腘绳肌离心肌力训练,可通过股四头肌或 Bobath球下的桥式训练完成。此阶段开始进行绳肌的离心训练,应确定训练时不应产生疼痛</p> <p class="ql-block">(3)第III阶段(第8周以上):渐进性灵敏性、躯干稳定训练:侧方移动训练,前后加速训练,重复性跳跃训练,单腿下蹲训练,弓箭步训练。腘绳肌离心肌力训练:单腿桥式训练;也可用弹力带固定在小腿远端进行前后快速移动训练;膝跪位下,躯干俯卧撑起训练。</p> <p class="ql-block">(二)物理因子疗法冷敷消除肿胀,改善疼痛。无热量短波疗法改善血循环,促进组织生长。超声波疗法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愈合与减少粘连。</p><p class="ql-block">(三)康复教育告知患者在运动前需进行热身,进行腘绳肌、股四头肌、髂腰肌的牵伸训练,保证下肢足够的灵活性。常规性的腘绳肌离心训练也可以避免再损伤的发生。一般预后良好,较早的能够在几周后即可恢复训练,但要求肌肉爆发力项目的运动员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如果运动员过早重返专业运动训练,再损伤的风险性增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