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1日凌晨3点半,山东省招远市吕剧团的演职人员已经在家里忙碌着整妆待发,紧锣密鼓地为当天“文化惠民·乡村振兴”双线行动做准备。5时整,剧团车队在团长带领下载着精心准备的剧目和直播设备,迎着第一缕朝阳驶向田间地头。 </p><p class="ql-block"> 穿过麦田,在温泉街道南五里村沃地生态果蔬庄园,演员们化身“荐货主播”,穿梭于甜瓜和草莓大棚之间。水袖轻扬间,手机直播镜头对准了沾着晨露的鲜果,传统戏曲唱腔与现代化销售方式碰撞出火花。 </p><p class="ql-block"> 随后,剧团驱车60余里奔赴夏甸镇南单家村。在院落内席地为群众演唱了《龙凤面》《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小姑贤》等经典选段,老戏迷跟着轻声哼唱,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精彩瞬间,院落内形成了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凝聚浓郁乡情的文化磁场。 </p><p class="ql-block"> 招远市这支成立于1956年的文艺轻骑兵,在几十年的光阴里书写了“戏比天大”的坚守。年均200余场的演出背后,是令人动容的奉献:三伏天里中暑晕倒的演员,喝下解暑药便重返舞台;数九寒天发着高烧的乐师,把暖贴藏在戏服里坚持演奏;凌晨两点归家的路上,载满疲惫身影的返程车在月光下留下长长剪影。 </p><p class="ql-block"> 如今,古老的吕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剧团创新打造“戏曲+直播”模式,更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将家乡农产品推向全国。先后获得“全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001 2025年5月11日,朝阳初升,演员们已行走在下乡演出的田埂上。</p> <p class="ql-block">002 2025年5月11日,首先来到温泉街道南五里村沃地生态果蔬庄园, 深入甜瓜大棚,与果农一起直播荐货 。</p> <p class="ql-block">003 2025年5月11日,山东省招远市吕剧团深入夏甸镇南单家村演出了《小姑贤》、《龙凤面》、《姊妹易嫁》等传统经典吕剧片断,深受群众欢迎。</p> <p class="ql-block">004 2025年5月11日凌晨4点半,已在家里化了妆准备下乡演出的演员冯妍,孩子醒了恋恋不舍,当天正值母亲节,看着让人心疼。</p> <p class="ql-block">005 紧锣密鼓地为当天文化惠民·乡村振兴双线行动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006 演员们虽然起得早,但送戏下乡的情绪高涨。</p> <p class="ql-block">007 2025年5月11日,为抢时间,途中换装。</p> <p class="ql-block">008 带上直播设备,向田间地头进发。</p> <p class="ql-block">009 在温泉街道南五里村沃地生态果蔬庄园甜瓜大棚,演员们化身荐货主播,水袖轻扬间,传统戏曲唱腔与现代化销售方式碰撞出火花。</p> <p class="ql-block">010 “转播”途中,争分夺秒。</p> <p class="ql-block">011 在温泉街道南五里村沃地生态果蔬庄园草莓大棚,手机直播镜头对准了沾着晨露的鲜果,将家乡农产品推向全国。</p> <p class="ql-block">012 车门玻璃当成镜子,不耽误整装。</p> <p class="ql-block">013 招远市这支成立于1956年的文艺轻骑兵,在几十年的光阴里书写了戏比天大的坚守。年均200余场的演出背后,是令人动容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014 早餐只能途中车上凑合。</p> <p class="ql-block">015 剧团驱车60余里奔赴招远市夏甸镇南单家村。在院落内席地为群众演唱。</p> <p class="ql-block">016 《龙凤面》《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小姑贤》等经典选段,老戏迷跟着轻声哼唱。 院落内形成了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凝聚浓郁乡情的文化磁场。</p> <p class="ql-block">017 退休的老演员指导年轻人,招远吕剧团1956年成立至今,传承近70载。</p> <p class="ql-block">018 2025年5月11日招远市夏甸镇南单家村部分演职员合影,这支成立于1956年的文艺轻骑兵,在近七十年的光阴里书写了戏比天大的坚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