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之光烛照复兴之路

微信用户

<h3>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的发布,如同一把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长城、橄榄枝、胜利之门与闪耀的&quot;80&quot;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精神图谱,不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奋斗征程的庄严宣告。当数字&quot;1945-2025&quot;跨越世纪长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一个民族从觉醒到自强、从抗争到复兴的精神轨迹。<br>一、长城之魂:读懂民族精神的集体记忆密码<br> 长城在标识中的蜿蜒起伏,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显性表达。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滇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quot;人肉长城&quot;,广西学生军高唱&quot;用我们的血肉,去塞住敌人的炮口&quot;奔赴战场。这些鲜活的个体记忆汇聚成集体精神图腾,印证着费孝通所言&quot;差序格局&quot;中&quot;推己及人&quot;的家国情怀。今日基层工作者在抗疫前线搭建的&quot;防护长城&quot;,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构筑的&quot;致富长城&quot;,正是这种精神密码的时代转译。当我们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时,这种&quot;长城精神&quot;依然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产业升级的车间里生生不息。<br>二、橄榄新枝:解码和平发展的文明智慧<br> 标识中舒展的橄榄枝,承载着东方文明对和平的独特诠释。抗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日军兵力超60%,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这种以战止战的辩证法,与《孙子兵法》&quot;不战而屈人之兵&quot;的智慧一脉相承。当今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大地排雷清障,&quot;和平方舟&quot;医院船巡诊万里海疆,恰如新时代的橄榄枝在五洲四海绽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我们以&quot;一带一路&quot;为枝干,用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培育和平发展的新芽,让2500多年前&quot;止戈为武&quot;的东方哲学焕发现代生命力。<br>三、胜利之门:破译复兴征程的时空密码<br> 由光芒铸就的胜利之门,既是历史的界碑,更是未来的路标。1945年延安窑洞里的&quot;甲申对&quot;,毛泽东与黄炎培纵论历史周期律;2025年新征程上的&quot;赶考路&quot;,中国共产党人用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脱贫攻坚战中化作&quot;一个都不能少&quot;的庄严承诺,在科技创新赛场上变为&quot;揭榜挂帅&quot;的机制突破。当&quot;羲和号&quot;探日卫星划破苍穹,&quot;奋斗者&quot;号深潜万米海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进步,更是那个在抗战烽火中淬炼出的&quot;越是艰险越向前&quot;的精神基因的现代表达。<br> 站在&quot;两个一百年&quot;历史交汇点回望,纪念标识中的每个元素都在诉说着永恒的精神命题。从西南联大&quot;刚毅坚卓&quot;的校训到新时代&quot;三牛精神&quot;的倡扬,从《黄河大合唱》的悲壮旋律到《领航》的时代强音,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超越。当我们凝视这枚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标识,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荣光,更是通向复兴的导航——它告诉我们:只要永葆&quot;万众一心加油干&quot;的团结精神,坚守&quot;越是艰险越向前&quot;的斗争意志,胸怀&quot;天下大同&quot;的人类情怀,就一定能打开属于新时代的胜利之门,让民族复兴的曙光普照寰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