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中学心理健康课堂第十九课:家庭教育13个心理计

叶芷

<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父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吗?孩子太自卑,怎么让他建立信心?孩子厌学,怎么循循善诱?逆反心理太强,如何调节亲子关系?独生子女,怎样教他胸怀开阔...... 各位家长朋友,您是不是也有这些困惑呢?人民日报向家长们推荐了“家庭教育13个心理计”,极为实用,转发分享给所有父母们。 </p><p class="ql-block"> 1.扮弱计:让孩子当一次“小大人”孩子责任感要从小培养,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关心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帮助中获得很多。</p><p class="ql-block">2.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补强法则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行为得到满意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得到认可,他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p><p class="ql-block">3. 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几乎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厌学情绪。可以理解但不能放任,这会阻碍孩子学习热情。然而强制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p><p class="ql-block">4.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力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关怀,然而这会让孩子养成任性的习惯,将给他的未来生活埋下巨大隐患。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他们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p><p class="ql-block">5. 受挫计: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逆境可以出人才,而且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具生存竞争力。”为了增强孩子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教育,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p><p class="ql-block">6. 放手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也会少麻烦。</p><p class="ql-block">7. 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更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p><p class="ql-block">8.处罚计:让孩子正视错误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做得好要给予奖励,但做错事时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免得在错误里越陷越深。</p><p class="ql-block">9. 制冷计:给自负的孩子“泼冷水”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因此,一旦发现自负的苗头,父母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评价、正确认识自己。10. 包容计: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父母,你绝对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p><p class="ql-block">11. 样板计:父母要给孩子当好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己,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12. 鼓励计: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他们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13. 倾听计:认真了解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心声,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他的想法、感受,才能对他们生理和心理问题、变化做出及时处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学校教育固然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规范的教育环境,但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陪伴引导同样不可或缺。让我们珍惜每一次与孩子的相处时光,用心灌溉,共同见证他们的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