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月28日这天,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张瑜和邹硕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本该充满喜悦的新生命降临,却意外地成为了这个家庭噩梦的开端。谁也想不到,这个粉嫩的小婴儿会引发后续一连串的悲剧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邹硕的岳母姚兰英经常在家中毫不避讳地数落他,不仅说他能力不足赚不到足够的钱,还指责他的家人帮不上任何忙,甚至抱怨他连照顾孩子都不上心。这些话常常当着邹硕的面说出口,让他感到无比难堪。为了不让妻子张瑜为难,邹硕一直强忍着心中的不快,但再宽容的人也无法长期忍受这种日复一日的言语攻击。忍无可忍之下,他鼓起勇气向张瑜提议搬回河北老家,希望两个人能独立抚养孩子,远离这些纷扰。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提议被张瑜断然拒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事让邹硕百思不得其解,他实在想不明白曾经那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为何会变得如此固执。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2017年8月底,张瑜突然从他们的联名账户中取出了14万元存款。每当邹硕询问这笔钱的去向时,张瑜总是以"为了孩子"为由搪塞过去。这次事件成为了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原本亲密无间的夫妻开始频繁发生争执。曾经对妻子百般呵护的邹硕,也在这些无休止的争吵中逐渐感到心力交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深秋的一个傍晚,父亲张志军将女儿张瑜叫到书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威胁道:"这段婚姻必须结束,否则你就别认我这个父亲!"这番狠话如同一把尖刀,深深刺痛了张瑜的心。回想着丈夫邹硕一事无成的窝囊样,她内心的怒火越烧越旺,最终在某个工作日的清晨,趁着丈夫外出上班,她不仅更换了所有门锁,还将邹硕的个人物品统统打包扔到了楼道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邹硕像往常一样午休回家时,映入眼帘的是散落一地的衣物和日用品,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瞬间僵在原地。望着紧闭的家门,这个曾经给予他无限温暖的地方如今却如此冰冷无情。他没有选择争执,只是安静地捡起地上的物品,转身离开了这个生活多年的小区。不久后,他在公司附近找到了一间狭小的出租屋,而他们曾经的婚房,则彻底变成了张家人的专属领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令人痛心的是,身为父亲的邹硕不仅失去了探望女儿的机会,甚至连见面的请求都遭到了张瑜的断然拒绝。等待他的不是父女团聚的温馨场景,而是一纸冰冷的离婚协议。由于双方未能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场婚姻关系的解除始终未能通过协议方式实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面对僵持的局面,邹硕不得不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向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而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由于他们的女儿尚未年满周岁,法院最终未予受理这起离婚案件。更令人意外的是,在2018年2月9日,张瑜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况下,私自处置了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车辆,将家庭资产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段日子里,邹硕曾数次尝试与张瑜心平气和地协商分手事宜,可每次谈话都会演变成激烈的家庭争吵。更令人头疼的是,每当两人争执时,张志军不仅不劝解,反而在一旁添油加醋,使矛盾不断升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当年八月,邹硕不得不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状中,他作出重大让步,主动提出愿意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并承诺承担抚养费用。他唯一的诉求就是希望张瑜能归还当初借给她弟弟张占伍的五万元借款,其余财产分割完全听从法院裁决。然而经过庭审,法官认定双方感情尚未完全破裂,最终驳回了他的离婚请求。这个结果让邹硕陷入深深的绝望,他渴望尽快摆脱这段痛苦的婚姻,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挣脱这个困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邹硕始终对在四川的生活状况保持缄默,即便与东北老家的父母通话时,也总是刻意回避不如意的事情。年迈的邹成海夫妇一直期盼着亲眼看看未曾谋面的孙女,在多次要求下,邹硕最终不得不勉强答应父母的探亲请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初,邹成海与杨会芬借前往彭州就医之机,在儿子陪同下造访了张瑜家中。1月10日那天,当邹家三人刚进门提出想看看孩子,话还没说完就与张志军爆发了激烈争执。争执中张志军忽然转身冲进房间,再出现时手中赫然握着一把锋利的剔骨刀。在失去理智的状态下,他疯狂地挥刀刺向毫无防备的三人,招招直取要害,导致邹硕及其父母当场丧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瑜站在一旁,整个人都僵住了,嘴唇不住地颤抖,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张志军同样呆若木鸡,半晌才喃喃自语道:"我还以为...他们是要来抢走孩子的..."张瑜强忍恐惧,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父亲说:"去自首吧...爸爸..."他的手抖得像筛糠一样,好不容易才拨通了报警电话,没过多久刺耳的警笛声就划破了夜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警方赶到时,眼前的血腥场面让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都倒吸一口凉气。法医在进行详细尸检后发现,邹硕身上共有四处致命刀伤,最严重的一处直接刺穿了心脏,每一刀都深及胸腔。杨会芬身上三处刀伤中,同样有一处准确刺中心脏要害。而邹成海虽然只中了一刀,但这致命的一击却精准地刺入了肝脏深处。案发后主动投案的张志军随即被警方控制,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很快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其提起了公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下旬,一起恶性刑事案件在法院作出最终裁决,被告人张志军因涉嫌故意杀人被依法判处极刑,同时被永久剥夺政治权利。庭审过程中,被告情绪激动,反复辩称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我当时完全是为了守护家人安全,对方是来强行夺走我的孩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经过公安机关的细致调查和现场勘查,案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办案人员在案发现场并未发现任何激烈搏斗的痕迹,住宅内的家具物品都保持完好整齐的状态,这种反常的现场状况与被告声称的防卫情节存在明显矛盾。刑侦专家对现场痕迹的鉴定结果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于案件发生后的第二年7月21日,对张志军涉嫌杀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审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这起特殊案件中兼具被害人家属和凶手家属双重身份的张瑜,不仅以个人名义,还代表其年仅两岁的女儿,向法庭提交了对被告人张志军的书面谅解声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庭审过程中,张瑜还向合议庭呈递了多份证明材料,其中包括由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联合署名的请愿书,以及张志军工作单位同事集体签署的求情信函。这</p><p class="ql-block">些书面材料都表达了相同的诉求,即希望司法机关能够充分考虑案情特殊性,在量刑时予以从宽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经过张瑜的多方奔走与积极争取,法庭最终综合考虑了被告的自首情节、被害人亲属出具的谅解书以及请求宽大处理的信件等关键因素,在量刑时作出了改判决定,将张志军原本的死刑判决调整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种刑罚变更有其特殊意义,因为在司法实践中,被判处死缓的服刑人员只要在羁押期间表现良好,往往能获得减刑机会,从而实质上避免了极刑的执行。更令人唏嘘的是,随着邹硕一家三口的离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张瑜作为在世的亲属竟然有权继承邹家的全部财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判决结果在网络上曝光后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当真正的受害者家属偶然查阅到这份改判文书,特别是看到那份所谓的"被害人谅解书"时,内心的震惊与愤怒难以抑制。他们当即撰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众,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讨回公道。这份声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激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3日这天,邹成海与杨会芬的家属正式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了申诉材料,针对此前张志军案件的二审判决结果提出了强烈质疑和异议。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凶手之女张瑜出具的谅解书明显存在问题——她与被害人邹成海、杨会芬并不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因此这份所谓的谅解书完全无法体现被害者至亲的真实意愿和情感诉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张志军在案发后主动投案的行为被认定为自首情节,但这一情节并不能掩盖其犯罪手段的极端残忍性。法院在量刑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自首这一从轻情节与其实施的恶性杀人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量刑失衡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岁末之际,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起恶性案件进行了第三次公开审理,在12月31日这天的庭审过程中,法院经审查认定先前出具的被害人谅解书存在瑕疵,当庭宣布撤销该份法律文书。经过重新审理和评议,合议庭最终裁定被告张志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隔半年后的2022年6月21日,成都市的刑场上依法对张志军执行了死刑判决。当这个迟来的正义消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时,被害人邹成海和杨会芬的亲属们难掩激动之情,他们眼含热泪表示:"正义虽然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这个结果足以让逝去的亲人得到安息。"在这个案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任何试图利用道德漏洞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终将失败,正如黑暗终将被光明驱散,法律的天平永远不会倾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