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只要当一个年轻人不再通过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的时候,他才可以饱含深情的离开这个家,这是书中一句让人难以寻味的话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不能成为孩子一生的引路人,所以要在孩子成长的时期,给予孩子日后独立成长的底气与能力。要学会做孩子的同伴,这同伴是不要求,不指责的平等关系,就像与同事相处一样,即便他做的不好,作为同事的我们也不会去指责他人,随意吼骂同事,如果拎清与孩子的关系,就像同事之间的关系,想必亲子关系一定是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托举孩子,让孩子成为英雄,而非自己成为英雄。平时要多听孩子的意见,即便明知道这件事情上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好的建议,当父母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并让孩子在事情上碰壁,并有意的在后续此件事情上进行反思复盘,这样的效果远比孩子踏着父母指引的路走,更有效果,意义更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句:人与人之间相处,有时候不求不助,对他人如此,对孩子也是如此,布局给孩子意见,孩子的成长就是多经历多体验。“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们不必强求,做一名会鼓励、会托举孩子的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