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海经•中山经》说:</p><p class="ql-block">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也。” </p><p class="ql-block"> 据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中《武成》篇记载:</p><p class="ql-block"> 武王克商,“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的散文名篇《礼记•乐记》记载:</p><p class="ql-block"> “武王克殷反商。……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p><p class="ql-block"> 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解散了军队,遣散战马在华山的南面不再乘坐,放牧战牛于桃林之野不再服役,兵车铠甲收入府库不再使用,用虎皮包上兵器倒装起来,分封将帅为诸侯,昭告天下已经太平,从此之后不会再用兵。</p><p class="ql-block"> 北朝北魏郦道元所著的地理名著《水经注•河水》记载:</p><p class="ql-block"> “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狱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之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天下曾经平静了相当长一段时期。战马战牛派不上用场,桃林不再是饲养战牛战马的地方,而成了周王室的一个官营畜牧区。牛马得到了生息,繁衍迅速,牛马已经成群,并且盛产良马,深受周天子的青睐。两晋时期的文学家、风水学家郭璞《山海经图赞》赞曰:</p><p class="ql-block"> “桃林之谷,实惟塞野。武王克商,休牛风马。阨越三涂,作除西夏。”</p><p class="ql-block"> 可见桃林在和平时期得到休养生息,牛马成群,自然环境显示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桃林塞大致位于函谷关以西,潼关以东的区域内。有的学者认为其应位于湖县旧址、阌乡县城旧址之间的函谷古道。清代诗人、官员高士奇说:</p><p class="ql-block"> “盖秦中自华而虢、自虢而陕,而河南中间千里,古立关塞有三:在华阴者,潼关也;自潼关东二百里至陕州灵宝县,则秦函谷关也;自灵宝县东三百余里至河南府新安县,则汉函谷关也。王氏曰:自灵宝以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潼津以南,通称函谷。然则桃林、函谷,同实异名。新安汉关,杨仆所移,与桃林无与。秦关以西,皆詹父所守矣。”</p><p class="ql-block"> 高士奇说的杨仆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酷吏和藏书家,詹父是周朝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