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迹寻幽】地裂绮梦:甘泉大峡谷记游

朱朱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朱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80977</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羚羊大峡谷”享誉世界,它曾被赞为“观影的梦幻世界”,摄影家的天堂。而中国也有一个大峡谷据说可媲美美国的羚羊谷,它就是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的“甘泉大峡谷”。它享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称。今年3月7号 我们驱车前往甘泉,亲眼去目睹甘泉大峡谷之风采,去探索中国最美的裂缝奇观。</span></p> 龙巴沟大峡谷 <p class="ql-block">  甘泉大峡谷总计有七个峡谷,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峡谷去探索,我们坐上景区交通车,先来到龙巴沟峡谷。据说龙巴沟峡谷全长2500米,前800米为旅游景观,后段1700米为探险景观。谷底最窄5厘米。为赶在1点到达最漂亮的桦树沟峡谷,我们只走了龙巴沟峡谷一小段,但壮观美丽的丹霞地貌已足以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人们都说,陕西甘泉大峡谷是大地裂开的一道伤口。我却不以为然。伤口会结痂,会愈合,会留下难看的疤痕。而甘泉峡谷的裂痕,却像是大地特意张开的怀抱,以最柔软的肌理,迎接着每一缕胆敢探入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谷内狭长幽深、九曲回转,前些天的大雪还残留在谷底和峡谷石壁上,七彩峡谷又多添一道白色,更增加荒幽之美。</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峡谷内,我举着手机自拍杆边走边拍,只见那岩石的纹路,像是被谁用巨大的梳子梳理过,阳光在岩壁上爬行,时而金黄,时而赭红,竟显出几分羞怯来。</p> <p class="ql-block">  我想,这岩壁上的赭红大约是大地的血脉吧——那些曲折的纹路里,流淌的不是鲜血,而是亿万年的光阴。手指轻触岩壁,冰凉而粗糙的质感传来,仿佛能摸到时间的刻度。</p> 桦树沟大峡谷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出龙巴沟,急忙赶往桦树沟大峡谷,要赶在光线最好的时候进入,桦树沟在甘泉雨岔大峡谷中风景独树一帜,风光最为旖旎漂亮。</p> <p class="ql-block">  桦树沟属于峡缝式峡谷丹霞地貌,据说峡谷全长1100米。桦树沟这个时光雕琢的梦幻长卷将在我们眼前渐次展开。</p> <p class="ql-block">  这里稍显开阔,谷底最宽处能达到5米,最窄处为20厘米。</p> <p class="ql-block">  据说峡谷内常年溪水潺潺,但在3月凌寒还没消散之时,这些溪水以冰雪的状态呈现,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铺展在峡谷底部。我们站在谷底仰头看向上方,只见崖壁两侧绿苔茵茵,阳光照射下光影绮丽交织,呈现出令人心醉神迷的梦幻色彩,这里不愧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岩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群金色的蝴蝶,在举行一场无声的舞会。偶尔有微风拂过,那些光斑便活了过来,在岩壁上跳跃、旋转,叫人看得如醉如痴。</p> <p class="ql-block">  峡谷内有的地方狭窄逼仄,却更凸显出大自然塑造的奇巧。</p> <p class="ql-block">  行走其间,恍若穿梭在时光的隧道里。脚下的每一步,都似与历史对话;眼前的每一幕,皆是造物主的偏爱之作。</p> <p class="ql-block">  桦树沟峡谷,是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在黄土高原上绘就的梦幻诗篇,美得惊心动魄,却又宁静得让人心醉,只愿沉醉在这片光影交织的奇幻世界,绮梦不醒。</p> 月牙谷大峡谷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出桦树沟又来到月牙谷,月牙谷是甘泉大峡谷中的隧道式地缝丹霞景观,于202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月牙谷腰阔底宽,属于沟谷型丹霞地貌中的巷道式丹霞地貌,有独特的穹庐式风格。月牙谷,真真是名副其实。它像一弯新月,静静地卧在大地的掌心。步入谷中,恍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石质子宫,温暖而安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峡谷底部的一道凸起岩石脊梁,蜿蜒曲折犹如巨龙潜伏在谷底,岩石表面的纹理恰似龙鳞,在光影下栩栩如生。我低角度甚至拍到了一小块水洼处崖顶上方树枝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  一块巨大的石头卧在谷底,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补天石吗?深邃幽远的峡谷内似藏着无尽的神秘故事。</p> <p class="ql-block">  石头上还遗留着残雪,我多角度把它摄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卧着一块长条石,不知那位游客在残雪上画了三个爱心,刻上了对大自然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在峡谷的一侧崖壁上,有一块形似月牙铲的岩石造型,刃部弯曲圆润,“铲身”部分与崖壁相连,在光线的照耀下,岩石的纹理和色泽更加清晰,宛如一把被遗落在峡谷中的神铲。</p> <p class="ql-block">  峡谷里游人不多,三三两两,皆屏息而行,像是怕惊扰了这场大地的长梦。偶尔有笑语传来,立刻被岩壁吸收、消解,归于寂静。我想,这大约就是地裂的魔力——它能吞噬一切喧嚣,只留下最纯粹的宁静。<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在这块石头的残雪上写下了我的美篇昵称:朱朱,并自拍留作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  甘泉大峡谷整体于2023年6月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我们在这个相框前拍照留影,永远保留下探秘峡谷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  结束甘泉大峡谷探秘之旅,在我的行囊里,除了近百张的照片,还多了几分对大地的敬畏。那些岩壁上的纹路,是比任何史书都古老的故事;那些光影的变幻,是比任何诗句都精妙的韵律。人常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殊不知,大地本身就是一部最深邃的典籍,而峡谷,不过是它偶尔掀开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