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阳明心学与个人成长》第3课</p><p class="ql-block"> 立志(二)</p><p class="ql-block"> 各位同仁早上好!又迎来了我们学习经典导读的时间。穿越历史长河,经典历久铭心。我们继续分享阳明先生关于“立志”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立志是一个因,在心田里撒播朝向光明的种子;立志也是一个果,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终点。古语说“人生如寄”,人生就像一趟旅程,终点在哪里?而立志,就决定了我们的终点。我们在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否比来的时候人格高度高了那么一点点,心灵更加纯粹了那么一点点。立志也是一个方法论,在心灵花园里种下这棵志向的大树,那些杂七杂八的小草就都枯萎了。人生中有很多感性的烦恼,有一些难以排遣的情绪,如果一味去拔除,反而会疲于奔命,怎么拔也拔不完。然而,一旦我们心中有了高远志向,就好比种下了大树,大树底下不长杂草,那些小我的思绪,那些纷飞的杂念,很快就自行枯萎了。平常我们经常谈及身体管理、大脑管理,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心灵管理。阳明先生说:“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当志向的大我出现时,各种小我就纷纷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很多大人喜欢让孩子立志,但多数给孩子设定了一些富贵功利的目标,而不是让他们学习建设心灵品质。以这样功利的价值观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多半花之千叶者无实,孩子们遇到挫折就很难超越,也缺乏持续奋斗的内在动力,更缺乏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格局和境界。</p><p class="ql-block"> 阳明先生说:“志于道德者,富贵功名不足以累其心。”一位同仁学习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过去不知道啊,原来培养孩子走错了路,让他志于富贵功名了,所以孩子总想不劳而获,总想走捷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其实内心活得未必很快乐。因为他们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的时候,往往惶恐不安。</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企业家嫌弃工作劳累而中途休整,在海边休息了一周。然而没过几天,他的心中就开始不安起来。因为没有创造,没有输出,没有付出,没有链接,就没有能量,他的人生难言快乐。</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人生是快乐和圆满自在的?</p><p class="ql-block"> 17岁的马克思曾经在中学毕业论文里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p><p class="ql-block"> 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弟子,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圣贤,一位大英雄,一个大我,只是还没有开发出来,只是因为自信不及而埋倒了。每个人内心都有无尽宝藏,都有无限的潜力,我们自己不知道,还像乞丐一样拿着小碗到外面乞讨,正所谓“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笑贫儿。”这是阳明先生的一句诗。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呼跃而起,就是因为证悟了圣人之道,悟性自足,所以任何一个人都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错过自己。我们都有成圣成贤、成为君子的这份潜力,关键在于立志。</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可能一谈到立志,感觉很茫然,就找不到抓手,其实立志就是首先相信心中有无尽宝藏,并且开始开发这份宝藏。拥有高远的志向,你才有可能攀登到你想象不到的山峰高度;因为有这份志向的牵引,你才可以不断不断地去开发心中的无尽宝藏。立志就是打开了那扇通往无尽宝藏的大门,超越小我、舒展大我,可学而至。</p><p class="ql-block"> 古代士大夫追求成圣成贤,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四代人没有接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了,所以我们今天讲立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毛主席的一段话来做注解:</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也可以是我们人生的终极志向。平凡来自伟大,有那么多平凡英雄在中国都证明了他们可以创造奇迹。</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点,知止而后定。这个止,停止的止,也可以理解为志向。立志,让我们拥有一份战略定力,能够坚守长期主义,依道而行,不为短期利益所诱惑,才能够真正践行“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的信条。让我们坚定的走一条明心净心、建设心灵品质的提升之路。</p><p class="ql-block"> 今日导读就到这里,谢谢静听,明天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