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高境界

觀雲.蒋志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做人最高境界:</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不贪,不说,不怕</b></p> <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内心光明无余,做事坦坦荡荡,不贪过分赞誉,不说他人过失,不怕别人非议,便是做人的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贪无故之誉</b></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一个人不骄傲自满,才能受人尊敬;不自以为是,才能长保平安。若是过度贪恋美名,过分贪求赞誉,只会让自己骑虎难下,陷入绝境。</p> <p class="ql-block">  老话说的好:“德不配位,必有殃祸。”万事万物都在平衡之中,当功名大于能力,地位超过德行,赞誉胜过本事时,就会招致不必要的祸端,甚至连原有的也会一并失去。所以说,时刻认清自己,安守本位,做恰当的事,说适宜的话,才是一个人最难得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说无心之过</b></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里讲:“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p><p class="ql-block"> 风不会整天吹,雨不会一直下,人也不会总是出错。对于他人的无心之失,保持沉默,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为人处事的修养。</p><p class="ql-block"> 古人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事总难两全,人人都有思虑不周的时候,若总看他人之过,计较他人言行,宣扬他人过错,只会让彼此走向陌路。与人交往,重在诚心相待,不在细枝末节。多包容,少计较,多理解,少多言,才是成年人最舒服的相处状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怕无事之非</b></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五十八章》中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圣明智慧的人,方正且不孤傲,正直且不伤人。外圆内方,既有不伤人的善良,也有不怕事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不理解自己的人,多说无意。面对有意诋毁自己的人,无需解释。其实,人生在世,良知就是最好的审判官。做好自己,坦然面对内心良知,问心无愧,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 真正高境界的人,不在赞誉中迷失,不在非议里困顿,不在他人无心出错后多言。能够认清境况,看清自己,善待别人。</p> <p class="ql-block">  知足故不贪,安守本位,才能避祸;德高故不说,换位思考,才能包容;身正故不怕,忠于良知,才能无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