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6(3)

孙建克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alz6b5"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6(2)</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环 境(3)</b></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所谓功与罪都决定于人自己或社会的组织领导。办一件事,办得好,对社会有利就立功;办不好,对社会无利就受过,造成社会损害就获罪。</p><p class="ql-block"> 好事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和人有利;坏事无意义可谈,只可作为教训,使下一次同样的工作不再犯错误。</p><p class="ql-block"> 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然而对人来说是盲目的。如地震经常发生,也是历来人们恐惧的自然灾害之一,至今人们还无法制止它的发生,然而人能预测它发生,马上组织该地区群众搬迁避灾。</p><p class="ql-block"> 人要在这些祸患中认识祸患,研究解脱的办法,把损失杜绝或减少到最小限度。有的祸患有可能被改造变祸为福,变害为利。</p><p class="ql-block"> 例如:一座大山经常发洪水,冲淹村庄,使人们生命财产遭损失。人掌握了它的规律,就在此山险要之处建造一座蓄水库,既贮存了水,免除了水患,又提高灌溉能力,并进行发电,一举三得,变大害为大利。</p><p class="ql-block"> 自然自身不会变出一座水库来,更不会发电供人使用,都要靠社会和人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所以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进步的国家来领导,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中国的长江三峡水库,长期以来是国人梦寐以求的大事,到现在才得到实现。</p><p class="ql-block"> 国家是社会的权力机构,国家的强盛是人民生活、安定、富裕、幸福、享受的靠山。当然,同时也应该靠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上下配合,使社会太平永固。</p><p class="ql-block"> 例如人们承包土地进行种植、开发、经营,到沿海发达城镇打工,山里人搬迁出山区到城镇上居住,各国拥有资本者相互投资等活动,都是在国家的正确组织下,人们积极响应,出谋划策,最终使国家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 又如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的洪水,2002年的 “非典”,2003年的 “禽流感” ······这些自然灾害,若无国家强有力的领导管理,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将不堪设想。人的生存和发展,及平安幸福的生活,都要靠国家正确领导,人民自己齐心协力努力地工作来保证。</p><p class="ql-block"> 然而,中国画理论和西方的绘画论,偏偏都规定不允许表现和反映功利,把功利置于绘画要求之外,迫使绘画脱离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如此的绘画理论和美学理论怎能产生对人类有利和为人民服务的艺术?那么,“为人民服务” 免不了仍是一句空口号。</p><p class="ql-block"> 陈中凡先生在他的《艺术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派别》一文中说:“研究艺术当注意它的社会环境和其时代风格,才能予以正确解释。” [35]</p><p class="ql-block"> 典型论 “三要素” 中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只能考验人的智、勇,但无法确定其意义。必须将人的行为放进社会环境中来,衡量它对社会有无利益、有多少利益,即以功利为准绳,才知它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就和绘画工作一样,并非看画家的技巧高超的程度,不以画得如何精美为先决条件——这一方面只能说明画家的个人才能,但不能衡量他对社会起了多少功利作用——必须将作品放在它的社会环境中去分析,起了哪些作用,产生了哪些意义。</p><p class="ql-block"> 所谓意义,就绘画说,就是对社会对人民群众有或多或少善良的教育、宣传作用。如果起的是低级、黄色的作用,那就是坏画。也只有这样才有善恶美丑可分,才可评价,才有 “死有重于泰山和轻如鸿毛” 之别。</p><p class="ql-block"> “二战” 期间,若到德国兵工厂和苏联兵工厂都看一看,所见一样,在制造兵器。然而,当你了解到前者为侵略战争服务,后者为反侵略战争服务,才知其意义完全相反。所以,善、恶、美、丑、表扬、批评、歌颂、惩罚等等,一概在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无关。</p> <p class="ql-block"><b>【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5]陈中凡:《艺术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派别》,载《大学月刊》1943年第2卷第九期。</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cgae98"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6(4)</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