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背《醉翁亭记》,历时已经40多年了,当时背诵这篇古文,我们全班同学都被文章里描绘的境界感染着,想去琅琊山,想感受那份超脱于尘世的自在与逍遥,想探寻那份藏在山水之间的醉翁之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1号,恰逢母亲节。儿子开车,带着我们前往琅琊山一日游,更让我激动不已,不仅仅是因为多年愿望成真,更是感动孩子们的一份爱心。</p> <p class="ql-block"> 走进琅琊山,感觉每一处风景都是诗,每一段旅程都是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没有浮躁,只有淡然,是那份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闲情逸致之心。</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琅琊山,仿佛踏入了一幅缓缓展开的山水画卷,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是自然的馈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这里绿树成荫,翠竹如画,沿石径小路,听溪水潺潺,不一会儿,便看到那座古朴典雅的醉翁亭,它静静地坐落在山间,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醉翁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四大名亭: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亭园内有九院七亭,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p><p class="ql-block"> 醉翁亭旁边的建筑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风格各异,互不雷同,富有诗情画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span>有江南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亭前有泉,名曰“酿泉”,又曰“让泉”,<span style="font-size:18px;">仔细观察,泉水一静一动,清澈甘冽。据</span>说当年欧阳修就是在此泉边饮酒作赋,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是啊, 单从“让”字,就能想象中隐藏着多少历史故事和传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绕过醉翁亭,沿着蜿蜒的山道继续前行,琅琊山的美逐渐展现在眼前。山峦起伏,层林尽染,四季更迭中展现出不同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春天,万物复苏,山花烂漫,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笔墨;</p><p class="ql-block"> 夏日,绿荫蔽日,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秋时,枫叶如火,层林尽染,一片绚烂;</p><p class="ql-block"> 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琅琊山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醉翁亭记》后的岁月历史以及四季更迭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琅琊山,环滁皆山,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山峦叠翠、古木参天,清澈溪流潺潺流淌,诉说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因唐代韦应物《游琅琊山寺》而名扬四海,“白云深处有人家”成为千古绝唱,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苏轼的石碑,共同铸就了“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琅琊阁,原名会峰亭、会峰阁,始建于明朝,是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的最高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琅琊山是文化名山,琅琊山景区是琅琊山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的富集地,包括醉翁亭、南天门、深秀湖、野芳园、同乐园、琅琊古寺六处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6日,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滁州市第1家,安徽省第13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琅琊山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植物153科,名贵中药140科803种。拥有鸟类16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肩雕。</p> <p class="ql-block"> 走进琅琊,深深被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而吸引,令人感叹不已,激扬奔放的草书,端庄大气的楷书,让所有游客啧啧称奇赞美。</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刻碑刻主要分布在琅琊寺、醉翁亭、丰乐亭三大区域内,时间跨度是从唐至民国,共有近300块。其中有不少是名家所书,内容或记功颂德,或记事记游,题诗抒怀。书体上正草俱全,名宦、名士、文豪、僧道皆有,包括唐代李幻卿、柳遂、皇甫曾、宋代苏轼、辛弃疾、民国戴季陶等人的书法碑刻。 其中,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被称为宋代之宝。</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石刻碑刻,传承有续,体列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是研究琅琊山文化、历史、沿革等的宝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我们紧紧跟随导游,听着他们精彩地讲解。</p> <p class="ql-block"> 除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琅琊山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角落。</p><p class="ql-block"> 比如,那隐藏在深山中的琅琊寺,古木参天,香火缭绕,是寻求心灵宁静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寺内钟声悠扬,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忘却尘世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行走在山间,所看到的石刻碑刻,或隐于草丛中,或显露于岩壁上。有的是古人的题诗,有的是游记,<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让今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 琅琊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一种情怀,一种向往,是每个人心中那片未被世俗沾染的净土。</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可以放慢脚步,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历史的厚重,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洗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散落在山间的小瀑布,它们虽不如大瀑布那般壮观,却也别有一番情趣,水声潺潺,如同自然界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 菱溪石,作为醉翁亭院落内的一块“镇院之宝”,一直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喜好。</p><p class="ql-block"> 北宋欧阳修以《菱溪石记》散文记事,说明了菱溪石的来龙去脉。文章首先开篇点题,交代菱溪石的处所、环境, 以“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来突出石之“奇”。然后追溯其源,石的处所原为五代时权贵刘金的园囿。</p><p class="ql-block"> 但由于其历年来均暴露在室外,千古奇石面临风化威胁,保存状况令人堪忧。于是,特别修建一座新亭,以保护菱溪石。菱溪石亭位于怡亭南侧、宝宋新斋东北侧,为醉翁亭核心景区内的一处仿古四角亭。</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20日,施工人员按照同济大学的设计方案开始兴建此亭。据了解,该亭室内地面至宝顶总高度约6.545米,主体梁、架、柱及檐檩均采用全木结构,地面采用清水方砖铺地,周边用阶条石平铺,屋面采用蝴蝶瓦铺设,菱溪石整体安放于其中,此举不仅保护了历史文物菱溪石,而且为醉翁亭院落新增了一处亭式景观。</p> <p class="ql-block">青檀树</p> <p class="ql-block">古梅风韵</p> <p class="ql-block">游玩时间 2025.5.11</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2025.5.18</p><p class="ql-block">美篇配乐 《高山流水》</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1号,母亲节,愿所有母亲们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南京红山动物园2025.5.10</p> <p class="ql-block">回来时,特别去安徽全椒参观了吴敬梓故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