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成功举办“解密青春期,沟通话成长”家校共育讲座

心理咨询中心

<p class="ql-block">为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家长的家庭教育,2025年5月18日,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举办了“解密青春期,沟通话成长”主题家校共育讲座。</p> 主讲人:邢悦思老师 <p class="ql-block">讲座从一个有趣的热身活动开始——“打开拳头”。两人一组,一人握拳,另一人想尽办法打开对方的拳头,挑战时间只有30秒。然后交换角色。这个简单的游戏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就像父母试图控制孩子,而孩子却渴望独立。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尊重与理解中找到平衡。</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主持人提出了三个分享问题,引导大家反思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讲座进入了第二个主题——“认识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他们渴望独立,却又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他们情绪波动明显,渴望异性交往,却又因外界的约束而感到压抑。这些矛盾的心理特征,需要家长用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去面对。</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们会经历许多心理危机,比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也对亲子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我曾经的小棉袄变成了小刺猬,儿子以前喜欢和我散步聊天,现在却总是关上房门,不喜欢说话。这样的变化让我感到困惑,但也让我意识到,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p> <p class="ql-block">在讨论亲子沟通时,讲座特别强调了友善、尊重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通过握手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我们可以传递出对彼此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尊重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讲座的第三个主题是“我的管教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这些方式是否真正适合孩子呢?讲座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无人机型父母”,提醒我们不要过度养育,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和韧性。我们需要给孩子设定底线,允许他们体验选择带来的后果,从而实现善而坚定地养育。</p> <p class="ql-block">此外,讲座还提到了依恋模式和父母角色的变化。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角色也需要随之调整。我们需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探索自我,同时也要保持沟通的畅通,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倾听者。</p> <p class="ql-block">针对不同的管教风格,讲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控制型父母可以尝试用邀请和鼓励代替指令;摇摆型父母需要关注短期效果与长期目标的平衡;骄纵型父母则要学会划清界限,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p> <p class="ql-block">最后,讲座分享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通过“我信息”沟通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例如,当孩子玩手机到深夜时,我们可以试着用“我感到____因为____我希望____”这样的句式,与他们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本次心理健康讲座让家长们耳目一新,用家长自己的话说就像如沐春风,如淋春雨,困惑与不足一下就变得清楚而有方向。这也是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家校共育开展的意义,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智慧,共同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