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原平市崞阳文庙

圆融

<p class="ql-block">  崞阳文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文庙街。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崞阳文庙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占地16684.15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院落西南角有礼门一座。崞阳文庙的建筑配置集中体现出“礼、乐、射、御、书、数”的古代六艺教育特色。</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5日,山西科普协会采风团团长刻意联系了当地领导,安排村长接待了我们,为我们打开了封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影壁寓意‌:雕刻龙纹、寿石、云纹和鲤鱼,象征“鲤鱼跃龙门”,寄托科举夺魁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棂星门意义‌:作为文庙标志性建筑,棂星代表文曲星,寓意文运昌盛‌。</p> <p class="ql-block">村长为我们做了简要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崞阳文庙被崞阳粮管所占用多年。2006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开始迁出占用单位,并筹资进行维修。</p><p class="ql-block"> 目前村委会正在准备文庙的修复事宜,做一件积功德、传后世的善事。这也是不便开放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泮池规制‌:明代石构,体现古代诸侯“半天子之制”的礼制约束,上设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  崞阳文庙所在地,隋代起便是崞县治所,现存文庙为元代遗构,占地超两万平方米,是晋北第二大文庙‌。其核心建筑大成殿保留元代斗拱特色,影壁、泮池等规制完整展现传统文庙美学。</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楹联‌:“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至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悬挂于大成殿门两侧,体现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斗拱如“盛开的莲花”,展现明代力学与美学结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两棵古楸树开着粉色的小花,静静地陪伴着古文庙,弥补了我们在扶苏祠没有看到千年楸树开花的遗憾,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收获。</p> <p class="ql-block"> 据《原平县志》载,从明洪武(1368年—1398年)到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崞县考中进士5名,举人30名,诸贡156名;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到光绪八年(1882年),崞县考中进士36名,举人366名,诸贡221名。都与文庙学官的教育效能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 中国保留下来的古文庙建筑大多庄重、典雅,中规中矩,体现了华夏人民对孔子老先生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这是此次原平一日行的第三站。</p> <p class="ql-block">崞阳文庙堪称美,</p><p class="ql-block">鲤鱼龙门照壁精,</p><p class="ql-block">五门棂星显大气,</p><p class="ql-block">状元桥沉泮池清。</p><p class="ql-block">戟门过殿见沧桑,</p><p class="ql-block">大成宝殿尤庄重,</p><p class="ql-block">红墙绿瓦谓壮观,</p><p class="ql-block">窗棂门扇细雕成。</p><p class="ql-block">楸树开花静雅贤,</p><p class="ql-block">好似仕子虚怀谷,</p><p class="ql-block">历代人才辈辈出,</p><p class="ql-block">国之栋梁献才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