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相约攀登小横琴山。昨天下午5:00,应任校长之约,容闳高中三位老师和我,四个年过六旬的老头,打算从星乐度出发,攀爬一下小横琴山。星乐度是一个儿童游玩场所,从它的外表、装饰、色彩就能看出来。</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星乐度有专门养鸽子的小屋。让孩子们买食物喂鸽子,本身也是游乐场的市场需要。所以让鸽子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夹竹桃树,花开得很美,但注意是有毒的,不能用手去触摸,或者是用鼻子去闻。作为公园和游乐场所,不合适这种有毒的树种。既然种了有毒的植物了,至少有个提醒或者说明。</p> <p class="ql-block">看一看,他们三位还是有所准备,应该说是轻装上阵。登山的路大部分有类似仿木结构的阶段,应该说比较安全。政府的这种投入是值得肯定的。星乐度的后门有一个登山口。看门的女孩交代我们要登记一下。但不知道登记的意图是什么?难道是预防老年人走失?</p> <p class="ql-block">横琴的地理环境概况。它的经纬度位置大约在北纬 22度和东经114度左右,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7千米,环岛岸线约50千米。横琴岛的地理环境多样,主要有丘陵、沙滩、泥滩等。初步判断山体可能形成于地质史上的第三纪,这个话题应该由地质学家们去研究,才可能准确。气候为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22度左右,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4-10月,6至10月多台风。植被具有热带雨林的特征,植物资源特别丰富,乔木主要有马尾松,细叶桉等。滨海潮间地带生长有红树林。本文会有重点的介绍一些看见的花,因为花是植物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两山夹一沟。图片是横琴的地形沙盘。横琴岛位于珠江口西岸,原珠海市香洲西南,与伶仃洋西南侧相邻,东北方向与澳门相望,北距大陆仅430米。以前是两个独立岛屿,中间为天然水道。 后来顺德人通过填海造地将两岛连为一体,形成现在的横琴岛,目前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其中,约28平方公里为填海新增土地。这些的填海造陆新增的陆地,为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有人估算这里的道路造价不亚于高铁,大概1公里花费一亿人民币以上。</p> <p class="ql-block">小横琴山横贯东西,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是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奇怪的是,十字门隧道附近,可以看到水平结构特别明显的岩层,这应该是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这么近的距离,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可能还得请地质学家去研究、解释。当然,目测山体的高度在200米以下。所以从地理学术角度来讲,还不能称之为山。</p> <p class="ql-block">近观华发教育。爬上第一个登山后的观光平台,远看有横琴二桥横跨海湾的两岸。它连接横琴岛与大陆的关系,便利了交通运输,是科技进步和经济投入的产物。毫无疑问,它有助于横琴经济社会发展。近处是华发教育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包括华发教育研究中心、容闳公学、容闳高中、德威高中。正在建的部分是科技新城。</p> <p class="ql-block">眺望鸿鹤新区。海湾对面的建筑群是鸿鹤新区,包括保税区、工业区、仓库区等。房价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不少,大概两万多一方。</p> <p class="ql-block">从近海对面拍到的鸿鹤新区,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区。</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图片中的这花应该是桃金娘科的。红色中透着紫色,显得特别的妖艳。看来植物学家为植物取名时也是动了脑筋的,颇有诗意。</p> <p class="ql-block">“形色”查找一下这种花,说是“灰毛大青”,感觉人工智能的判别也不一定准。登山路上有一点做得很好,路上有许多植物介绍的照片、文字说明的标牌。可惜当时我没有在意。</p> <p class="ql-block">这种花名叫玉叶金花,可以说名不虚传。叶洁白如玉,花色金灿灿也。但宜远观,切莫手去摘它。</p> <p class="ql-block">这种花名马缨丹,会不会是“入侵”植物呢?一路上很多野花盛开,说明自然生态非常好。这是横琴的发展优势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种花应该叫三角梅,但形色判断是“叶子花”,我也拿不准。三角梅是南方地区常见的美化植物,它最大的优点是花期长,也适合道路、公园、庭院、家庭的美化绿化。</p> <p class="ql-block">山路两旁偶尔也能见到这种三叶草。如果你能见到四叶草,那你可能是情感上很幸运的一个人。因为四叶草出现的几率是20万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路傍的草丛中,偶尔会见到这种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采摘!因为野生的蘑菇通常是有毒的。蘑菇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主要依赖吸收有机物质进行异养生活,在森林的生物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 <p class="ql-block">远观天沐河畔。从山上第二个观光平台,能够看到天沐河以及远处的大横琴山。天沐河畔就是以前的中心沟地区,取一个新的好听的名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琴的城市建设的几个阶段,主要是围绕着天沐河畔。譬如,</span>2009年横琴新区设立,2015年成为广东自贸区一部分,2021年升级为"粤澳深度合作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之一,重点工程都在天沐河畔。说到天沐河畔的城市建设,必须感谢顺德人以及当时的“围垦”总指挥黎子流。因为是他们当年围垦造地,把中心沟改造成了可以利用的土地。后面会重点讲一下这个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天沐河畔的城市建筑。据了解,横琴之所以有吸引力,是依托“双十五”税收政策,即企税15%、个税超15%部分免征、跨境资金自由结算等创新机制。目前累计吸引澳资企业超6500家,1.6万澳门居民在此生活就业。2024年封关运行后,“分线管理”政策惠及5300余家企业,减免税款超8亿元。轻轨延伸线通车后,实现琴澳“一小时生活圈”。目前岛内有近5万人口。未来,横琴将聚焦科技研发、现代金融等“四新”产业,以琴澳协同为引擎,续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从横琴一中看横亘的小横琴山,以及天沐河畔的城市建筑。以前的中心沟泥滩与湿地,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据说房价最高时达8万元一方,现在虽有下降,也在4、5万一方。应该说横琴的城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建设水平大体也可以和雄安新区比一比。图片中的天沐琴台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里面有酒店、展馆等综合性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历史发展的新机遇。2024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考察横琴。他殷切希望横琴的建设者: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努力让“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是天沐河出海口及远处的金海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回到登山的话题。整个路程大约3公里,行程耗时约70分钟。快要到横琴公社的这段下山路,主要是石子的路面。个人认为处理不妥,给游客带来了不安全性。据说这个工程归城市规划建设局管理。不知道城规局的领导能否看到这份建议?</p> <p class="ql-block">特别开心。关于近“横琴公社”登山路段的改建意见,本文发表10分钟后就得到了城规局有关领导的回应。这说明横琴政府领导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很强!也算是我为横琴的另一种贡献哈。记得当年在北京也曾发文指出农业展览馆存在的问题,也很快被农业部某位领导转发给农展馆主管领导,要求对方参考建议整改。</p> <p class="ql-block">横琴公社聚餐小饮。漫长的跋涉终于结束,我们开开心心的来到了中心沟的“横琴公社”,目的之一就是吃饭、聊天、喝点小酒。这里的建筑还是保持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有点文物古迹的味道,所以吸引了一些外来旅游者来用餐。</p> <p class="ql-block">几个年长的同志,在一起小聚是为了开心聊天。我们实行的是轮流做东AA制,鱼虾蟹等海鲜类的通常少点为宜,因为不但价钱贵,而且不好下酒。点的最多是花生米、沙坑鱼、小河虾、蒜香排骨、烧鹅或者烧鸭之类,土生土长的南瓜、冬瓜,芥蓝、菜心也是可以考虑的。下一次应该是我做东,规划登大横琴山,有意向者也可以提前报名。</p> <p class="ql-block">这次小聚找的理由是:容闳高中这次有两名同学,在力学竞赛中进入珠海市前22名,荣获一等奖,应该庆祝一下。因为,对于容闳高中的生源基础而言,这个成绩很了不起!这说明容闳高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提升、增值能力特别强!据说,容闳高中上学期期末考试总成绩位居全市第二名,预估本科上线率100%;其中数学、化学优势显著;有两名同学总分挺进珠海一中前20名。笔者认为:华发教育从国内聘请一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担任学首席教师,引领教育集团的发展,现在看来已经起到了明显效果。今天登山的四位都是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应该为横琴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看看过去的门口的对联,风车以及其他的农具。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找不到这些农具的存在感。当然,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国家的农业科技与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了。</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面摆着过去的一些生活用品,让来吃饭的游客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的那种趟栊门、衣物柜、农具和秤。</p> <p class="ql-block">横琴的历史有精彩。横琴岛的记载最早见于于宋景炎二年(1277年)。据记载,在宋景炎二年,宋瑞宗赵昳曾乘舟踏足过这片土地。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的《寰宇通志》则详细记载了其“形如横琴”的特色。这可能是横琴地名的由来。以前是南北两岛分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直至1986年,两岛才统一称为横琴岛。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横琴的地名与子期、伯牙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子期、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顺德的一块飞地。横琴中心沟原来只是大小横琴岛之间近海的一片滩涂。1968年,珠海决定在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进行围垦。因工程艰巨,故报请佛山地委,提出与邻近兄弟县合作围垦开发的设想。1970年,为响应佛山地委的号召,顺德县杏坛、勒流、龙江、均安、乐从五个公社派出三千多名民兵参与横琴岛中心沟围垦工程,加上后续参加围垦的人员则超过一万人。珠海、顺德双方明确工程完工后,围垦的土地面积三分之二归顺德,三分之一归珠海。但最终围垦工程由顺德独立完成,后成为顺德的一块“飞地”。</p> <p class="ql-block">中心沟围垦。1970年冬,三千多顺德青年奔赴珠海横琴。1971年筑西堤,1972年筑东堤,1973年垦殖试种。围垦任务是在大小横琴两座岛屿之间的西侧筑起长约2公里的西堤,将一片汪洋拦腰截断,围海造田。要在这样的汪洋、淤泥上筑堤,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修筑的大堤不会倒。当时工程组给出的对策是:垫沙。但是,在海面抢运海沙时,经常遇到突如其来的风浪袭击,把船艇打翻或打沉,人也摔在海水里,据说最多一天翻艇沉船100多次。尽管工程队面临着自然、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但顺德人是名副其实的“敢为天下先”,凭借着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顽强攻坚,中心沟围垦区最终被成功拓荒。图片中记录的是用莨柴作为“钢筋”来筑堤。</p> <p class="ql-block">围垦功臣黎子流。黎子流是当年顺德县围垦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后任总指挥。当时大多数投身建设的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也没有现代化设备,更没有与大海打交道的经验和技术,靠的是“一颗红心两只手”。黎子流后来还当上了顺德县委书记、广州市市长,官声极佳,深受顺德、广州人民喜欢。<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间有许多粤式普通话诸如“你吃大片,我吃小片”,引起北方来的领导误会的善意段子。</span>他病逝于最后一波疫情,当时笔者也通过网络表达了哀思。他活到了90多岁,属于“德者寿”的代表人物。据黎先生后来回忆:围垦中心沟,是我一生中最宝贵、最丰富的人生经历。”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体现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实进取精神,值得横琴政府与建设者进一步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横琴回归珠海。2010年,为配合国家全面实施横琴开发战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协调下,珠海和顺德就中心沟归属问题签订相关协议,明确了中心沟权属转移至珠海横琴新区。据网友说:珠海为此支付了约40亿的费用,还是因为老领导欧广源副省长出面,才说服了顺德同意。笔者认为这个费用支付的超值,现在看来价值已经超过数百亿元。因为中心沟围垦区现已是国家级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核心地带,成为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三基鱼塘”生态农业。中心沟围垦成功后,顺德人根据自然环境特征和自身的农业生产经验,把垦区改造成具有珠三角特色的桑基鱼塘、蔗基<span style="font-size:18px;">鱼塘、蕉基鱼塘等,主要养殖鱼、虾、蟹</span>。中心沟地处咸淡水交汇处,养殖的鱼类品种较好,肉质鲜美。20世纪末,当时的经营者注册了“中心沟鲩鱼”商标,这也是顺德首个获得国家原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认证鱼类产品。</p> <p class="ql-block">“澳门+横琴”新发展。2021年,随着横琴粤港深度合作区的成立,横琴又从珠海分离独立出来了。“澳门+横琴”作为“一国两制”的新实践,应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加快建成琴澳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可以想像,中心沟围垦区作为国家级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核心地带,必将成为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图片是从横琴的花海长廊看到的珠海十字门、横琴大桥。</p>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本文的历史故事部分采用了两位作者的文字和图片。“围垦开拓新天地!钩沉顺德与横琴中心沟波澜壮阔的故事”,《广州日报》2021年9月6号,新花城记者:王名润。“从边陲海岛到湾区明珠的千年蝶变,细说横琴的前世今生与发展之路 ”,2025年3月14日,“横琴百事通”公众号的作者。图片为天沐河西入海口的水闸。</p> <p class="ql-block">花香蜜甜吸引蝴蝶。政策激励+用地保障+金融支持+产业聚集+优质服务……才能吸引投资者,才能引进产业和人才。杭州为什么能出现“六小龙”,让全中国和全世界刮目相看。因为杭州市政府能够坚持长期主义,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瞻性的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有力支持了</span>创新创业的生态,运营环境开放包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制完善,金融生态也有耐心资本,产投融合做得好。这些都是值得横琴政府和建设者,对照找差距,学习与借鉴,奋起直追。横琴未来可期,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