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 明朝遗迹 金陵风华

梦想成真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阅江楼。阅江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也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与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的名字取自朱元璋所作的《阅江楼记》,寓意“阅江揽胜,壮志豪情”。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下令建造。然而,尽管朱元璋有建楼的设想,但地基建成后因诸多原因最终未能真正建成,直到2001年才按照明代建筑风格重建,​从此结束了阅江楼有记无楼的历史。阅江楼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南京从明朝到现代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从阅江楼景区入口到阅江楼要经过一段登山步道,沿途经过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观江亭、《阅江楼记》碑亭等景观,欣赏一路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玩咸亭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长江的壮丽景色,感受自然与历史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古炮台是历史的见证,展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观江亭是孙中山先生曾经到此阅江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建筑,现在成了人们休闲、健身、观景的好去处。当天有不少带着鸟笼的老人在此遛鸟、聊天。</p> <p class="ql-block">  《阅江楼记》碑亭位于阅江楼景区内,亭内有“全国之最”的汉白玉巨碑,由碑体和基座两整块北京房山汉白玉组成 。碑的南面刻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1198字,北面刻有明代大学士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568字。这两件书法作品皆系在全国征集大量作品中精选而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陵明史长廊,它是南京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长廊的建设以明太祖朱元璋反腐倡廉、整肃吏治的历史史实为主题,以廉政文化为主线,图文并茂,生动具体的反应了明代反腐倡廉的情况。长廊的连环画里,记载了许多朱元璋惩治腐败贪官的历史典故,如“四菜一汤”的来历、一口井的故事、大写数字的来源等。小故事传递大道理,读来发人深省,给人警示。</p> <p class="ql-block">  阅江楼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结构,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楼高52米,共三层,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阅江楼的外观采用了朱红色的柱子和金色的琉璃瓦,色彩鲜艳,庄重典雅。楼内装饰精美,雕梁画栋,充满了古典韵味。​楼内陈列了大量与阅江楼历史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朱元璋的《阅江楼记》碑刻、历史文献、古代兵器等,展示了阅江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阅江楼位于狮子山巅,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登上阅江楼,可以俯瞰长江的壮丽景色,感受“江天一色”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  在阅江楼顶楼远眺南京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  登上阅江楼,俯瞰四周美景,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明朝16位皇帝的画像和介绍。</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龙椅</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看到的阅江楼</p> <p class="ql-block">  狮岭阅江铜雕,位于往南门下山的半路平台上,它是中国最大的的青铜浮雕,高2米,宽8米,由雕塑大师吴为山作。浮雕的背景故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天下大定,以应天(今南京)为中心"西南有疆七千余里",东北亦然,西北五千之上,南亦如之,北际沙漠,与南相符。是年秋日,朱元璋率大臣徐达、刘伯温、宋濂等登临卢龙山(狮子山),感大江东去、爽气西来,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气象,拟建阅江楼于山顶,是以察奸料敌,威震四方。</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古城墙见证了南京的历史变迁,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这次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探望了亲人,还游览了南京的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这座古都的历史文化魅力。南京,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让我流连忘返,期待着下次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