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精准把握新课标实质,更新教育新理念,探索基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我校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在学校教研室的安排下,进行了各组主题课的课堂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以“巧设情境趣识字,践行课标促提升”为主题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两位教师用灵动的课堂,为识字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p> <p class="ql-block"> 杨春梅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童话画卷。课堂上,她将学生带入大象的奇妙世界,随着故事的推进,生字如同调皮的小精灵,在故事情境中一一亮相。学生们跟着大象一起思考、一起探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记住了生字的音、形、义。杨老师还巧妙设计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模仿大象的动作,用充满童趣的方式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学习变得趣味盎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段荣荣老师带来的《中国美食》课堂,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汉字美食盛宴。她紧扣识字教学重点,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等巧妙方法,带领学生拆解汉字结构,探寻汉字奥秘;通过归类识字,将同类型的汉字串成知识项链,让学生一目了然;借助自理识字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孩子们成为识字小能手。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中,扎实掌握了汉字知识,感受到了中国美食文化与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研组开展的以“以画促思”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聚焦“通过画图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为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思路。</p> <p class="ql-block"> 张志华老师执教的《画数学》这节课,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展开,涵盖爬楼梯、剪绳子、和倍差倍问题(面包、矿泉水数量分配)、植树问题等典型数学情境。教师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激活课堂氛围。课堂上,张老师层层递进的引导性提问,逐步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动手画图、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解题思路。此过程不仅教会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呈现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工具,为今后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提供有效方法。</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设计了充满趣味与知识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主题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英语世界的奇妙大门。 </p> <p class="ql-block"> 姜永梅老师执教的《What time is it?》,教师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绚丽多彩的画面、简洁生动的文字和充满童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沉浸在英语绘本的世界中,让孩子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还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课后,各组教师在跟组领导和组长的组织下,参与了评课议课活动,老师们纷纷对本组的主题课进行中肯的评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这将对老师们以后的专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通过本次主题课教研活动,老师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掌握了教学技巧,提升了教学能力,在各专业发展中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供稿:教研室</p><p class="ql-block">初审:李晓琴</p><p class="ql-block">校对:何 艳</p><p class="ql-block">终审:詹有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