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个暮色里,师父坐在禅房竹椅上批阅寺院修缮文书,两鬓白发在夕照中泛起银辉。我路过时,望着他伏案的身影,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令我汗颜的午后。</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听师父讲开示有几个月,刚悟得几句,我便如获至宝。对着孩子练习书法的坐姿,我引用"制心一处"反复说教;见爱人整理经书的顺序有误,立刻搬出"敬法如敬佛"的道理,遇到不服,我据理力争。当师兄们在一起讨论、共修时,我更是热衷指出他人的疏漏,总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的钥匙。直到师父将茶盏重重搁在石桌上,茶汤在暮色里荡出涟漪:"好为人师者,如盲人引盲,看似渡人,实则自溺。"</p><p class="ql-block"> 他定下规矩,发现同修的不足要先告知师父。起初我不解,直到亲眼见证:某次师兄因嗔怒做错事,其它师兄依言禀报后,师父只是轻声说"怒火烧功德林",师兄当场红了眼眶。而此前我苦劝他控制脾气时,换来的却是冷言相对。原来佛法的传承,需要那份被岁月沉淀的厚重与慈悲。</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师父鬓角的白发愈发浓密。为了重建、修缮弘法道场,他常常奔波在城乡之间,处理繁杂的手续。有次见他在雨中核对施工图纸,佝偻的背影与巍峨的殿宇轮廓重叠,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渡人不是急于彰显自己的觉悟,而是像师父这般,以默默的坚守点亮他人的心灯。</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遇友人困惑,我不再急于分享心得,而是想起师父案头那盏常明的酥油灯——真正的智慧无需声张,只需在适当的时候,为迷途者照亮前行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