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六尺巷景区之游

艾平生

<p class="ql-block">六尺巷的来历与核心故事</p><p class="ql-block">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是一条全长约100米、宽约2米的巷道,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核心故事源于清代名臣张英(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与邻居吴家的宅基地纠纷:</p><p class="ql-block">‌纠纷起因‌</p><p class="ql-block"> 张英在京为官时,桐城老家的家人与邻居吴氏因宅基地边界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闹上县衙。县令因双方背景显赫(张家权势、吴家财富)而难以决断。‌</p><p class="ql-block">张英的回应‌</p><p class="ql-block"> 张家人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并未以权压人,而是回信赋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中以秦始皇与长城的典故,劝诫家人豁达退让。‌</p><p class="ql-block">礼让化解‌</p><p class="ql-block"> 张家人受诗感化,主动退让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最终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得名“六尺巷”。</p> <p class="ql-block">历史细节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建筑与修复‌原巷建于康熙年间,1993年、1999年桐城市政府拨款复建,2002年恢复原貌,2019年启动片区修缮。 </p><p class="ql-block"> 现存景点包括青砖卵石巷道、“礼让”与“懿德流芳”两座汉白玉牌坊、石照壁(刻有纠纷化解过程)及太湖石(镌刻张英诗句)。‌</p><p class="ql-block">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 六尺巷被视为‌“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象征,成为廉政教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张英父子(张廷玉)的“父子宰相”美誉,进一步强化了其清廉家风的历史影响力。‌</p><p class="ql-block">现代意义‌</p><p class="ql-block"> 故事被广泛用于调解邻里矛盾(如洛阳“三尺巷”案例),并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克己奉公”精神的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关键诗句与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 张英的诗句‌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常见版本为“一纸书来只为墙”或“千里家书只为墙”,但核心思想一致。‌张廷玉‌作为张英之子,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父子二人的政治成就为六尺巷故事增添了历史厚重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