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到达突尼斯第三天清晨,在朝霞照耀下便打点行装。吃完早餐,车载着我们雀跃的心情和满兜的期待,向苏塞市疾驰而去。路上遇到的奇景,堪比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两边绿屏障延绵不断,一般是绿树成阴。可是令人惊叹的是,它不是树而是高耸如塔的仙人掌成林。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仙人掌间,绯红、明黄、粉色的花朵肆意绽放,饱满的花蕾蓄势待发,阴红的果实点缀其间,宛如莫奈调色板打翻的油彩。“自然总是盛装出席”,眼前仙人掌王国的出现,便是梭罗所言盛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文导游介绍仙人掌果可吃后,古稀朋友面面相觑—纵使已阅尽千帆,这成林的仙人掌与鲜果,终究是平生初见。于是有人迫不及待伸手采摘,不料被突如其来的刺痛惊的松手。原来娇艳的果实周身长满了硬尖刺,好似带刺的玫瑰,在馈赠之前,先给莽撞者一个温柔的警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笑着急忙帮忙拔出肉刺,随后示范食用方法:以厚纸护手,再摘果,摘下果实小心剔除硬刺,方能品尝这沙漠馈赠的甜蜜。大家仿照操作,入口瞬间,清甜的汁水带着艳阳烁烤过的芬芳滋润舌尖。此刻立刻想起泰戈尔说过:“生命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道边绚丽的彩<span>虹</span>”,这次意外的插曲和舌尖的惊喜,何尝不是旅途中鲜活的闪电,把平常之路点亮成难忘的奇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路上导游带我们进入一个北非园林,一进门,就看到位一袭素袍的老汉满面笑容地迎接我们。他亲手摘下还坠着露水的应季水果,一个个递给我们吃,那鲜果皮上还留有老人家指尖的温度。突尼斯人骨子里的温厚恰似撒哈拉的月光,澄澈绵长,他们以最诚挚的热忱款待远道而来的我们。这种跨越山海的善意,让异乡的风景都有了家的味道,在我们心底酿成醉心的蜜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腓尼基人于公元前九世纪,在地中海哈马迈特湾南岸、突尼斯东海岸雕琢出一颗璀璨的明珠—苏塞市。这座古城作为突尼斯的第三大城市,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从中世纪至今,保存斑驳的城垣、庄严的宗教建筑、华美的王宫府邸、神密的地下陵墓和充满烟火气的民居,皆以各异的 建筑风格,镌刻时代的痕迹。“萨赫勒明珠”、“地中海的花园港”的美誉,是世人对它的称赞。1988年,它凭借自己深厚的历史底蕴,荣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倒回公元851年,阿格拉比特王朝统治时期,腓尼基人以虔诚之心与精湛技艺,筑就了苏塞的灵魂建筑—大清真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兼有宗教和军事防御的双重功能,二层有军人驻守。该清真寺不仅是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地,更是苏塞老城千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每一块砖石都凝聚着突尼斯展独特的艺术匠心与文化精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典型的评价:“大清真寺建于公元9世纪,是阿格拉比特王朝时期的典范建筑之一,以其简约而庄重的设计闻名。”坚固的石墙如卫士一般守护着神圣之地,拱形门廊似优雅的怀抱,迎接每一位虔诚的信徒。踏入祈祷大厅,13条纵向立柱排列整齐,分隔出宽敞通透的长廊,可同时容纳3000人同时祈祷;典雅的筒形穹窿从顶部倾泻而下,为空间增添了一抹神圣的光辉。那占地20000平方米的礼拜厅,气势恢宏,可容纳120000人同时礼拜。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心庭院,是这座清真寺的神神核心,11座大门如通往圣洁之地的神秘通道,向内缓缓敞开。清真寺外围高墙耸立,将世俗和神圣隔绝开来。墙的四个角和三边的中点,圆形塔楼拔地而起,宛如忠诚的士兵。东北角的塔楼,以15米高度傲视,而南墙中间开的那个小小的门,即是向外的通道,更是当地人智慧和警惕性高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逾古稀之年的我,与小几岁的杜妹妹互相鼓励登上了那座最高的塔楼。俯瞰苏塞城和大清真寺全貌,心旷神怡。清风佛面,恍惚间,时间的长河在此刻交汇。眼前的大清真寺,自建成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璀璨星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站在大清真寺的高塔之巅,按下快门的刹那,仿若定格千年时光。鳞次栉比的穹顶清真寺、与阿拉伯风情小楼,如同一幅幅徐徐展开苏塞城的中世纪画卷;正如法国作家加缪所言:“建筑是凝固的诗”。它们用砖石和圆顶等书写着这座古城沧桑过往,放眼远望现代化楼宇若隐若现,恍若历史长河里跃动的时代浪花,将古老和现代化演绎的恰到好处。水天相接处,地中海的湛蓝与苍穹融为一体,恰似诗人艾青所描绘的:“海是凝固的诗,诗是流动的海”,这般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盛景,怎么能不让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缓缓拉近镜头,原本翡翠般的碧色在视野里悄然晕染,化作深邃的海蓝。那片长长的沙滩像被柔碎的月光铺就,细腻柔软的沙粒似乎能从指缝中溜走。到处熙熙攘攘的人群,欢笑声随着浪花此起彼伏。我们从高塔拾阶而下后,迫不及待地奔向这热闹的海滨,一头扎进这充满活力的天地,尽情沉醉在欢乐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2岁的老伴,尽管他步履缓慢,还是坚定的攀上大清真寺斑驳的外墙。他用苍老而有力的的手紧握突尼斯的国旗杆,国旗飘扬,在阵阵暖风中,与这片承载着千年沧桑的土地进行深情的对话。目及之处,皆是尽管历经多次战争和破坏,依然保留着丰富的阿拉伯、拜占廷、和北非柏柏尔人的历史文化遗迹。看到这鲜为国人所见的一切,他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干儿子—英文导游在古老的城墙和厚重的一个接一个的大拱门处静静的等候,他的目光紧随我们的一举一动,眼神中满是专注和关切。眼前的古老建筑,退去华丽的装饰,以最本真的模样展现给人们,朴实无华中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而热情好客的突尼斯人,用他们的诚恳与友善,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魅力,每一个微笑、每一次问候,都像是打开文化交流大门的钥匙,令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索苏塞古城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苏塞的古街巷,斑驳脱落的旧房被粉刷一新。陶盆错落于砖石缝隙,或悬挂于雕花窗上。盆中种着斑斓的花卉,给弯曲狭窄的古巷增添一派清新靓丽的生机。将时光酿造成一首绝美的抒情诗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扇大门用彩色的马赛克沿着门框镶嵌出花边,就像条灵动的彩带,为大门添加几分绚丽。白色门框造型精巧,凸起的白边勾勒出优雅轮廓,上半部细密的小孔排列成特有纹路,光影透过时,地面留下一片碎影。下半部,兩尊雕花矮柱子稳稳地立于门墩上,古朴与精致交织,撑起上方的拱形门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门主体是神圣的蓝色,冷峻中透着沉稳。无数黑钉有序排列,巧妙铆成两扇门的对称图案。因具有金属质的厚重感,又具备独有匠心的装饰,使这座大门别具一格。游客不禁驻足凝视,寻探其中蕴含的艺术巧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午饭后,我们朝苏塞麦地那前行。在麦地那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苏塞麦地那被列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span>。此标志更让人期待寻探这个麦地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塞的麦地那老城非常著名,这个千年古城遍地遗迹中,每块砖石都有中世纪商队驼铃声的回响。麦地那有独具特色的商品,在香料商摊前悬垂着藏红花和肉桂,将咸涩的海风浸染成馥郁的东方气息。每天从早到晚苏塞麦地那都人头攒动,拥挤不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地那里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这些商品都是当地艺人,用匠心制作,别具特色,而且物美价廉。我们每人都买了件心仪的具有当地风格的衣衫,还买了条鲜为人知的仙人掌纤维织成的毯子,夏天盖身上比毛巾被还舒服。多么值得回味的苏塞麦地那购物天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下榻苏塞的宾馆,其建筑巧妙融合了古老的阿拉伯文明和西欧现代化的艺术风情。我们步入其间,大厅宽敞明亮,整洁宁静。庭院中有两个清澈见底的大水池,平静如镜的碧水中倒映着天光云影、绿树遮阳伞,自成一<span>幅</span>静谧的画卷。栖身于这富有诗情画意之地,心中无时不刻,流淌着难以言喻的暇意和欢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宾馆枕海而栖,庭院一偶悄然开了扇小门,似藏着通往秘境的暗号。门外沙滩舒展,一排排躺椅错落成詩,每一寸空间,都在悄悄发出温柔的邀请,将舒适与浪漫一起酿成和煦的海风,赠予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来临,酒店大厅像满天星光闪亮,暖金色的光瀑从顶部倾泻而下。棕榈树叶在晚风中轻轻摆动,门廊处盏盏灯火顺着叶脉流淌,两者相互映衬,如朦胧剪影画般摇曳。平静的泳池水面,温柔的托起 大厅内外的灯火,波光粼粼中,虚实交<span>映</span>的光影,仿佛是在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圆的夕阳垂落于海天相连之处时,将海面浸染成流动的熔金。错落的草伞半掩着余晖,伞顶点点金光闪闪,与海面跃动的粼粼金光,相互映衬,这一切令人有无限遐想,似乎进入阿里巴巴神秘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回头再望酒店大厅门外,坐着一对欧洲神仙眷侣,他们在慢饮甜酒,相互说着悄悄话,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欧洲人喜欢在这里度假,有的甚至变卖故土的祖宅,将生活连根移植到这片被阳光宠爱的土地。碧海银沙成了他们新的故园,椰林在风中发出的声响韵律,代替了阿尔卑斯山的晨钟暮鼓。这里早已变“度假胜地”为欧洲神秘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盛夏,苏塞这座千年古城便会被8月节的欢歌热舞点燃。鼓点和铃鼓碰撞出奔放的节奏,阿拉伯长笛吹出悠扬的旋律,穿着缀金带银的突尼斯服饰的人们穿梭其间,老城变成露天的大剧场。歌谣从雕花窗里传来,柏柏尔舞者的流苏裙摆旋成金色光晕。听到罗马柱下商贩的叫卖声,窥见阿拉伯人在宣礼塔下虔诚的身影.....。游客们从八月节的欢笑与感动中,读懂这座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我们没有赶上这个不可错过的节日,使我们念念不忘,8月时再有機會去尋探苏塞—这座历史悠久、各种文化相融、各种宗教信仰自由、包容各个民族的老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