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3日至14日,省委书记周祖翼深入平潭综合实验区,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旅经济等主题展开调研,并就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这一系列调研部署,既是对平潭发展定位的精准把脉,也为全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提供了实践路径。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需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讲话要求,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p><p class="ql-block">一、以开放思维破局,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p><p class="ql-block">周祖翼书记在调研中强调,平潭要发挥“一岛两窗三区”战略优势,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台开放格局。这一要求与当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以平潭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试点为例,当地企业通过与沃尔玛、京东等平台合作,已实现一季度业务“开门红”。这启示我们:开放不是口号,而是要转化为具体行动。基层工作中,需主动对接RCEP等国际规则,优化通关便利化流程,推动“单一窗口”向“智慧口岸”升级,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同时,要借鉴平潭台湾小镇经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造两岸特色商品集散地,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p><p class="ql-block">二、以融合思维架桥,打造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家园</p><p class="ql-block">平潭作为祖国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在两岸融合发展中肩负特殊使命。周祖翼书记调研时指出,要“让台胞在这里安心生活、放心创业”。从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到台青创业育成中心,平潭已形成覆盖就业、创业、生活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这要求我们以“台胞视角”优化服务:在政策制定中,探索更多“首创性”举措,如扩大职业资格采认范围、推动行业标准共通;在服务供给中,建立“台胞服务台胞”机制,让“主人翁”意识深入人心;在文化交流中,依托壳丘头遗址群等文化遗产,讲好“闽台一家亲”故事,让两岸同胞在共情中增进认同。</p><p class="ql-block">三、以创新思维赋能,构建文旅经济新生态</p><p class="ql-block">文旅产业是平潭的“金名片”,去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周祖翼书记在金井码头、国际赛车嘉年华等项目调研时,多次提到“文旅融合”“跨界发展”。这需要我们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文旅”,推动“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等业态创新,如打造棒垒球赛事经济、南岛语族考古研学线路;二是“科技+”,运用VR、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壳丘头遗址“活起来”;三是“生态+”,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碧海银滩,让“国际旅游岛”成为绿色发展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四、以实干作风保障,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p><p class="ql-block">作风建设是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周祖翼书记在调研中强调“动真碰硬、务求实效”,这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脉相承。基层实践中,需警惕“重部署轻落实”的形式主义:在两岸融合项目中,建立“台胞需求清单—政策供给清单—成效评估清单”闭环机制;在文旅开发中,杜绝“大拆大建”,推行“微改造、精提升”;在对外开放中,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外贸企业吹哨、部门联动报到”服务模式。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才能将蓝图变为现实。</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平潭的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实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周祖翼书记调研讲话为指引,把“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转化为融合场景,把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成色。如此,方能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彰显福建担当,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贡献平潭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