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楚雄州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体育教育回归课堂本质,2025年5月16日,楚雄紫溪中学成功举办全州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校建设研讨会。活动以“回归课堂本真,夯实教学根基”为宗旨,通过理论引领、实践示范、共研共识三大模块,为全州体育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常态课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p> <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楚雄州教育体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张泽建同志、楚雄紫溪中学校长洪云同志、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魏富民同志、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讲师李俊颖同志、本届基地校建设负责人楚雄紫溪中学高级教师周兆勇同志和紫溪中学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还有来自全州各县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40人。</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议程为:</p> <p class="ql-block"> 领导寄语:锚定方向,凝聚力量 </p><p class="ql-block"> 楚雄州教科所张泽建主任指出:“体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基地校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州教育注入新动能。” </p><p class="ql-block"> 紫溪中学校长洪云同志强调:“教师应以匠心守初心,让每一节常态课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p> <p class="ql-block"> 专家讲座:理论赋能,厘清标准</p><p class="ql-block"> 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育与健康课观课议课水平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 魏富民副教授(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观课议课水平提升》讲座,通过观课、议课、评课,探索“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学模式,明确“优质体育课”标准,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科研水平。以“观课议课能力提升”为主题,提出四个方面的策略研究:</p><p class="ql-block"> 1、研究背景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2、体育与健康课程观课议课现状问题与分析</p><p class="ql-block"> 3、提升观课议课水平的核心策略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4、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p><p class="ql-block"> 从中体现了紧扣学情与教材,学生参与度,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学生学会了多少”。 教学有效度:以课堂实效性为核心,避免“重形式、轻本质”。好课的标准不在“高、新、奇”,而在于“真、实、深”,强调教学本质的回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AI赋能体育与健康教学</p><p class="ql-block"> 李俊颖讲师(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进行的《AI赋能体育与健康教学》讲座,引入了AI技术赋能体育教学,推动个性化、科学化课堂转型,助力教师高效利用智能化工具优化教学策略。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p><p class="ql-block"> 1、AI认知基础</p><p class="ql-block"> 2、生成式AI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3、生成式AI助理教师科研</p><p class="ql-block"> 4、生成式AI对体育教学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最后强调了AI技术手段应服务教学,而非替代教师智慧。</p> <p class="ql-block"> 实践课堂:匠心设计,扎根常态</p><p class="ql-block"> 一、高一田径《弯道跑技术》</p><p class="ql-block"> 周光仁老师仅用标志桶、动作图与口诀,便实现了高效教学: 化难为易:用“离心力体验游戏”(报数追逐)引入抽象原理; 分层递进:从直线跑→小弧线→大弯道,阶梯式增加难度,确保80%学生达成内倾动作标准; 即时反馈:通过“学生分组学习,口述动作要领”(如“摆臂外大内小,身体向内倾倒”),让课堂评价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二、高二足球《头顶球技术》</p><p class="ql-block"> 木鹏老师的头顶球教学则体现了“小设计,大智慧”。充分利用现有器材:标志盘、不同颜色背心 。 场地的布置:学生收放自如,便于指导和管理。精准指导:让技术要点可视化; 运动项目融合:将头顶球与橄榄球相融,让学生在真实对抗中体会技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的共性启示在于:常态课的“好”,在于教师对学情的深度把握、对教材的创造性转化、对目标的扎实落实。无人机、AI等技术或许能为课堂增色,但真正决定教学质量的,永远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深耕课堂的匠心。</p> <p class="ql-block"> 共研共识:聚焦常态提质,凝聚行动方向 </p><p class="ql-block"> 在最后的分组议课中,教师们围绕“常态课如何上出实效”展开激烈讨论,形成共识: </p><p class="ql-block"> 1、好课的核心是“学生真学、真会、真用”。</p><p class="ql-block"> 2、创新应服务于教学本质。 </p><p class="ql-block"> 技术手段、游戏设计等创新需与教学目标深度咬合,如弯道跑中的“离心力游戏”直指身体内倾感知。</p><p class="ql-block"> 3、教师基本功是课堂根基。</p><p class="ql-block"> 口令清晰度、示范准确性、课堂应变力等素养,仍是决定常规课质量的关键。很多时候教,常规时间,“几个标志桶也能上出好课!”。这种充分利用好现有器材,是体育教师要长期思考的,恰恰是也是本次研讨会的最大价值。</p> <p class="ql-block"> 未来行动:以常态优质课推动全州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p><p class="ql-block"> 作为基地校,紫溪中学将与全州同仁共同践行三大行动: </p><p class="ql-block"> 1、建立常态课质量标准:从目标设定、内容选择、课堂组织等维度提供实操工具; </p><p class="ql-block"> 2、开展“常态课攻坚”行动:组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活动,重点打磨“田径、足球、体能”等难点模块的常规课教学设计; </p><p class="ql-block"> 3、推广“低成本创新”经验:征集各校“小工具、小游戏、小口诀”等本土化教学智慧,形成资源库共享。 </p><p class="ql-block"> 各位同仁!教育的真谛,在于让每一节平常课都散发成长的光芒。让我们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深耕课堂,以“微创新”的智慧激活教学,让楚雄学子在每一节体育课中收获技能、强健体魄、锤炼品格! </p>